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的可悲、可恶、可恨和可耻3

如题所述

柳传志的可恨

柳传志最可恨的是没有实现或没有找准联想的正确定位,没有弄清楚联想设立的真正目的,没有明确联想设立的初衷和使命,以其商人的奸诈贪婪和邪恶完全带偏了联想的方向,让联想走入了歧途,从而严重影响到了国内计算机核心技术 芯片技术的发展,对美国在计算机核心技术 芯片技术方面得以实现对中国的卡脖子和技术封锁负有重要责任。

前面说了国人对联想的四个方面的定位和期待,而柳传志努力打造的联想与国人心中的联想、与国人期待的联想完全是天壤之别。首先,联想经过柳传志的一系列操弄,不但不再是一家国有企业,国有股份也一降再降,不说绝对控股,连相对控股都不是。柳传志个人虽然名义上不是大股东,但他个人实现了对联想的绝对控制。所谓中科院旗下的国有企业,实际上也已经名存实亡。其次,联想虽然注册的是一个高 科技 企业,其实并没有什么高 科技 ,更不拥有中国计算机行业的最高技术,它的所有稍有技术含量的零配件都源于对外采购,主要是对美国的采购,它仅仅是一家组装厂,只是在替美国打工,它将在中国暴赚的人民币通过零配件采购和对外亏本销售两个途径绝大部分输送给了美国和外国人。以它的经营性质而论,联想与一家超市没有什么区别。

那么,联想的正确定位应该是什么?设立联想的真正目的,也就是它的初衷和使命是什么?这完全决定于它的母体和前身。联想的母体是中国科学院,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这两个特质决定了联想的定位、目的、初衷和使命。中国科学院是什么单位?全中国人民都知道,它是中国最高的科学殿堂,计算机研究所的前身是计算技术研究所,于1956年6月筹组,1959年5月17日经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常务会议通过,正式成立,其后,在计算机技术方面屡屡获得突破,代表了当时国内计算机技术的顶尖水平。

这样的母体、这样的前身,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定位?首先绝对不会定位为一个电脑组装厂。任何个人、任何国企、任何私企都可以成立电脑组装厂,唯独中科院和中科院的计算机所不可以。因为电脑组装太LOW,中科院和中科院的计算机所太高大上,这是风马牛不相及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二件事。一定要因为电脑的关联关系让中科院及其计算机所去办一个电脑组装厂,那无疑于让王卫去做一个快递小哥,王卫肯定不会去做,如果去做了则十分匪夷所思,既有辱身份,更是极大的浪费。

其次也不会是纯为技术。纯为技术的话,计算机所就是很好的形式,没有必须再在计算机所的基础上又弄个公司出来。作为中科院和中科院计算机所,成立联想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兼顾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因为市场既是技术和应用的最好接口,又是取得技术进步经费的最佳途径和不竭源泉。通过联想不断地将现在最优的电脑推向市场,借助市场获取源源不断的资金增加对电脑技术的科研投入,促进包括芯片在内的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升级,使两者互为基础,互为动力,互相促进。这也是国人对联想的期待并大力支持联想的原因。事实上,联想成立时的名称也体现了这一定位、目的、初衷和使命。联想成立时的名称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以技术作为联想的基石,通过技术占领市场,通过市场提升技术。

然而,柳传志带领联想完全走偏了方向,走进了歧途,彻底背弃联想设立的定位、目的、初衷和使命,硬是朝着纯商业的方向、组装厂的目标义无反顾的狂奔而去。更为可恨的是,以联想当时的技术实力,有以倪光南院士为总工程师的技术团队,联想是完全可以实现设立时的定位、目的、初衷和使命的,但由于作为院士总工程师的倪光南可能会影响商人柳传志的威权,由于作为正人君子的倪光南可能会影响奸商柳传志的贪婪,柳商人竟然使出阴招,借助中科院的行政权力硬是将倪光南院士排挤出了联想。

对倪光南院士的排挤,既显示出柳传志为人的极不地道,淋漓尽致地显示出他奸诈狡猾的商人本性,也让联想实现设立时的定位、目的、初衷和使命变得完全不可能。倪光南本是因自己是行业内的顶尖科学家而应柳传志之邀在联想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加盟联想并来救助联想的,倪光南加入联想之后,研发了联想汉卡和联想微机,联想借此不但彻底改变之前的困局,也得以站上行业领先地位。可以说,倪光南对联想的贡献在他那个时期包括柳传志在内也是无人能比,这一点其至柳传志也不能全部否定,以至于他在将倪光南排挤出联想时也不得不装模作样地表示出一番难过欠疚的心情并假惺惺地借中科院之手要给予倪光南500万元补偿。当然倪光南院士并没有接受,这也是以奸商之心度院士之腹了。倪光南院士不仅对联想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还对中国的计算机事业也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包括他曾经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国,以及回国时用自己的钱大量采购计算机设备。这些岂是一个500万甚至多少个500万所能衡量的吗?到目前为止,网上对于倪光南院士都是一边倒的赞誉有加,没有任何人对他有任何不敬之词。

