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赵匡胤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如题所述

李煜是南唐后主,但他写诗词远比他做皇帝要好,醉心于诗词的皇帝,又如何能够治理好国家?南唐灭亡也是迟早的事情。当南唐要被北宋赵匡胤灭亡之际,李煜愿意俯首称臣,但是赵匡胤根本不会理他,直接回答:“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李煜,原名李从嘉,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按照道理来说,这个皇位根本轮不到李煜来继承,李煜的大哥李弘冀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未来的皇帝。更何况,李煜本人对皇位也不感兴趣,他醉心于诗词歌赋,书法等一系列文艺的东西,但是命运总是这么神奇,偏偏要将这个重任交到李煜身上。

赵匡胤作为宋朝开国皇帝,相对于朱元璋,刘邦绝对算得上是位明君,朱元璋刘邦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大肆杀戮开国功臣。赵匡胤就不同了,推杯换盏之间就将兵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杯酒释兵权作为历史上君臣相处的典范,后世皇帝没有人能够做到。

俗话说:“得民心者的天下”,赵匡胤对于这点内心十分清楚,所以他没有杀戮柴氏子孙,完全是为了得人心。赵匡胤登基之后,降封柴宗训为郑王,迁往房州。

有人讲,宋朝之所以接连被人欺负,又是辽,又是金,又是蒙古的,归根结底是当年赵匡胤犯下的错。是他亲手解了大将们的兵权,从此之后,宋朝军队是“将不识兵,兵不识将”,从而导致多次战事的失败,最终灭国,被蒙古统治。

宋太祖可能无法和天可汗李世民比肩,但赵匡胤论文治武功、治国理政都是可圈可点的。在众多开国皇帝中,他没有朱元璋的滥杀,他没有秦始皇的暴政,他也没有像刘邦一样屠戮功臣,不管怎么说,赵匡胤跟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也挂不上边。

其实这是正常的,谁不想自己家的江山永固呢?当然了,这的确是有问题的,因为面对外敌,赵匡胤选择了两害取其轻,但其实外敌这一害,也是威胁很大的。不管是北宋和南宋,最终也都是亡于外敌,而不是内部。

我们客观说,赵匡胤这个人并不是完美的,他的确有着诸多问题。所以我们看待历史人物是一定要客观的,他的很多政策的确对两宋的影响非常之大,甚至很多政策直接威胁到了政权的稳定。就算两宋的灭亡与他有关,那么他也谈不上千古罪人吧,这个帽子扣的实在是太大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2

有人把宋朝最后的丧权辱国以及靖康之耻这些事情的责任归结到了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那里,并且说赵匡胤是中华民族的罪人,我觉得这就显得有些牵强了。

烛影斧声

赵匡胤在家事处理不妥上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母亲的顺从和愚孝,导致母亲对赵匡胤立继承人的事情,都要管一管,主要就体现在赵光义身上。

因为赵匡胤的母亲对这个儿子比较喜欢,所以一直要求赵匡胤立赵光义为继承人,但是赵匡胤实际上并不想立赵光义为继承人,可是又需要听从母亲的话,赵匡胤只能一直没有立太子。

也就是没有立太子这个举动,导致了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都没有任何治理国家的能力,就算后来他们成年,赵匡胤想要将国家交给他们,似乎他们也毫无能力去接手,也无法治理好国家。

与此同时,因为赵匡胤的犹豫不决,导致赵光义在军中的势力越来越大,最后已经完全威胁到赵匡胤自己的位置,这个时候赵匡胤再想不立赵光义为继承人,似乎就是天方夜谭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赵匡胤没有搞清楚兄弟与皇权之间的关系与矛盾,赵匡胤一直觉得自己的弟弟赵光义是一个不错的兄弟,也没有想办法一开始就去提防赵光义,以至于赵光义势力发展迅速,最后威胁到赵匡胤的皇权。

当赵匡胤恍然大悟,想要对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进行限制的时候,已经没有机会了,赵光义一段烛影斧声,赵匡胤离奇去世,随后赵光义已经安排好一切,赵匡胤的老婆宋皇后试图叫宦官去请赵匡胤儿子赵德芳来商量继承皇位的事情,宦官却去把赵光义请来了,一切恰似早已安排好一样,不觉让人为赵匡胤而感到惋惜。

