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请为自己而活

如题所述

在中国,男方娶亲,彩礼越贵重越好;女方出嫁,丰厚嫁妆的多寡几乎决定了在婆家的地位。而这些钱财礼品,都由父母而出。

要是嫁女儿花销基本差是嫁妆,儿子娶亲是最能让父母煎熬的,你得为新人准备新房。富有者毕竟少数,穷父母居多。他们当牛做马,起早贪黑,兢兢业业,只为为子女成家立业铺路,劳心劳力,出钱出力。

中国父母这辈子更多的是为子女而活,很少会为自己活一把。他们以前也是父母的子女,也享受着父母的恩惠,父母也是这样对待他们的。那他们也将这样对待我们这一代,如此反复,循环往复,这已经成了定律。

在此,我想说一句,中国父母,请为自己而活。

我在前几天浏览网页新闻,扫到一则新闻,九月将近,新进大学生即将启程入学,某地父亲为子购买电子设备,追逐潮流,竟然购置全套苹果产品,苹果手机,苹果电脑,苹果ipod,花光三个月工资,父亲只是普通工薪阶层,并非高收入者,感叹开学花钱如流水,比平时的开销大多了。

不过他也只是嘟囔几句,看了一眼一旁肆意把玩苹果手机的儿子,脸上带着笑意。似乎在说这一切为了子女,花这点钱都值了。

猜测其心路历程,大抵是这样的。别人家的父母也是这样给孩子买的,甚至买得更好,咱们不能区别对待,而且上大学,对于大学生来说,手机电脑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学习都需要,也就破费这一次罢了。

最后再补上一句,只要孩子开心就好。

唉,这是许许多多平凡的中国父母的心声,想来也是心里难受,父母平时自己用的手机都还是翻盖的,总是不舍得换手机,为此子女还取笑父母落伍,可却不曾想过父母给自己购置手机却买的是最贵的、最好的,掏钱的时候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对自己却是扣扣索索的。

这一点几个为人子女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能够想到,未曾经过社会洗礼的我们都不会想到,因为稚嫩的我们还为脱离父母的羽翼,经历过狂风暴雨般的挫折。

而我们这些所谓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却大多不做学生该干的事情,拿了苹果三件套,花时间最多的不是PPT、Word上面,而是荒废在网络游戏、美剧直播。这和父母的初衷相悖,而我们也不痛改前非,在逆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相比较而言,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是两个极端。中国父母一生劳累,都是为了子女;美国父母却并非如此,他们为自己而活,这就是美国派的自由主义。

美国父母为自己而活,这并不是说明他们不爱自己的子女,恰恰相反,他们对子女爱得深沉,爱得比中国父母更加厚重。每一国的影视剧最能代表国家的生活文化。美剧、美国电影中的家庭生活,很让人向往,富裕的生活是其次,其乐融融、共同进步的氛围才是我所憧憬的。

美国父母在子女的学习生活方面,发挥的是引导作用,并非强制性的,他们会用语言来引导,而且,这是打小就开始进行的,双方更多的是以平等的姿态来进行对话。

美国父母自小就培养子女的独立能力,他们认为人人平等,并不能因为你小,就要迁就,任何事情都帮你干。因而美国父母会在子女不同的年龄段要求他们独立做事,洗衣服、扫地、洗碗、帮厨,只有干了活才能上桌吃饭,无形中养成了这一规矩,形成了这一理念,付出才有回报。

美国父母对子女某些方面很冷酷,甚至达到无情。在影视剧中,我经常看到的画面是美国初高中生在夏天结伴去外地出游,他们往往到了这时候就愁眉苦脸,花费自理,出行自定,父母不会出一个子,你得自己打工去赚,子女们认为理所当然,父母不会心怀愧疚。这是单个极端案例,子女一到十八岁,美国父母会要求子女搬出家,因为父母已经履行了法律所规定的抚养义务,现在你和我无关了,而且这是我的房子,零用钱不再会给你,你得自己出去谋生!

在许多人眼里,未免有些绝情,缺乏人情味,毕竟是爹生娘养的。可美国父母可不怎么想,人生而平等,年龄并不是阻碍你独立生活的艰难险阻,你得自己过活。这恰恰就体现了美国所崇尚的自由主义,现在知道为什么美剧美国动漫里,英雄主义如此盛行,这都是要靠自己滴!

中国父母打生了小孩就没不为自己而活,为子女而活。一把屎一把尿将子女抚养长大,洗碗、打扫、做饭等等大小琐事,亲力亲为,一点不让孩子干,当祖宗一样供着。真不知有所耳闻吗?有些高材生连个袜子都不会洗!可悲!

子女越好小伙伴暑假出游,坦然地做伸手党,快活地出游,惬意地度过暑假。自己的花费都由父母买单,丝毫不知这些钱财包含着父母的血汗。大学里疯传一言,毕业即失业,这和中国父母的放任其为没有一丝关联吗?

解决完子女的工作,现在不是古代,包办婚姻不提倡,只能从房子、车子上继续劳心劳力。一言皆可以概括,一切都为了子女。

临老垂死,他们安然躺在椅子上,无愧于心,可以坦然地说,我这一生无所愧疚,我生养了两个子女,女儿出嫁,给足了丰厚嫁妆,她应该过得很好。儿子娶亲,我买房买车,还给了十万存款,足够他花销几年的了。

然而呢,子女们过得并不好,钱总有花完的一天,过得又是和父母们同样的生活,庸庸碌碌,只是学会了电脑和手机罢了,仍旧要奔波劳累。

美国家庭所出来的子女,事业有成,能独立生活,虽不说大富大贵,但起码生活充满小资情调。不得不佩服美国父母深远的目光,离别隔绝的痛楚换来的是子女在没有自己也能活得幸福的最好礼物。

当然了,我这并不是说美国父母完美无瑕,中国父母啥也不是。美国家庭往往缺乏人情味,以家庭单位生活,更多的是和朋友来往,而且独来独往惯了。中国以大家族的方式生活,四世同堂不在少数,家庭感情融洽,互帮互助,其乐融融,共享天伦。

中国父母对子女爱得深沉,可有时候这份甜蜜的爱意像是慢性毒药一般终会害了子女。对待子女,让他们更早的经历挫折,从小到大,学会自立,有时候要放手最好,放手是短暂的痛楚,子女将会获益无穷。

而你们自己,广大的中国父母,多为自己想想吧。有什么兴趣爱好,趁年轻,去发展发展。有什么地方想去,趁腿脚灵便,去旅旅游。

子女的生活得他们自己去打拼,而父母所能做的是帮衬,不是主管,这毕竟是中国父母,做不到美国父母的决绝。

最后,能为自己点个赞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