柳传志后来为了掩饰自己的不地道,借人之口编造出一个“贸工技”和“技工贸”的“柳倪之争”口实,说是每次开会两人必会就“贸工技”和“技工贸”的战略进行争论,以至于会议都开不下去,柳传志的工作也安排不下去,万不得已柳传志才借中科院之手将倪光南免职。这样的话除了杨元庆之外,不会有第二个人相信。所谓“贸工技”和“技工贸”的争论根本不成立,因为正常智力的人都知道,与权力相关的“争”,只发生在同级之间,上下之间是不存在所谓的“争”的,下级只能遵照执行。而在柳传志和倪光南之间,柳是事实上的一把手,倪则只是总工程师,属于副职序列,正副之间上下之间的所谓“争”是根本不能成立的。退一步讲,假设“贸工技”和“技工贸”的“柳倪之争”存在,那么在“贸工技”战胜“技工贸”之后,在“贸工技”战略实施相当长一段时间后联想的实力得到巨大提升后,在它坐上国内PC商 1甚至坐上全球PC商 1的宝座后,它的“工”和“技”跟上来了吗?如果他不是要欺骗全中国人民想在科创板蒙混上市,自己推倒高墙,让人们能看到素颜的联想,我们也不知道它近3年研发投入占营收分别为 2.98%、3.27%和2.92%,离科创企业5%以上的要求还相差4成左右,与200家科创板公司平均研发投入占比15.63%相差更是巨大。之于与华为比,还是免了吧,免得羞辱了华为。因此,“贸工技”和“技工贸”的“柳倪之争”根本就是一个幌子,不过是要掩饰自己的不地道。柳传志不过是一个商人,不能否认他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商人,但他绝非一个企业家,更非一个实业家,他的眼里只有“贸”,绝对不会涉足“工”和“技”。柳传志后来掌控的钱已经巨多了,他都将他们用到哪里了呢?做投资买国外银行甚至开小贷公司放高利贷,这也足见柳传志的格局。为什么说他不是企业家更非实业家,因为在他的眼里只有快钱。

至于另一种说法,说在“柳倪之争”之间,中科院选择支持柳传志而非倪光南,说是当时中科院的院长周光召认为像倪光南这样的科学家,中国一抓一大把,而像柳传志这样的企业家,则是十分稀缺。这个话的真实性有待考证。这个话不仅一贬一褒、贬倪褒柳,而且褒贬都相当极端,很不客观公允,与中科院院长的身份很不相符,我更多地还是相信这是柳传志等人编造的说词。而且,就算某人真这么说过,也并不正确。所谓“柳倪之争”的时候,柳传志还远没有成气候, 根本不存在稀缺。再说,柳传志有那么厉害,为什么赚不了外国人的钱?柳传志有那么厉害,让他当神舟、当长城的董事长试试看。他要是能赚外国人的钱,要是能将神舟、长城等电脑公司弄到像联想一样的规模,那他应该是厉害的。否则,任谁说他厉害,我们都不认可。

至于说柳传志对倪光南院士的排挤,也让联想实现设立时的定位、目的、初衷和使命变得完全不可能,道理也明显摆在那里。现成的技术权威就在这里,都要赶他走,自然也不会重新又找一个新的权威来;原来做出巨大贡献的权威都影响不了他,就是再请一个新权威来,更加不会有影响了。自此之后,柳传志就带着联想头也不回去朝着他的商业之路组装之路狂奔而去,再没有人能拉他回来。当然,将目前中国计算机核心技术 芯片技术的落后和美国对中国卡脖子和技术封锁的账算到柳传志身上既不对也不客观,更是对他的抬举,他还远没有那样的能耐。但是,作为中科院的新技术公司,作为中科院计算机所的前身,它的基础、起点远比华为高,它的前面也有三星和台积电的榜样,它即便达不到华为、三星、台积电的高度,至少在计算机技术方面、在芯片技术方面,应该有更大的成就,对于中国的芯片技术应该有更大的贡献,但它没有,最终只是一个类似超市一样的组装厂。因此,说柳传志对美国的卡脖子行为打压封锁中国的芯片技术负有重要责任也并无不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