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格律诗词对联写作第三章 诗的对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5-12
第一节 对仗的研究
诗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词的来历。那么,对偶又是什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它的一般规则有两点:
(一)、词性及语法结构相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介词结构对介词结构,词组对词组等等。
(二)、含意相对。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之类,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古人按事物的性质,把对偶范围分为若干小类:
(一)天文类(如日月风云等);(二)地理类(如山水江河等);(三)宫室类(如楼台门户等);(四)时令类(如四季朝夕等);(五)器物类(如刀剑杯盘等);(六)衣饰类(如衣冠巾带等);(七)饮食类(如菜酒茶饭等);(八)文具类(如笔墨纸砚等);(九)鸟兽虫鱼类;(十)花草树木类;(十一)文史典故类;(十二)形体、人伦类;(十三)颜色数目类;(十四)方位干支类。还有许多类别。
五、七言律诗都是一首八句,两句为一联。一、二两句叫起联,或叫首联。三、四两句颔联,或叫次联。五、六两句叫颈联,或叫三联。七、八两句叫尾联,或叫结联。每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这是对仗的常规。例如: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颔联“青山”对“绿树”,“郭外”对“村边”,颈联“把酒”对“开轩”,“桑麻”对“场圃”,对得非常工整。
除了中两联对仗外,也有在首联或者尾联用对仗的。这样,一首诗共用了三联对仗。还有在特殊情况下,对仗可以少于两联。这样,就只剩下一联对仗了。
律诗的对仗,还有许多研究,下面简要地谈一谈。
(一)工对 凡是同类词相对,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或多数字对得工整,都属工对。例如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同类词相对;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属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对“无边”,“滚滚”对“萧萧”,“来”对“下”,都非常工整。“落木”与“长江”虽非同类的词,却是名词对名词,这属多数字对得工整,也算工对。
(二)宽对 什么叫宽对?就是诗句的对仗大体整齐。宽对和工对之间有邻对。即邻近的事类相对。例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等等。如刘长卿《钱别王十一南游》:“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以“落日”对“长江”,是天文对地理。刘春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以“堂”对“路”,是地理对宫室。稍为更宽一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又更宽一点,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了。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就是这种情况。
(三)借对 一个词有两个意义,在诗中用甲义,但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如杜甫《曲江》:“酒渍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借来对数目字“七十”。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杜甫《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戌,南浦清江万里桥”,以“清”对“白”,就是这种情况。
(四)流水对 流水是一个比喻词,是说上句的意思没说完,要象水一样流下去,才能成为一具完整的意思,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上句没说穿峡到哪里去,下句才说出向洛阳去。
(五)倒装对 这是由于受平仄或词性的约束,故意把词语颠倒过来。如王维《山居秋暝》:“竹暄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顺读是“莲动渔舟下,竹喧浣女归”。如果顺读,平仄就完全变了。又如杜甫《秋兴》(第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这不是限于平仄的的问题,因为诗人吟咏的对象是香稻、碧梧,是写秋天的景物。如果把它顺读成“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那吟咏的对象成了鹦鹉和凤凰,就不合“秋兴”的题目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对偶不要合掌。比如一个人的双手,分长在左右两边,是对偶的样子。如果两只手掌合在一起,那就合二为一了。律诗的对偶句,虽然要求词性和事物两两相对,但各句必须有独立的意思。如果一联上下句的意思一样,只是字面不同,就犯了合掌的毛病,会造成意思重迭、乏味。它是对偶句的禁忌之一。

第二节 对偶的句型
句型就是句子的结构。对偶的句型必须一致。五、七言律诗的句型有多种。
五言诗如:
气蒸 云梦泽,波撼 岳阳楼。
竹怜 新雨后,山爱 夕阳时。
这是二、三结构
白日 依山 尽,黄河 入海 流。
绿树 村边 合,青山 郭外 斜。
这是二、二、一结构。
无边落木 萧萧 下,不尽长江 滚滚 来。
海内风尘 诸弟 隔,天涯涕泪 一身 遥。
这是四、二、一结构。
险夷 不变 应 尝胆,道义 争担 敢 息肩。
昏鸦 三匝 迷 枯树,回雁 兼程 溯 旧踪。
这是二、二、一、二结构。
对偶句不管用那一种句型,每一联的语言结构必须一致,否则就不成为对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