从赵光义当了皇帝之后,可以说一直到北宋经历靖康之耻灭亡,真实的皇帝身份都是赵光义的后人,与赵匡胤已经没有直接关系了,换言之,北宋后来造成那么多丧权辱国的事情,其实并非赵匡胤后人,而是赵光义后人。

因此要是非要说宋朝那些屈辱的历史是赵匡胤造成的,我觉得明显就是不对的,因为北宋后来的皇帝都并非赵匡胤后人,而是赵光义后人,从赵光义的所作所为来看,后人把国家治理成那个样子,完全是正常的,没有太多意外。

重文轻武

唐朝灭亡源于藩镇,武将手握军权,给中央造成甚大麻烦,从而导致唐朝灭亡。赵匡胤为此收回兵权,压制武将权力,加强文官力量,从而让文官成为朝廷主宰者。

后世有传赵匡胤曾经在太庙留下一块石碑,上面其中一条写着“不得滥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之人”这人不少人深信“重文轻武”源于赵匡胤,实则不然,赵匡胤、赵光义统治期间,全国尚未统一,急需武将为赵宋打天下,在这一阶段,武将和文臣力量处于对等阶段。一直等到宋真宗时期,天下安定,百年无战事,兵事逐步荒废。

赵匡胤深知武将能定天下,可安天下只能依靠文臣,可碍于天下未定,并未对武将进行全方面打压。如果,真正要论重文轻武武将始于哪位皇帝,应该是赵光义征辽之战失败,才在各方面给予文臣优待,宋真宗继位后,通过澶渊之盟锁定天下安宁后,宋王朝兵事逐步荒废。

结语

赵匡胤的一生有错有对,但说他是中华民族的罪人,实在是言过其实了,宋朝后来的屈辱历史,绝对不是赵匡胤造成的,要是赵匡胤在世继续治理国家的话,想必结局会好很多,因为赵匡胤比赵光义强的不是一丁点那么简单!

第2个回答  2022-07-24

赵匡胤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的原因:这个是因为赵匡胤龙袍加身之后,尽管当上皇上,但全国各地并没有统一,到处都是军阀割据阵营,而北方地区的辽朝也虎视耽耽,通过多次考虑到,宋太宗制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对策,即先解决南方地区的每个割据政权,再北伐战争灭辽。实际上,这类政策是非常睿智的,由于那时候幽云十六州早已被辽朝紧紧把握在手上,若想北伐战争确实十分困难。但是遗憾是,宋太宗死得过早,他统一南方地区之后,就逐渐北伐战争,但北伐战争第一个目标是北汉,第二个才算是辽朝,但是他在征讨北汉的过程中就过世,赵匡胤在国防里的整体实力,是很不错的。

她们为了能占领燕云十六州付出了很多,但应对辽军的快速反应部队,或是于事无补。宋太宗应对这种状况,只能换一个构思,便是花钱订购的方法,赵匡胤觉得,辽人取得燕云十六州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到中部地区,这个就能够常常抢掠中原地区的人口数和物品了。并没有取得燕云十六州,就代表着宋朝的北方地区门户网被开启,宋太宗有2次占领行为,结论失败了。燕云十六州变成宋朝执政者心里的一根刺,一直保存到宋代创建。

以前的这些君王,都是在商议取回燕云十六州的事,但宋朝的综合国力,确实没法支撑点那样长期的战斗,选用友谊的方法相互交流,变成他的选择项。澶渊之盟便是事例!宋太宗创建宋代以后,就明确了“以文抑武”的现行政策,还建立了“不杀士人”的指令,才导致了以后的读书人很展现自我,在其中就会有包青天。

第3个回答  2022-07-22

中学历史课本中讲过“陈桥驿”事件,赵匡胤建立了宋朝之后,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人说,赵匡胤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原因有四个:一个是谋夺了柴家的天下;一个是没有拿回燕云十六州;一个是重文轻武的国策;最后一个是有妇人之仁。

一、谋夺赏识之人的江山,这不是一个好的示范

很多人熟悉赵匡胤,年纪轻轻就成为大将军,可见他的实力强悍。之前跟随郭威征伐,屡立战功。之后跟着柴荣,参与高平之战、攻南唐之战,赵匡胤展现出杰出将领的智慧才能,颇得柴荣赏识。他的官职逐渐升级到殿前都点检,这些是他用命拼出来的,没有错。但是,他错在夺人江山上。

有人说,赵匡胤这样做,也是跟郭威学的。郭威当年能够上位,是通过手下拥戴,起兵“请君侧”,刘承佑见状,就将郭家人全部斩杀,“婴孺无免者”。郭威很快就到了京城,攻下来以后,并没有夺权,而是让李太后临朝听政。之后,契丹南下,太后让其监国,他实现了愿望。赵匡胤之前是郭威的手下,这样做,也是有样学样,有错吗?

