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辞退了,通过哪些《 劳动法 》里的法规可以获得保护?

如题所述

根据劳动法第11条,雇主解雇职工前,有义务提前30日通知职工,如果没有提前通知,职工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10
1. 抗辩权:根据劳动法第10条,被辞退的职工有权拒绝被辞退,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撤销被辞退的行为。
2. 合理通知权:根据劳动法第11条,雇主解雇职工前,有义务提前30日通知职工,如果没有提前通知,职工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撤销被辞退的行为。
3. 抗辞退权:根据劳动法第12条,雇主解雇职工时,有义务给予职工足够的理由,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职工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撤销被辞退的行为。
4. 公平福利权:根据劳动法第13条,雇主解雇职工时,有义务支付职工公平的福利金,如果没有公平的福利金,职工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撤销被辞退的行为。
第2个回答  2023-02-10
1、协商解除: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劳动合同,也不需要任何条件,只要不是劳动者主动辞职,用人单位都是需要按照N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

2、用人单位即时通知解除: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兼职对本职工作有严重影响或经提出拒不改正的;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趁人之危订立劳动合同;被追究刑事责任;公司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3、预告通知解除(非过失性解除):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后仍无法胜任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在这些情况下解除,用人单位需要支付N+1的经济补偿。

4、裁员解除:用人单位破产;经营困难;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履行法定程序后可裁员,但也需按照N+1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

5、劳动者通知即时解除:未提供约定的劳动保护和条件;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规章制度违法损害劳动者利益;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趁人之危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若用人单位存在以上情形,劳动者可即时解除,并要求用人单位按照N+1标准支付经济补偿。

6、用人单位破产:单位被宣告破产,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以企业破产约定提前解散的。需要按照N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2-10
你可以通过以下劳动法的规定获得保护:

公平解雇:根据中国劳动法,解雇必须是公平的,不得有歧视性或滥用权力的行为。

解雇程序:劳动法规定了解雇程序,包括通知期和终止原因。

工资保障:劳动法要求雇主在解雇员工前支付他们应得的工资和福利。

终止合同:劳动法规定了解雇员工的终止合同的程序,以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护。

诉讼: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你可以通过诉讼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请注意,这只是一般的指导,具体情况可能因不同的法律法规而有所变化。因此,如果你被辞退,建议你向当地劳动法律专家寻求建议,以确保你的权利得到充分保护。
第4个回答  2023-02-10
1. 抗辩权:根据劳动法第10条,被辞退的职工有权拒绝被辞退,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撤销被辞退的行为。
2. 合理通知权:根据劳动法第11条,雇主解雇职工前,有义务提前30日通知职工,如果没有提前通知,职工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撤销被辞退的行为。
3. 抗辞退权:根据劳动法第12条,雇主解雇职工时,有义务给予职工足够的理由,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职工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撤销被辞退的行为。
4. 公平福利权:根据劳动法第13条,雇主解雇职工时,有义务支付职工公平的福利金,如果没有公平的福利金,职工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撤销被辞退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