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学课程设计论文怎么写?关于宏观经济分析的。。。。急~~`

证券投资学课程设计论文怎么写?关于宏观经济分析的。。。。急~~`
要有目录滴``

3 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3.1 宏观经济政策连续稳定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根据形式的需要实施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其核心思想就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连续实施6年的扩大内需方针和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已经发挥了累积效应,有效地克服了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不利影响,抑制了通货紧缩趋势,有力支撑了经济平稳、高速发展。2004年黑龙江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49.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03年增长22.1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89.4亿元,增长19.8 ,地方财政支出758.5亿元,比2003年增长20.4 。其中一般预算支出697.5亿元,增长l8.4 。其中,社会保障补助、教育、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农林、科技等支出分别比2003年增长31.7 、22.6 、44.8 、32.7 和37.3 ,均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2004年配合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黑龙江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国家鼓励的产业和建设项目,利用国家政策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投资重点放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国有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生态环境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上。
3.2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
2004年国家振兴东北新政策有四项:①按照增值税改革的方向,对东北的装备制造业等八大行业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金予以抵扣;②对具备条件的部分矿山、油田适当降低资源税税额标准;③按照所得税改革的方向,适时提高计税工资税前标准,以减轻企业税赋;④允许商业银行采取进一步措施,处置不良资产或自主减免贷款企业表外欠息。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以装备制造和能源消耗型企业为主要经济结构、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大量不良资产的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而言如沐春雨。
另外,国家在财政税收政策方面,给予东北适当豁免历史欠税;适当降低资源税税额标准;对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企业新购进设备进行税收优惠;中央政府在一般转移支付时,适当倾斜于老工业基地,简化老工业基地审批程序;鼓励企业使用先进的国产装备。通过这些政策贯彻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甩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降低了资源型城市居多的我省经济转型所产生的改革成本,同时有利于催生新的成长性企业落户以及民间资本、外资的流人。鼓励使用国产装备,能够为改造的企业迅速回流资金,收回成本,为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技术升级与改造奠定经济基础。国民经济整体持续、稳定增长为国家宏观层面上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小康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4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4.1 农业基础地位加强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稳步发展,1978年全省农业国内生产总值仅为41.0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3.5 。2003年农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502.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3 9,5。畜牧业总产值达294亿元;2004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 130亿元,比2003年增长18.5 。绿色食品种植面积166万hm ,增长31.5 ,绿色食品产业继续较快增长,有效的带动了农民的产业调整和收入的增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说明农业生产本身有了较大改善,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4.2 粮食主产区扶持政策效果明显
2005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2004年、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减免农业税及对粮食直接补贴、对良种补贴等政策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4年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964.67万hm ,产量为3 135万t,播种面积比2003年增加153.20万hm。,增幅为18.88 ;2004年粮食总产比2003年增加6 22.7万t,增幅达到24.79 9/6。农民纯收入也冲破了几年在低谷中徘徊的窘境。出现了恢复性增长,2004年达到了3 010元的历史新高。

5 农业国际化面临机遇和挑战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农业问题是中国加入WTO谈判的焦点之一。经过谈判。我国在农产品关税减让、关税配额、出口补贴、农业补贴和农业领域的服务贸易等问题上,做出了相应的承诺,农业国际化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黑龙江省由于农业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和长期开发建设。造就了农业的庞大产出和持续供给,为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内在的动力。2003年黑龙江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双向增长,农产品贸易增长幅度居全国首位。进出口总额为8.04亿美元,其中出口7.56亿美元,增幅为79.13 ,占全省总出口额的26.34 ;进口0.48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9.12 。农产品贸易顺差为7.08亿美元。黑龙江省农业国际化同样面临着种种考验:虽然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但必须认识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优势正逐渐丧失、农副产品尚不具备规模效应的事实}农产品贸易的地理方向单一,主要集中于东亚、东南亚和俄罗斯 ;农产品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并没有消除,在一定程度上有加强和隐蔽的趋势。因此,今后应提高有生产优势的出口粮食质量,稳定和扩大粮食出口、增强畜牧养殖业的竞争力;同时采取多种贸易方式,降低贸易风险,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多元化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6 结论与评述
上述分析可知,黑龙江省无论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完善、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国家政策的倾斜,还是农业、农村政策的改进以及农业国际化的现状等方面都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实现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全面和谐的小康社会过程中,农业和农村依然是重点和难点,除了上述的宏观经济条件外,依然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由于人地矛盾并不十分尖锐,致使黑龙江省农民恋地情结较重,且短期内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变。因此,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发展农业相关产业上,以保持持续的农业产出和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应顺应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倾斜的机遇,根据区域农业资源结构特点,优化和升级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建立起对粮食主产区农民补贴的长效机制,拓宽农业开放领域,加大开放程度,在开放、改革、交流、互动中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业经济,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03-205.
[2] 王树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果明显EJ].党的生活,2005,(3):Z2—25.
[3] 曲伟.黑龙江年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21-24.
[4] 李孝忠,周慧秋.黑龙江省主要农产品出口贸易分析EJ].统计与咨询,2005,(3)。10-1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0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宏观经济分析

