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人请进

我现在需要做一个专题作业. 我需要一个与中国有关的题目

例:

相声
茶道
京剧
鸦片战争
丝绸之路
清朝皇帝
长江三峡

*被老师采纳了再加100分.

公元前后的几个世纪,在亚洲、北非、欧洲曾先后存在过汉代中国、安息、贵霜、萨珊朝波斯、笈多朝印度和罗马等强大国家。当时有一条横贯中亚、联系欧亚两洲的交通大道。它对这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由此道西运,所以这条交通大道在19世纪被欧洲学者称为“丝绸之路”。后来,这一名称被普遍接受。丝绸之路所经之地,有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有一望无垠的大漠荒碛和盐碱沼泽。在生产力和交通工具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古代各国劳动人民、商旅、使者和僧侣等冒流沙、风暴冰雪袭击的危险,披荆斩棘开通商路,对于加强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重大贡献。

丝绸之路与中西交通 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克特西阿斯就称中国为“塞勒斯”(Seres),意即丝国。这说明我国的丝织品早就是重要的出口商品,也说明丝绸之路早有开端。但有史记载的大规模的交往却始于汉代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月氏,中遭匈奴扣留,至公元前126年方归。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派张骞西去联络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同时分派副使赴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间)、大月氏(阿姆河中上游)、大夏(巴克特里亚)、安息(帕提亚)、身毒(天竺)各国。司马迁《史记·大宛传》称他的两次出使为“凿空”,其意是他第一次走通了前人未曾开通的道路。

从公元前2世纪以后,在我国西汉时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丝绸之路已有南北两道。南道,从我国玉门和阳关(今敦煌西),经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带)沿南山(今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循着河流西行,在莎车(今新疆莎车县)以西越葱岭,至大月氏、安息。在大月氏有多条岔道:向北越妫水(阿姆河),与康居、奄蔡(约在今咸海至里海间)道通;向南和印度相通;向西南与罽宾(今克什米尔一带)、乌弋山离(赫拉特)至条支(喀拉塞涅)之路通;向西则至木鹿、赫卡铜皮洛斯、爱克巴坦那、泰西封直抵叙利亚的安条克,渡海到达希腊、罗马,或南下经大马士革、推罗进入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北道,自车师前王庭(今新疆吐鲁蕃西)沿北山(今天山)以南,循塔里木河西行,至疏勒(今新疆喀什市),西逾葱岭,出大宛、康居、奄蔡,经里海、黑海以北草原与欧洲相通。张骞第一次出使,从匈奴脱身,经大宛、康居、大月氏而至大夏,所走的就是北道,返回时,“并(傍)南山”,所走的是南道。此南北两道都在天山以南。

此外,汉代还有第三条未具体记载的天山以北的西行商道。这条通道就是取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至乌孙、大宛的道路。张骞第二次出使,从内地直至乌孙,走的就是天山以北的通道。他从乌孙分派副使去大宛、康居、月氏、大夏。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于公元97年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到达安息西界(条支)的波斯湾,准备渡海,遭安息船人劝阻,未能实现。这是汉代中国使者在丝绸之路上所达到的最西点。

公元3世纪以前,天山以南两道,以南道较为繁荣。公元3世纪至5世纪,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天山以北的通道最为昌盛。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还有一条通往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自出发地徐闻(今广东徐闻)、合浦(今广西合浦),船行约五个月,至都元国(今越南岘港);又船行四个月,至邑卢没国(今泰国叻丕);又船行约二十余日至谌离国(今缅甸丹那沙林);再步行十余日,至夫甘都卢国(今缅甸卑谬附近);又船行两个多月,至黄支国(今印度康契普纳姆),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汉之译使自此还矣”。已程不国是西汉时中国航海家所达到的最远点。《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这条路的回程,已不再经陆路,大概是绕过马六甲海峡,总的航程时间延长。中国丝绸进入印度,先转运到巴利柴格(今布罗奇港)和巴巴里肯(今卡拉奇附近)。从这两个港口向北与中亚陆上丝绸之路相通;向西经阿拉伯海、波斯湾、幼发拉底河与叙利亚、巴勒斯坦商路相通,再经地中海航运至罗马。从印度还可以绕过阿拉伯半岛,经红海进入埃及亚历山大里亚港,再经地中海到罗马。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当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时,就更显出其重要性。

