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作业人员在工作中的最低标准

如题所述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基本工资,即劳动者所得工资的基本组成部分。基本工资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主要部分。劳动者的全额工资是指其每月所收入的基本工资与辅助工资之总和,即实得工资。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一般称为基本工资。

一、最低工资标准指什么?
      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
      《最低工资规定》第三条第二款还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间,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如果劳动者提供了超时劳动,或者劳动的场所、条件、方式、任务发生变化,使劳动者从事的劳动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体力、脑力等,即劳动者提供的是正常劳动范围的超额劳动,劳动者的劳动应该得到额。同样,《最低工资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由于本人原因造成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未提供正常劳动的,不适用于本条规定。
二、最低工资标准包括哪些
      按照我国的统计标准,工资总额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包括计件超额工资);
      (3)奖金;
      (4)津贴和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其中,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一般称为基本工资。
      结合法律中的规定,最低工资里面其实是不能包括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环境下的津贴等等,这也从反面告诉了大家究竟最低工资标准里面一般都有哪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