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这句话什么意思?

《易.系辞上》说: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又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原文】是故⑴夫⑵象,圣人⑶有以⑷见⑸天下之赜⑹,而⑺拟⑻诸⑼其⑽形⑾容⑿,象⒀其⒁物⒂宜⒃,是故谓⒄之⒅象。

【译文】所以那些象,是编纂《易经》的圣人有介绍天下实际情况的办法,他拟定将天下众多值得仿效的人或事物在经文中介绍,仿效这些人或事物众人都适宜,所以称值得仿效的人或事物为象。

注释:⑴“是故”因此;所以。《论语·先进》:“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⑵“夫”指示代词,表示远指,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左传·僖公三十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⑶“圣人”编纂《易经》的人。《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

⑷“有以”有……办法。《战国策·燕策三》:“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之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⑸“见”(旧读xiàn)推荐,介绍。《左传·昭公二十年》:“初,齐豹见宗鲁于公孟,为骖乘焉。”

⑹“赜”古与“啧”通。实情,实际。《康熙字典》《释文》赜,京氏作啧。○按徐铉说文叙辨俗书譌谬,不合六书之体者,以赜为假借之字,当通用啧。(啧:《古代汉语词典》实情,实际。《荀子·君道》:“斗斛敦槩者,所以为啧也。”)

⑺“而”他;他的。《韩非子·二柄》:“为人者陈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

⑻“拟”拟定。《后汉书·公孙瓒传》:“观绍所拟,将必阶乱。”

⑼“诸”众;各。《史记·陈涉世家》:“诸郡县苦秦吏。”

⑽“其”用于句中,无实义,起调整音节的作用。《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⑾“形”《汉语大字典》通“型”。模型。值得仿效的人或事物(模:仿效,效法。班固《汉武帝内传》:“彻书之金简,以身模之焉。”;型:楷模(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榜样。)。《诗·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汉书·王莽传上》:“仪形虞、周之盛。” 《潜夫论·德化》:“仪形文王,万邦作孚。”

⑿“容”《汉语大词典》引申为介绍,关说,引荐。 唐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及至此都,徘徊而不能去者,诚悦阁下之义,愿少立于阶墀之际,望见君子之威仪也。居十日而不敢进者,诚以左右无先为容,惧阁下以众人视之,则杀身不足以灭耻,徒悔恨于无穷。”参见“ 先容 ”。

⒀“象”效法,仿效。《左传·桓公二年》:“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

⒁“其”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人、物、意思或时间)的。《孔雀东南飞》:“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⒂“物”人,众人。《左传·昭公十一年》:“晋荀吴谓韩宣子曰:‘不能救陈,又不能救蔡,物以无亲。’”

⒃“宜”合适;适当;适宜。《书·金縢》:“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新逆,我国家礼亦宜之。”

⒄“谓”称为。《论语》:“谓之文也。”

⒅“之”代词。指代事物。《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意象”之述始见于《易传》,其述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2](李,274—275)这是“观物取象”之意。又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3](李,291)。由此,则提出了“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思想。综其要点有二:一是认为书(文字)不能尽言,言不能尽意,而象可以尽意;二是暗示了形象思维——“象”式思维优于概念思维;实际上确立了中国传统审美“以象明意”,偏重“意象”的思路。后经王弼、刘勰等人的发挥,至唐代,“意象”一词实际上已成审美活动之本体性范畴。到明清时,则更有完备之发展,而其中对“意”之发挥也达到了纷繁奇曲的程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