丝绸之路与中西贸易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欧的商业要道,也是一条东西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大路,而以沟通当时国际贸易最为突出。《后汉书·西域传》说:“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反映出使者往来不断,商贩不绝于旅的情景。
丝绸之路的商品,以中国丝绸为主要商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殷周之世,劳动人民已织出华美的暗花绸和多彩的刺绣。后又发明罗纱和织锦。汉代制造丝绸技术大为提高,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所保存的精美的丝织品证明了这一点。中国丝绸外销,大约从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称中国为丝国,说明亚洲商人已将丝绸运往欧洲。自西汉至南北朝,中国丝绸大量运往西方。汉代为了保证经济上的交流,还采取了政治上的必要措施,遣使、设驿以保持商路畅通。

我国的丝绸在古代的中亚、西亚以至非洲、欧洲都被视为珍品。汉通西域以后,中亚及西亚各地时行衣着丝绸。安息、塞琉古和托勒密的王侯后妃更是如此。各地庙宇也大量使用丝绸装饰。罗马帝国时期的欧洲,中国丝绸用途很广。在西罗马的中心罗马城和东罗马的中心君士坦丁堡,从皇帝、元老院元老以至权贵之家,都以能穿上中国丝绸为荣。基督教会的法衣、祭服、挂幕、祭坛装饰概用丝绸。国家官吏穿着特殊形式的丝袍,世俗富人普遍穿着一般丝袍。公元3世纪的一位罗马作家说:丝国人制造宝贵的花绸,它的色彩像野花一样美,它的质料像蛛丝一样纤细。

中国除出口大量丝绸之外,还输出铁器、镍、贵重金属、铜器、漆器、杏桃和甘蔗等到中亚、西亚直到罗马。中国从中亚以西输入毛织品、玻璃、宝石、玛瑙、香料和化妆品,特别重要的是从大宛输入汗血马、天马;中亚各国的葡萄、苜蓿、蚕豆、石榴、番红花、芝麻、胡萝卜和黄瓜等植物,都传到中国。从西域和伊朗传入中国的,还有箜篌、琵琶、筚篥等乐器及绘画、雕刻、图案设计等技艺。安息和罗马的毛织品、玻璃也源源东来。由大宛西行的通商使者每年达十余次,他们去粟特、大夏、印度和安息,甚至更向西进。

中国丝绸和各国商品的畅销以及由此而来的巨额利润,引起中亚、西亚、北非和南欧地区各国为控制商路,垄断贸易而展开长期斗争。中亚扼丝绸之路的要冲,中亚地区的主要居间商是粟特人。粟特以马拉坎达(今撒马尔罕)为首府,在中国史籍中亦称康居。他们一向以经营国际贸易著称于世,在中转商业中获利优厚。但是,粟特国小力弱,还不能控制和垄断丝绸之路。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后,直到大夏、安息独立前,丝绸之路掌握在塞琉古王朝手中。这笔垄断收益,在塞琉古的财政上、经济上都占重要地位。安息独立后,控制了中亚和西亚,垄断了丝绸之路的中转贸易。此时,塞琉古局促一隅,失去国际贸易霸权。安息从过境贸易和出口贸易中获利丰厚,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获利达十倍之多。安息灭亡后,萨珊朝波斯控制了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不准粟特商人转运丝绸过境,阻止罗马商人贩卖丝绸,企图独占专利,但是,东方商品仍然流向罗马。罗马人每年从印度、中国和西亚等地输入大宗货物。这些商品在罗马出售的价格比它在印度的价格贵100倍。丝价竟值重量相等的黄金。这说明当时国际贸易的商人可从中获得暴利。