就事论事而言,这个行为并没有什么错误,因为站在他的立场上,这种事情,可以做。我们说的是影响,他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了宋朝,之后的各朝各代中,虽然不是黄袍加身的,但也有一些利用军事夺权的,例如朱棣,他是朱允文的叔叔,利用军事的方式,夺取了本属于朱允文的江山。

不仅如此,赵匡胤采用的假托之名,也对后世产生了影响。之前就假托“点检作天子”,而当时都点检是张永德,柴荣知道了以后,就换为赵匡胤了。这种心理上的暗示,让他成为了宋朝的建立者。后世之人也学着他的样子,这个人是雍正。在一些稗官野史中说雍正的皇位,来得并不正当。有人说,这是谣传。但大家细想一下,无风不起浪啊。

关于康熙让位之说,来自于隆科多的口述。立接任者如此重大的事情,为何只告诉隆科多等人呢?雍正拿出的证据是《大义觉迷录》里的一段话:康熙让三、七、八、九、十、十二、十三等七位皇子与隆科多同在御榻前领受面谕,说雍正可担大任。但这个《大义觉迷录》是雍正自己写的,可信度有多大?有人说可以问这些皇子啊!但说这个话的时候,皇子们死的死,囚禁的囚禁,剩下的,就是他的支持者,如何查?

这种事情,想要找到证据,还真的不容易。赵匡胤肯定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行为,对后世产生了影响。虽然之前也有人这样做过,但我们的习俗,受到宋代的影响比较大,宋之前的行为习惯,跟我们当下,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赵匡胤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对此,你觉得是好还是坏?

二、赵匡胤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

赵匡胤在军事上的实力,是很不错的。从他袭占荆湖、攻灭后蜀、平定南汉等方面,就可以看到他指挥军队的能力。但是,在收复燕云十六州方面,总是差点意思。主要原因是辽国当时的实力,还是很厉害的。大家熟悉的《杨门女将》里的折太君和老公杨业(这是历史人物,不是艺术作品形象),就是抗辽名将。他们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付出了很多,但面对辽军的快速反应部队,还是无济于事。

赵匡胤面对这样的情况,只好换个思路,就是用钱购买的方式。赵匡胤感觉,辽人拿到燕云十六州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到中原地区,这样就可以经常掠夺中原的人口和物资了。在《天龙八部》里,就有辽人抢人抢物资的描述。他用钱购买的方式,因为他的突然去世而中断了,要是没有去世的话,可能会收回来。

没有拿到燕云十六州,就意味着北宋的北方门户被打开。宋太宗有过两次收复行动,结果失败了。燕云十六州成为北宋统治者心中的那根刺,一直保留到南宋建立。之前的那些君主,都在商量收回燕云十六州之事,但宋代的国力,实在无法支撑那么长久的战争,采用和平的方式进行交流,成为他们的选项。澶渊之盟就是例子!

有人说,这是对辽人的示弱,是丢人的事情。文人想问题,总是别致。通过澶渊之盟,北宋的边境安定了,这有利于发展经济。虽然给辽岁币,但边境贸易的增加,也增加了北宋的财政收入,而这个收入比岁币多很多倍。这个盟约,看似我们屈辱了,实际上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何乐而不为?

但燕云十六州没有拿回来,对于宋代统治者而言,就是心中之忧,直到靖康耻。也没有拿回来,北宋统治,就这样结束了。伴随着他们到了杭州,燕云十六州的隐忧不复存在了,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再回到汴梁了。陆游也曾讽刺道: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三、重文轻武的国策,对后代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就确立了“以文抑武”的政策,还立下了“不杀士大夫”的命令,才导致了之后的文人很张扬,其中就有包拯。他是仁宗一朝的臣子,跟仁宗争执的时候,可以将唾沫星子喷到仁宗的脸上,仁宗也只好忍着。这样的臣子,在明朝两朝的时候,也有。明代的海瑞,清代的孙嘉诚,都是这样的人。

