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发明家有谁?

如题所述

中国现代发明家有很多,比如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邓稼先等。

一、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

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二、邓稼先

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吴自良

吴自良(1917年—2008年),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浙江浦江人。

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博士学位。50年代,从事苏联低合金钢40X代用品的研究,对建立中国低合金钢系统有示范作用。60年代,领导并完成了铀同位素分离用“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任务。

四、陈芳允

陈芳允(1916.4.3-2000.4.29 ),浙江台州黄岩人,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陈芳允长期从事无线电电子学及电子和空间系统工程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五、陈能宽

陈能宽(1923.4.28--2016.5.27 ) 著名金属物理学家。湖南省慈利县人,男,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能宽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第九研究所(中物院前身)实验部主任、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副主任等职。曾任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陈能宽

百度百科-陈芳允

百度百科-吴自良

百度百科-邓稼先

百度百科-钱学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9

中国的发明家有:

1、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12月11在上海出生,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2、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

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  2018年9月8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3、邓稼先

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

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4、王大珩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生于日本东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原名誉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中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

5、屠呦呦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

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钱学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袁隆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邓稼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大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屠呦呦

第2个回答  2009-09-05
徐舜寿 飞机设计 1917-1968 自行设计的歼教 1 试飞成功 徐舜寿--中国的飞机设计师。 1958 年 7 月自行设计的歼教 1 试飞成功。徐舜寿被誉为新中国飞机设计的先驱。

赵九章 动力气象学 1907~1968 画出了中国的第一张北半球天气图 赵九章,他开创了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先河。他收集了近千个北半球气象站的天气图,并画出了中国的第一张北半球天气图。

涂长望 气象学 1906~1962 提出大气流动以及海洋环流与中国降水和温度的关系 涂长望—— 1906~1962 年,中国气象学家。他首次提出中国天气和全球天气联系起来的观点,这个观点一直引用至今。还提出大气流动以及海洋环流与中国降水和温度的关系。

徐寿 徐寿—— 1865 年和华蘅芳等造出了中国第一艘机器轮船。

邹伯奇 数学 邹伯奇—— 1900 年写成了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几何光学著作——格术补。

侯德榜 化学 1890~1974 首创制碱方法,并著一书《制碱》 侯德榜—— 1890~1974,中国著名化学家。首创制碱方法,并著一书《制碱》,轰动了世界化学界,是世界制碱权威。他做了 500 次实验,分析了 2000 个样品,确定了新工艺,原料利用率达 98% 以上。国际上称候氏制碱法。

李政道、杨振宁 物理科学 当代 李政道、杨振宁—— 1957 年获得了爱因斯坦奖金和诺贝尔奖金。在当时物理科学界一直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被二个年轻人理论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宇推翻了。并确定了“宇称不守恒的新理论”。当时李政道 30 岁,杨振宁 34 岁。

朱元、胡宁、何祚庥、戴元本 物理 当代 发表了强子结构的层子模型及物质存在无限多层次的理论 朱元、胡宁、 何祚庥、戴元本——中国物理学家在 1956 年发表了强子结构的层子模型及物质存在无限多层次的理论。

邓稼先 物理 1939~1984 原子弹 邓稼先--中国著名物理学家,是中国两弹元勋。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只用了两年8个月就试验成功了氢弹。而法国用8年时间,美国用了7年时间,苏联用了4年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吴宪 首部“食物成分表” 吴宪—— 1928 年著有首部“食物成分表”。

吴健雄 物理 当代 证实电子是不对称地发射出来的 吴健雄—— 1956 年证实电子是不对称地发射出来的。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当代毕升——王选
制造国宝的人——张玉春发明多种名贵结晶釉
王永民---五笔字型
李官奇----世界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纤维原创技术
钟春燕----将椰子水发酵制作的食用纤维及其生产方法
张开逊----微型高灵敏温度传感器
李国坤——我国著名磁路发明家
第3个回答  2017-04-27
1 石申 天文学 战国时期 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 石申--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汉后,人们尊称“天文”一书为“石氏星经”。书中标有 121 颗恒星的位置,书中还记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及交食等情况。石申编制了最早的星表。并称之“少阳”已认识到能自身发光。

2 刘焯 天文学 隋代 《皇极历》刘焯--隋代天文学家。创制了《皇极历》,他首先考虑到了日、月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了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计算日月视运动的速度。同时他把差岁改为 75 年差一度。

3 一行 天文学 唐代 《大衍历》一行--唐代天文学家。他编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大衍历》,它包括十篇历议,是古代非常先进的历法。早在公元前 13 世纪,中国人以太阳和月亮运动为依据,创立了一种阴阳历法。

4 杨忠辅 文学家 南宋时期 《统天历》杨忠辅--中国南宋时期天文学家。他创制了《统天历》,他确定回归年长度为 365.2425 日。并发现回归年长度有消长现象。

5 洛下闳 天文学 汉代 赤道式仪器洛下闳--中国汉代天文学家。改创了赤道式仪器,定下了赤道式浑仪的基本结构。

6 苏颂 天文学 宋代 天象仪苏颂--中国宋代天文学家。和韩公廉合作制成了天象仪及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第一架天象仪。有 8 人高,每层有门,一到时间门开,木人出来报时。(后面有漏壶和机械系统)。