丝绸之路与中外友好 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中国与中亚、西亚和南欧各地各民族友好往来绵亘不绝,日益密切。
公元前2世纪,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至公元前126年),访问过大宛、康居、大月氏,回国后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公元前121年、前119年,霍去病、卫青两次大败匈奴,控制了河西走廊,迫使匈奴远走漠北。此时,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至公元前115年),率300人使团到乌孙,又从乌孙分派副使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等国访问。汉使到安息,安息国王派大将率2万骑兵到东部边境迎接。汉使回国时,安息还赠送大鸟卵(鸵鸟卵)、黎轩眩人(罗马杂技艺人)给汉武帝。其他国家也都派遣使节往来而相互交流;中外友好关系随着使节、商旅和人民往来而肇始展开。

公元前1世纪末,大月氏人把印度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据记载,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魏略·西戎传》)。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王遣使来中国献狮子、符拔(《后汉书·西域传》)。汉和帝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安息王满屈派使臣来中国,赠送狮子和条支大鸟(安息雀)。公元148年,安息高僧安清(字世高)来中国传布佛教。公元148年至171年,他在洛阳翻译佛经,先后译出佛经35部41卷。他不但对佛教文化的传播,而且对我国翻译文学的发展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后使节和民间来往更加密切。从南北朝到唐代,伊朗的祆教、摩尼教、基督教(景教)也先后传入中国。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大约四五十年之后,粟特商人即将中国制造的褴褛纸运往中亚。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西域蒙奇(马其顿)、兜勒(色雷斯)遣使内附”(《后汉书·和帝纪》),是有史记载的中国与欧洲直接交往之始。东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罗马皇帝遣使来中国献象牙等礼品,三国时代孙权黄武五年(公元226年)罗马商人入建业见孙权等活动均载于史册。这些更直接增进了中国与欧洲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经济文化交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1-09
公元前后的几个世纪,在亚洲、北非、欧洲曾先后存在过汉代中国、安息、贵霜、萨珊朝波斯、笈多朝印度和罗马等强大国家。当时有一条横贯中亚、联系欧亚两洲的交通大道。它对这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由此道西运,所以这条交通大道在19世纪被欧洲学者称为“丝绸之路”。后来,这一名称被普遍接受。丝绸之路所经之地,有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有一望无垠的大漠荒碛和盐碱沼泽。在生产力和交通工具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古代各国劳动人民、商旅、使者和僧侣等冒流沙、风暴冰雪袭击的危险,披荆斩棘开通商路,对于加强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重大贡献。

丝绸之路与中西交通 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克特西阿斯就称中国为“塞勒斯”(Seres),意即丝国。这说明我国的丝织品早就是重要的出口商品,也说明丝绸之路早有开端。但有史记载的大规模的交往却始于汉代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月氏,中遭匈奴扣留,至公元前126年方归。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派张骞西去联络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同时分派副使赴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间)、大月氏(阿姆河中上游)、大夏(巴克特里亚)、安息(帕提亚)、身毒(天竺)各国。司马迁《史记·大宛传》称他的两次出使为“凿空”,其意是他第一次走通了前人未曾开通的道路。

从公元前2世纪以后,在我国西汉时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丝绸之路已有南北两道。南道,从我国玉门和阳关(今敦煌西),经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带)沿南山(今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循着河流西行,在莎车(今新疆莎车县)以西越葱岭,至大月氏、安息。在大月氏有多条岔道:向北越妫水(阿姆河),与康居、奄蔡(约在今咸海至里海间)道通;向南和印度相通;向西南与罽宾(今克什米尔一带)、乌弋山离(赫拉特)至条支(喀拉塞涅)之路通;向西则至木鹿、赫卡铜皮洛斯、爱克巴坦那、泰西封直抵叙利亚的安条克,渡海到达希腊、罗马,或南下经大马士革、推罗进入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北道,自车师前王庭(今新疆吐鲁蕃西)沿北山(今天山)以南,循塔里木河西行,至疏勒(今新疆喀什市),西逾葱岭,出大宛、康居、奄蔡,经里海、黑海以北草原与欧洲相通。张骞第一次出使,从匈奴脱身,经大宛、康居、大月氏而至大夏,所走的就是北道,返回时,“并(傍)南山”,所走的是南道。此南北两道都在天山以南。