重文轻武的后果,还让文人集团扩大,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例如明代的东林人,他们是文人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其他方面进行打压,例如“梃击案”、“移宫案”等,他们形成了一股势力。有人说,明代的灭亡,与他们脱不了干系。虽然不能那么绝对,但他们的确导致了明末的纷争。

重文轻武的政策还带来了一大批人咬文嚼字。很多人看过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明代还将这个内容作为考试的标准,采用了八股文。这些方式虽然提升了文化修养,但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明清时期就对这种思想进行了批评,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就批判程朱理学,但未能形成大的影响。

咬文嚼字的后果,就如同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脏又臭。很多人看过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这个人就是酸腐异常,但他咬文嚼字,对偷这种行为解释为窃,让人贻笑大方。在明代的《儒林外史》中也有这样酸夫子的描述。这些都是重文轻武的后遗症,由此可见,这个后遗症,还是很严重的。

四、妇人之仁,在君王家,是贻害无穷的

赵匡胤和赵光义是兄弟,他们一起打拼下的江山,赵匡胤成为建立者,虽然杯酒释兵权了,但弟弟依然是晋王,手握兵权。对此,赵匡胤没有加以节制,导致赵光义的势力坐大。等到他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最终导致赵光义拿下了江山。有人说,这是赵匡胤秉承母亲的教诲,讲求兄终弟及。是不是这样的,不知道,但可以知道的,是赵匡胤的仁慈,害死了自己的孩子们。

这种妇人之仁,让后世认为是仁义之君,仿效者就是朱允文。他想削藩,还想手下不杀朱棣,活擒朱棣,绑到自己跟前,看他怎么说,这种“仁义”之举就是将自己的江山拱手相让。虽然这种事情不多,但这种行为的可笑之处在于大丈夫行事不拘小节,或者直接让贤,而不是既想又当的。赵匡胤没有想到,自己没有提防弟弟,就着了弟弟的道,这是他贻害别人的地方。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大家留言,我们一起讨论下!

第4个回答  2021-02-08

首先,公元960年“陈桥兵变”之后,赵匡胤并没有向其他帝王一样杀害功臣,而是通过“杯酒释兵权”就大大强化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堪称宽和之典范

再者,历史上如果某位大臣“篡夺”皇位后,一般都会对老东家进行残忍的打压和杀害,而赵匡胤却深感愧疚,并赐柴家“丹书铁券”免死金牌,这是等于给自己上了个“紧箍咒”。通过这两件事,可以看出赵匡胤并不是个暴君,

第三,先南后北的外交政策,宋朝建国初期的天下局势,跟五代十国时期没什么区别,刚开始宋朝也只是替代后周的一个霸主而已,所以宋朝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完成统一。所以赵匡胤制订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雪夜定策”


第四,重文轻武的政策,重内兵而轻边关,这也没有错,因为政治策略的选择是基于唐朝灭亡的教训。重文官才能抑武将,是个人都会先选择自保,尤其是皇帝,一般人失败了可能只是失败了,可是皇帝失败了那全家就都没了,而且宋朝刚从“五代十国”过来,五十三年建立了六个政权,所以赵匡胤的选择无可厚非。

赵匡胤在位期间没有做丧权辱国之事,也没做对不起人民之事,相反当时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至于你问得这个问题,实在是无中生有啊。

说赵匡胤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显然是言过其实了,中国历史上的开国之君大都褒大于贬。尽管赵匡胤通过不太光明的手段实现了改革换代,在位期间的个别为政举措也颇受争议,比如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将兵权,采取重文轻武的国策,使得有宋一代军队战斗力低下,处处被动挨打,以至于南宋灭亡前军队一路溃败,崖山一战十万军民殉国。但是只要稍稍了解唐末五代这一段历史的人就应该明白赵匡胤这么做其实并没有错,说他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赵匡胤是武将出身,在后周世宗时期任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后周显德七年(960)周世宗柴荣病逝,时北汉联合契丹来犯,赵匡胤受命领军抵御,在陈桥驿被部下黄袍加身拥立为帝,旋即回京逼迫周恭帝柴宗训禅位,北宋王朝建立,赵匡胤就是北宋王朝第一位皇帝宋太祖。