摘要:从宏观层面对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现实条件进行了分析。从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宏观政策、农业政策以及农业国际化等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小康社会面临的宏观经济条件。通过对宏观经济条件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进行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农村小康社会;经济体制;宏观分析

经过2O多年改革,以市场调节为主,辅以政府宏观调控的资源配置方式在我国已初步建立,农业、农村有了较大发展,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宏观经济环境日趋完善。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2004年农业人口比重为47.2 9,6,数量为l 802.3万人。200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 30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3 897元,比2003年增长11.6 9,6 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 1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3年增长18.5 ,但人均仅为6 270元,尚不及总体人均生产总值的5o 9,6。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有失协调。因此,农业、农村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有必要从宏观层面对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进行分析。

1 涉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1.1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期稳定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农村政策的核心,是农村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的制度性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激发了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农产品从供不应求的“粮票”时代转变为现在的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相对良好状态。据测算1978~1984年lO年中,中国农业产出增长了42.23 9,6,其中来自于制度变革的贡献为46.8 9,6,相当于同时期资本、劳动力、土地投入的总效应[1J。黑龙江省农业自然资源丰富,耕地总量为960.1万hm ,居全国首位。2003年人均耕地0.51 hm ,户均2.4 hm ,有进行集约经营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优势,为农业进一步适当集中和合理布局及区划提供了可操作平台。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稳定和完善,维护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体现了农民的物质利益要求,保证了农民民主权利的实现。
1.2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2003年以来国家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随着税费改革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各地粮食市场相继放开,2004年底终于完成了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有利于农民种粮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粮改”市场化进程。结合实际,黑龙江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从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人手,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粮食市场体系,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政策,抓好粮食生产和销售,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深化粮改提供有力保障等5个方面进行。同时继续完善各项配套改革,坚持科学发展观,用改革的方法化解各种矛盾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3 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初现
农村税费改革是新时期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而采取的一项新举措。基于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双重考虑,2004年中央加大了粮食主产区减免农业税的力度,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先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河北等11个粮食主产省(区)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其他地区降低农业税税率1个百分点;沿海及其他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进行免征农业税试点。2005年“中央1号”文件中强调继续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从政策实施效果看,农村税费改革以及随后的粮食直补政策不仅提高了农业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使中央实行的惠农政策得以稳定和连续。2004年黑龙江省全面取消农业税,并按播种面积给予种粮农民直接经济补贴,减轻了农民负担、鼓励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黑龙江省农民纯收入1995年仅为1 766.3元,2004年增长到3 010元,增加了1 243.7元,增幅为41.32 。

2 经济总量增加,经济结构优化
2.1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经济平稳发展,国内生
产总值由1980年的221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
4 433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513亿元、2 532亿元、1 388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
长2.5 、11.9 9,6和10.1 。国内生产总值2003年
比2002年增长10.3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1 623
元,比2002年增长1O.2 。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
增加到5 303亿元,人均达到13 897元。在总量增
长同时,经济结构也逐步调整,经济资源良性整合,
加之农业“主辅换位”的导向作用,三次产业比例已
由1980年的25.0;59.3:15.7,调整为2003年的
11.6;57.1:31.3。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
三产业的比重显著上升。
产业结构优化说明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和巩
固,各地按照区域比较优势调配资源的构想得以实
施。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成果斐然,传统
装备制造业的兼并和联合,在整合企业优势资源同
时,使企业在资本、技术、人员方面优势互补,从而更
具实力迎接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和挑战。另外,第三
产业比重明显提高,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富余
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就业空间,并为更深层次的国民
收入再分配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
2.2 种植业结构不断完善
经过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种植比重由2002年的73.1:23.9;3.0调整为2003年的72.7:24.1:3.2。优质农作物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5.0 。尽管粮食总产量因灾减产,但综合生产能力仍维持在2 500万t以上。根据黑龙江省区域特点提出的种植业和畜牧业“主辅换位”的产业调整构想逐步实施,初见成效,全省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黑龙江省2004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4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3年增长了16.5 ,占农牧渔业产值比重由2003年的35.2 上升到2004年的38.2 。2004年末全省奶牛存栏141万头,比2003年增长19.9 。肉、蛋、奶产量分别较2003年增长19.9 、8.8 和24.4 。2004年水产品产量43万t,比2003年增长2.6 9,6[3]。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10
管理学论文

对保险行业需求人才的探讨

浅议中小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旅游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探讨

重整信用 再理市场

论人事风险的防范问题

论连锁经营集团化

论技术创新中的产学研结合

“注意力经济”对网络营销的影响

世界历史大调整时代

中国流通企业如何迎接跨国公司挑战

公共管理论文

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探

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浅谈教育产业化

走向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

经济一体化与国家主权的碰撞

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析论

中美教育行政组织比较研究

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

医药学论文

舒张性心力衰竭

内镜微波凝固与汽化切除咽喉肿物的临床

疾病结构理论

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成骨作用的

幽门螺杆菌菌苗及免疫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研究的新进展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的研究进展

