中国出口前几名的产品有哪些

如题所述

  在出口商品中,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增长17.3%。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3420.2亿美元,增长13.9%;机械及设备出口2686.3亿美元,增长17.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156.1亿美元,增长13.1%。同期,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97.9亿美元,增长4.1%;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653.7亿美元,增长16.6%,加快1.6个百分点;鞋类出口296.6亿美元,增长17.2%,加快1.2个百分点;家具出口269.1亿美元,增长21.5%;塑料制品出口158.3亿美元,增长9.4%,小幅提高0.6个百分点。

  在进口商品中,2008年我国进口初级产品3627.8亿美元,增长49.2%,占当年我国进口总值的32%,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同期,进口工业制品7703.1亿美元,增长8.1%,占当年我国进口总值的68%;其中,进口机电产品5386.6亿美元,增长7.9%;进口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1191.9亿美元,增长10.8%;进口汽车40.8万辆,增长30.6%;进口钢材1543万吨,下降8.6%。

  误解一:增长主要倚靠出口?
  ●多数时间里,中国大量出口的同时也大量进口,贸易顺差并不大
  ●多数时间里,净出口在中国GDP的比重是相当小的,{TodayHot}中国经济增长和贸易顺差的关系是反向的

  当思考下一步中国经济的增长的时候,有一些误解需要清理。中国经济增长到底靠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既是中国经济的长期问题,也是短期问题。一个普遍接受、但似是而非的说法是,中国经济增长太多靠出口,太少靠内需;太多靠投入资金,太少靠消费,于是现在说要扩大内需,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扩大消费,国内国外的媒体都在说只有消费上去了中国的增长才正常,才能不靠出口、不靠投入资金了。
  是不是在倚靠出口?中国出口增长确实很快,但中国的净出口在多数时间里面是平衡的,贸易顺差在多数时间里是正常的。
  2005年有点特殊,因中国的宏观调控使国内需求下降,使进口增幅大幅度下降,加上2004年世界{HotTag}范围内各种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导致中国过度进口,使2005年的进口增长慢,因此出现了千亿顺差。
  但是多数时间里,净出口在中国GDP的比重是相当小的,而且中国经济增长和贸易顺差、和进出口的关系是反向的。中国经济过热的时候,净出口下降,甚至出现逆差,1992、1993年时,经济高增长,中国的贸易净出口是负的,到了2003、2004年,同样,顺差是下降的。当经济增长低到7%、8%的时候,顺差是最大的,上一次记录最高的是1998年的430亿美元顺差,当时中国通货紧缩,是经济增长最低的年头。这些都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国内需求、而不是国外需求的波动所决定的。中国经济的周期是由国内因素造成的,不是外部因素。投入资金需求也是国内需求。
  那么出口是不是对中国经济的增长有益,是不是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一个动力?确实是。用出口可以换取大量需要的东西,可以创造大量就业。但问题在于中国不仅大量出口,中国同时也在大量进口,中国现在实际上是亚洲生产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对美国有大量顺差,但对所有亚洲经济体(包括澳大利亚)都是逆差。中国的出口中,生产资料、原材料、机器设备、技术,一大批东西是在国外制造的,只是在中国加工,有的甚至是最后一道加工,然后贴上一枚“中国制造”的标签(有的研究表明,只有30%是中国制造,70%都是外国或外企制造)。
  这样的标签,使人误以为,中国经济的增长靠的就是出口。这实际上是亚洲和世界的经济关系在发生变化。中国的贸易基本上是平衡的,这对于理解中国经济长期增长非常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