北宋建立之初,天下仍处于分裂状态,赵匡胤接受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发起统一全国战争,先后消灭了割据南方的荆南、后唐、南汉、后蜀、吴越等政权,大致完成了全国统一(除北汉外)。赵匡胤在位十六年,开创了北宋第一个盛世建隆之治,他在位期间的很多为政举措都对北宋后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赵匡胤所有的为政举措中,大都有利于国家民生,唯有两大举措,时至今日依然很受争议,那便是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将兵权和“重文抑武”。

后周灭亡,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像赵匡胤这样的武将手握军权,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背后少不少赵匡胤那些同在禁军共事的结义兄弟,他们大都握有一定的兵权。武将之患,实际从唐中叶起便受到世人重视,安史之乱结束后,各地藩镇权力空前膨胀,出现了不少嚣张跋扈,不听朝廷号令甚至妄自称王的地方节度使,唐朝之亡,实亡于宦官之祸和藩镇之乱。唐亡后,出现了持续六十多年的天下分裂,梁唐晋汉周五朝和分据南北的十国也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出身,可见武将掌兵权,确实已经危及到国家。

赵匡胤本身就是武将出身,能够轻松实现改朝换代,除了自己是禁军最高统帅,背后支持他的如石守信、王审琦等一班“结社兄弟”也全都是禁军出身。吸取唐亡和五代十国大分裂的教训,加强中央集权才是赵匡胤两次杯酒释兵权的目的,藩镇权力太中,君弱臣强,自然会埋下夺权篡国的祸根,最好的办法必然是“削夺其全,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可安。赵匡胤作为过来人,比谁都清楚武将掌权的危害。建隆二年(961年),感觉局势已经控制,权力已经稳固的赵匡胤即着手削夺亲信将领的兵权。


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同时,对武将的不信任也让赵匡胤过分倚重文官,由此又出现了贯穿两宋的“重文抑武”,文官得到广泛重用,后人大都通过“太祖誓碑”中的“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等理由,认定“重文抑武”起于赵匡胤。实际上这是很片面的,建隆时期,赵匡胤对文官武将采取的是互相制衡的方式,文官真正得到广泛重用的要起于宋真宗时期。只不过在赵匡胤眼里,文官相对武将来说所产生的威胁要小得很多,因此,太祖时期文官地位已经普遍比唐中后期至五代十国要高很多。

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禁军将领的兵权遭到解除,这些人或直接退职安享晚年,或外放地方充当节度使,赵匡胤同时还削弱节度使实权,使其徒有虚名。禁军的统领权被一分为三,且全部都对皇帝负责。赵匡胤还设立了北宋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但枢密院只有调兵权却无法直接统领军队,而统军的将帅并没有调兵权,两者互相制衡牵制。

加强中央集权,解除武将军权,避免重现唐五代将在外拥兵自重不听朝廷号令的局面这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初衷。然而,赵匡胤在平衡地方与中央的过程中,过分重视中枢,实行的“守内虚外”、“内外相制”政策仍被很多人视为是北宋后期被动挨打,越发衰弱的主要原因。

北宋初期,军队分为禁军、厢兵、乡兵、蕃兵四种,其中禁军是主力,赵匡胤本身就是禁军将领出身,因此非常重视禁军建设,从各方面加强禁军的实力。

北宋的禁军都是在全国各地经过精挑细选的精壮之士,可谓北宋军队的精锐和主力,但是赵匡胤对禁军的分配显然是不均的,约半数的禁军驻守在京城及附近,余下半数分戍边境及内地若干重镇,造成京师兵力过盛而边境兵力匮乏,禁军每一年或两年必须换防一次,一则习于劳苦免于怠惰,二则因统帅并不随地易防,从而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不得专其兵”的局面。如此频繁更换驻地,再加上军队统帅随意调动,其危害性是很大的,从后来北宋对西夏和辽国的作战中处处被动挨打就可以看出,这种军制其害无穷。

但如果仅仅以此就把赵匡胤当作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就显然是冤枉了他,他的改革措施,完全是为了巩固王朝着想,北宋能成为中央集权王朝,牢牢将军权、政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上,三百年来从未发生过将领叛乱,权臣擅权,这都要亏了赵匡胤的改革。至于之后的北宋在面对西夏、辽金,南宋在面对西夏、金蒙时候处处被动挨打,这完全是皇帝个人能力问题,而不能将两宋之亡全部归罪于赵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