Caspase ,BCL-2蛋白家族与细胞凋亡调控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军团菌病的研究进展

计算机论文

古籍文献数据库存在的问题与突破的方向

试论计算机技术在古典文献研究中的若干

网吧组建与管理

GTK图形编程

学籍管理系统软件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于土地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的数据质量

完整的Windows 2000服务配置

网络性能测量技术的研究

基于B/S体系结构开发应用系统

哲学论文

儒学之性情形而上学

哲学与哲学的未来

重返马克思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的解释——解释学

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

大学之道:构建以“三纲八目”为核心的

殷周至春秋时期神人关系之演进

略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

《良知需要重建吗?——黄玉顺〈谈谈良

道德运气与道德责任问题

政治论文

罗尔斯说了些什么

分配正义的三种类型

为什么要建立平等性质的社会规范?

中国落后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

哈耶克政治哲学的若干矛盾之处

“自由主义”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涵义

如何确定伯林式自由的界线

什么是社会规范性的伯林式自由

“宪政制约民主”为什么是假命题

“多数人暴政”在什么意义上才是真命题

经济学论文

改革: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忙”的经济学思考

当代经济与科技发展

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中国经济发展的文化解说:观点、方法与

中国民间资本大变局的经济法分析:理论

城镇体系规划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中国商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加入WTO对桂林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谈加入世贸组织,迎接农村、经济、会计

金融证券论文

公司董事表见代表制度之我见

银行监管的目标定位:理论分析与中国选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理论新思路和政策新

我国银行监管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关联方交易与利润操纵研究

资产重组、资本市场与投资银行

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拓展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初探

对“债转股”有关问题的探讨

解读“债转股”———债转股成功的关键

会计审计论文

关于会计主体概念及资本成本会计理论的

论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价值

无形成本动因和企业竞争优势

浅谈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内部审计报告中的经济信息利用分析

网络会计安全问题的理性思考

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思

试论会计市场的涵义

论会计透明度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缺陷

工商管理论文

企业文化:从管理学走向经济学

广告策划书

简析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

充分发挥县局党组的核心作用

关于中国电信企业发展的思考

我国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初探

《电子签名法》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

电子商务的比较优势

中小型服装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模式的思考

国有企业更需培育新型企业文化

财务管理论文

浅谈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

浅谈新时期财务管理

强化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强化财务管理与控制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权责发生制原则与谨慎性原则

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综述

浅议网络时代的财务管理

析国有资本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

金融市场与财务会计

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及启示

教育论文

多媒体教学与新课程改革

关于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建议

语音知识讲与练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实例分析

对民办学校小学英语教学特色的研究

小学英语复习课杂谈

英语教学案例——转变教师角色,实现教

优化课堂结构 渗透美学教育(英语德育论

英语教学中汉文化的参与和渗透

英语教学用交际教学思想指导词汇教学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

○ 也谈“中国瓷都”的评选

○ 求新求异 开拓开放

○ 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适应入世新形势 探索办学市场化

○ 开发人力资源 推动技术创新

○ α型半水石膏的研制

○ 略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 关于写意花鸟画教学的几点建议

○ 体育教学中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职业学校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 怎样使小孩变得更加聪明

○ 知识经济时代与创新教育

○ 常见修辞的作用

○ 报刊流行词语的出现原因及修辞运用

○ 《荷花淀》句式修辞例谈

○ 妙用修辞文生辉

○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于英语课堂之我见

○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 浅谈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 学生写作训练之我见

○ 五 点 一 线 备 一 课

○ 把握教材、明确意识;抓住环节,重视练习

○ 中学语文教师与文本解读

○ 教育与education探源

○ 以鲜活的形式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文采训练之

○ 材料议论文审题实用技法举隅

○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衔接”--兼谈学习新大

○ 体育教学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 体育课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 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 多媒体网络下的生物课堂教学

○ 初中生物比较法教学探索

○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 历史教学中的理解与思维

○ 历史教学与马克思主义教育

○ 历史教学的求异思维新探

○ 初中化学用语教法初探

○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

○ 初中化学多种媒体教学与素质教育

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

○ 对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 浅谈“集中取束”筛选材料

○ 打破旧课堂结构 运用新教学方法

○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浅探

○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探讨

○ 一组与鸡蛋有关的物理现象和实验

○ 安培定则手形的改进

○ 《品德与社会》设计思路解析

○ 努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实践

○ 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三个突破

○ 浅谈英语如何进行优化教学

○ 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 课件制作原则与技巧

○ 谈谈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 有关多媒体教学的常见误区与矫治策略

○ 关于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效益的思考

○ 地理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 对中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中的“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