7 莘七娘 10 世纪 孔明灯,走马灯莘七娘——在10世纪时发明了松脂灯(孔明灯)作为打仗时的信号灯,这是中国人最早利用热气球。同时发明了走马灯,这是航空燃气涡轮的始祖。

8 裴秀 224~271 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 裴秀——在中国最早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并绘制了《禹贡地域图》。

9 马钧 机械设计 三国时代 龙骨水车(又叫翻车)马钧——魏国人,杰出机械设计和创造家。三国时代创制了龙骨水车(又叫翻车),他能连续提水,灌溉用的水机具——桔槔。结构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称

10 李春 桥梁设计 605~617 赵州桥 李春—— 605~617 年,首创了在主拱图上设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桥。有名的赵州桥就是他设计的。

11 丁缓 发明家 汉代 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 丁缓——汉代,在 180 年生于长安。发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有长安巧工之称。

12 沈括 科学家 宋朝 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沈括—— 1031~1095 年,宋朝科学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13 蔡伦 62~121 纸 蔡伦—— 62~121 年,蔡伦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成功。 105 年将此发明报皇帝。于 114 年被皇帝封为龙亭侯。当时人称纸为蔡侯纸。 12 世纪,造纸术间接传到欧洲。 13 世纪,蒙古人用蔡侯纸在波斯发行第一批纸币。 14 世纪,朝鲜、越南、日本也开始使用纸币。纸牌然后经由阿拉伯国家再传到欧洲。

14 毕升 1041~1048 活字印刷术 毕升—— 1041~1048 年,中国北宋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5 杜诗 91~不祥 水力鼓风机 杜诗—— 91 年,河南人。首创了水力鼓风设备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动风扇鼓风。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风机,比欧洲早了 1100 年。

16 浦元 三国时期 淬火技术 浦元—— 300 年,三国时期。首创淬火技术,使钢刀坚而有弹性。

17孙子 三国时期 孙子算经 孙子—— 300 年,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题为“物不知数”,写了“孙子算经”一书系统论述了筹算记数制。

18 秦九韶 数学 1202~1247 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 秦九韶—— 1202~1247 年,中国数学家。写有《数书九章》,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

19李治 数学 测园海镜李治——中国数学家,著有“测园海镜”是中国第一本系统改述“天元术”的巨书。

20 沈括 宋朝沈括发现用细线系在磁针的中央(指南针),并将其悬挂起来。经过观察、发现,写进了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以后人们把用磁铁制作的针成为指南针,还有指南桌。 13世纪到东方玩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见到了指南针,并把它传到了欧洲。

21 墨子 公元前 400 年 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论点 墨子——公元前 400 年,墨子一书论述了杠杆平衡,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论点。

22 张衡(78-139),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1]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23 祖冲之(ZǔChōngzhī ,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被收入著名的《算经十书》中,作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可惜后来失传了。《隋书·律历志》留下一小段关于圆周率(π)的记载,祖冲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926(朒数)和3.1415927(盈数)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这一纪录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祖冲之还给出π的两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纪才由荷兰数学家奥托重新发现。祖冲之还和儿子祖暅一起圆满地利用「牟合方盖」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球体积公式。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创制了《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首次精密测出交点月日数(27.21223),回归年日数(365.2428)等数据,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在机械学方面,他设计制造过水碓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等等。此外,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舜寿 飞机设计 1917-1968 自行设计的歼教 1 试飞成功 徐舜寿--中国的飞机设计师。 1958 年 7 月自行设计的歼教 1 试飞成功。徐舜寿被誉为新中国飞机设计的先驱。

赵九章 动力气象学 1907~1968 画出了中国的第一张北半球天气图 赵九章,他开创了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先河。他收集了近千个北半球气象站的天气图,并画出了中国的第一张北半球天气图。

涂长望 气象学 1906~1962 提出大气流动以及海洋环流与中国降水和温度的关系 涂长望—— 1906~1962 年,中国气象学家。他首次提出中国天气和全球天气联系起来的观点,这个观点一直引用至今。还提出大气流动以及海洋环流与中国降水和温度的关系。

徐寿 徐寿—— 1865 年和华蘅芳等造出了中国第一艘机器轮船。

邹伯奇 数学 邹伯奇—— 1900 年写成了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几何光学著作——格术补。

侯德榜 化学 1890~1974 首创制碱方法,并著一书《制碱》 侯德榜—— 1890~1974,中国著名化学家。首创制碱方法,并著一书《制碱》,轰动了世界化学界,是世界制碱权威。他做了 500 次实验,分析了 2000 个样品,确定了新工艺,原料利用率达 98% 以上。国际上称候氏制碱法。

李政道、杨振宁 物理科学 当代 李政道、杨振宁—— 1957 年获得了爱因斯坦奖金和诺贝尔奖金。在当时物理科学界一直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被二个年轻人理论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宇推翻了。并确定了“宇称不守恒的新理论”。当时李政道 30 岁,杨振宁 34 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