此外,汉代还有第三条未具体记载的天山以北的西行商道。这条通道就是取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至乌孙、大宛的道路。张骞第二次出使,从内地直至乌孙,走的就是天山以北的通道。他从乌孙分派副使去大宛、康居、月氏、大夏。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于公元97年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到达安息西界(条支)的波斯湾,准备渡海,遭安息船人劝阻,未能实现。这是汉代中国使者在丝绸之路上所达到的最西点。

公元3世纪以前,天山以南两道,以南道较为繁荣。公元3世纪至5世纪,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天山以北的通道最为昌盛。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还有一条通往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自出发地徐闻(今广东徐闻)、合浦(今广西合浦),船行约五个月,至都元国(今越南岘港);又船行四个月,至邑卢没国(今泰国叻丕);又船行约二十余日至谌离国(今缅甸丹那沙林);再步行十余日,至夫甘都卢国(今缅甸卑谬附近);又船行两个多月,至黄支国(今印度康契普纳姆),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汉之译使自此还矣”。已程不国是西汉时中国航海家所达到的最远点。《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这条路的回程,已不再经陆路,大概是绕过马六甲海峡,总的航程时间延长。中国丝绸进入印度,先转运到巴利柴格(今布罗奇港)和巴巴里肯(今卡拉奇附近)。从这两个港口向北与中亚陆上丝绸之路相通;向西经阿拉伯海、波斯湾、幼发拉底河与叙利亚、巴勒斯坦商路相通,再经地中海航运至罗马。从印度还可以绕过阿拉伯半岛,经红海进入埃及亚历山大里亚港,再经地中海到罗马。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当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时,就更显出其重要性。

丝绸之路与中西贸易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欧的商业要道,也是一条东西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大路,而以沟通当时国际贸易最为突出。《后汉书·西域传》说:“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反映出使者往来不断,商贩不绝于旅的情景。
丝绸之路的商品,以中国丝绸为主要商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殷周之世,劳动人民已织出华美的暗花绸和多彩的刺绣。后又发明罗纱和织锦。汉代制造丝绸技术大为提高,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所保存的精美的丝织品证明了这一点。中国丝绸外销,大约从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称中国为丝国,说明亚洲商人已将丝绸运往欧洲。自西汉至南北朝,中国丝绸大量运往西方。汉代为了保证经济上的交流,还采取了政治上的必要措施,遣使、设驿以保持商路畅通。

我国的丝绸在古代的中亚、西亚以至非洲、欧洲都被视为珍品。汉通西域以后,中亚及西亚各地时行衣着丝绸。安息、塞琉古和托勒密的王侯后妃更是如此。各地庙宇也大量使用丝绸装饰。罗马帝国时期的欧洲,中国丝绸用途很广。在西罗马的中心罗马城和东罗马的中心君士坦丁堡,从皇帝、元老院元老以至权贵之家,都以能穿上中国丝绸为荣。基督教会的法衣、祭服、挂幕、祭坛装饰概用丝绸。国家官吏穿着特殊形式的丝袍,世俗富人普遍穿着一般丝袍。公元3世纪的一位罗马作家说:丝国人制造宝贵的花绸,它的色彩像野花一样美,它的质料像蛛丝一样纤细。

中国除出口大量丝绸之外,还输出铁器、镍、贵重金属、铜器、漆器、杏桃和甘蔗等到中亚、西亚直到罗马。中国从中亚以西输入毛织品、玻璃、宝石、玛瑙、香料和化妆品,特别重要的是从大宛输入汗血马、天马;中亚各国的葡萄、苜蓿、蚕豆、石榴、番红花、芝麻、胡萝卜和黄瓜等植物,都传到中国。从西域和伊朗传入中国的,还有箜篌、琵琶、筚篥等乐器及绘画、雕刻、图案设计等技艺。安息和罗马的毛织品、玻璃也源源东来。由大宛西行的通商使者每年达十余次,他们去粟特、大夏、印度和安息,甚至更向西进。

