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热时外机不工作什么原因?

如题所述

机组运转一段时间后,工作电流在正常值的基础上慢慢升高,直至过热或过流保护动作停机,则是室外机热交换器脏污、室外机通风条件差或室外风机不良。

工作电流、低压压力偏低,高压压力偏高。很快过热或高压保护动作而停机,高、低压平衡速度慢,但平衡压力正常,则是管路系统堵塞。工作电流偏大。 则是压缩机运转电容不良;若是变频空调显示过电流保护代码,则是IPM功率模块或压缩机不良。此时,若拔下IPM模块与压缩机所有连线后试机,测得IPM模块三相输出两相间有130V左右相等电压,则是压缩机不良
运行压力正常,因过热或过流保护动作而停机,则是电网电源电压低或导线电阻大。 重庆海尔空调维修为你提供工作电流、运行压力正常。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停机,则是电控部分电路不良。此时,若有故障代码显示,则按代码的提示进行诊断:若将空调设置于强制调试或试运转状态,压缩机能运转。

空调运行一段时间会停一下,接着再运行是因为采用了温度控制,当达到温度设定值后空调的压缩机就停止工作,等温度达到差值3度时,压缩机又开始工作。

1、空调工作原理:空调以前大多一般使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 氟利昂的特性是:由气态变为液态时,释放大量的热量。而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即先吸热气化再液化放热)空调就是据此原理而设计的。

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然后到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由于制冷剂从毛细管到达蒸发器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制冷剂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内机吹出来的就是冷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去,这就是空调会出水的原因。

2、在空调器设计与制造中:一般允许将温度控制在16~32℃之间。如若温度设定过低时,一方面增加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另一方面造成室内外温差偏大时,人们进出房间不能很快适应温度变化,容易患感冒。

3、从节能上考虑:从夏季空调开机指数来看,30-33℃属4级,70%的人 需开机;33-35℃属5级,90%的人需开机。开空调后要注意调整室内外温差室温宜设定在24℃-18℃左右,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7℃。如室外温度32度时,则室内空调一般为25度。

空调在制冷时,设置温度为26-28℃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人体感觉较为舒适,而且有利于节能。空调在制冷时,不要设置过低温度,当室温调到26-27 度,其冷负荷可以减少8%以上。实验得知,一般情况下,室温保持在28-29 度,湿度保持在50-60%,人并不感到闷热,也不会出汗,属于舒适性范围。人在睡眠时,代谢量减少30-50%,可将空调设于睡眠开关档,设置温度高1度,可达到节电10%;

冬季空调温度设定的最佳温度是20℃。室内温度适中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可避免空调超负荷工作。制热时刚开机用低风挡,半小时后改用中风挡。对于喜欢调高室内温度的朋友,请务必注意不要在冬季将温度设在空调可承受的极端30℃,否则会引起空调频繁启动或不停机,增大耗电量,严重时甚至会损坏空调压缩机。由于暖气流比空气轻,容易浮在整个封闭屋子的上方,在使用挂壁式空调时,最好将风口调节到向下的角度,这样做可以省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