中国丝绸和各国商品的畅销以及由此而来的巨额利润,引起中亚、西亚、北非和南欧地区各国为控制商路,垄断贸易而展开长期斗争。中亚扼丝绸之路的要冲,中亚地区的主要居间商是粟特人。粟特以马拉坎达(今撒马尔罕)为首府,在中国史籍中亦称康居。他们一向以经营国际贸易著称于世,在中转商业中获利优厚。但是,粟特国小力弱,还不能控制和垄断丝绸之路。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后,直到大夏、安息独立前,丝绸之路掌握在塞琉古王朝手中。这笔垄断收益,在塞琉古的财政上、经济上都占重要地位。安息独立后,控制了中亚和西亚,垄断了丝绸之路的中转贸易。此时,塞琉古局促一隅,失去国际贸易霸权。安息从过境贸易和出口贸易中获利丰厚,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获利达十倍之多。安息灭亡后,萨珊朝波斯控制了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不准粟特商人转运丝绸过境,阻止罗马商人贩卖丝绸,企图独占专利,但是,东方商品仍然流向罗马。罗马人每年从印度、中国和西亚等地输入大宗货物。这些商品在罗马出售的价格比它在印度的价格贵100倍。丝价竟值重量相等的黄金。这说明当时国际贸易的商人可从中获得暴利。

丝绸之路与中外友好 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中国与中亚、西亚和南欧各地各民族友好往来绵亘不绝,日益密切。
公元前2世纪,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至公元前126年),访问过大宛、康居、大月氏,回国后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公元前121年、前119年,霍去病、卫青两次大败匈奴,控制了河西走廊,迫使匈奴远走漠北。此时,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至公元前115年),率300人使团到乌孙,又从乌孙分派副使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等国访问。汉使到安息,安息国王派大将率2万骑兵到东部边境迎接。汉使回国时,安息还赠送大鸟卵(鸵鸟卵)、黎轩眩人(罗马杂技艺人)给汉武帝。其他国家也都派遣使节往来而相互交流;中外友好关系随着使节、商旅和人民往来而肇始展开。

公元前1世纪末,大月氏人把印度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据记载,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魏略·西戎传》)。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王遣使来中国献狮子、符拔(《后汉书·西域传》)。汉和帝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安息王满屈派使臣来中国,赠送狮子和条支大鸟(安息雀)。公元148年,安息高僧安清(字世高)来中国传布佛教。公元148年至171年,他在洛阳翻译佛经,先后译出佛经35部41卷。他不但对佛教文化的传播,而且对我国翻译文学的发展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后使节和民间来往更加密切。从南北朝到唐代,伊朗的祆教、摩尼教、基督教(景教)也先后传入中国。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大约四五十年之后,粟特商人即将中国制造的褴褛纸运往中亚。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西域蒙奇(马其顿)、兜勒(色雷斯)遣使内附”(《后汉书·和帝纪》),是有史记载的中国与欧洲直接交往之始。东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罗马皇帝遣使来中国献象牙等礼品,三国时代孙权黄武五年(公元226年)罗马商人入建业见孙权等活动均载于史册。这些更直接增进了中国与欧洲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经济文化交流。
第2个回答  2006-01-05
“相声”这个名字的来源

——相声与中国历史漫谈

我国的民间口头文艺中,说笑话、讲滑稽故事这一门类,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讽喻朝政、评击时弊上起过积极的作用。汉代司马迁《史记》里的《滑稽列传》,谈到几个优人滑稽的事。优人在春秋时就已经有了,象晋的优施、楚的优孟,都是较著名的。他们善于讲唱、戏谑——也就是滑稽。相传楚庄王爱马成癖,让马住着华丽的房子,用枣脯喂养,马死了以后,打算用大夫葬礼的规格葬马,并说:谁敢进谏言就处死。优孟听说这件事,哭着去见庄王,为了劝阻他,说了不少反话,他说:“马的葬礼太薄了,应该用美玉给马做棺材,以人君的礼仪厚葬它。让诸侯都知道,大王您是个重马轻人的人。”他用这样的方式陈述了利弊,使庄王恍然大悟,忙问:“依你说怎么办?”优孟幽默地说:“可以用炉灶做椁,铜锅做棺,姜蒜殉葬,再用柴禾烧好以后,埋在人们的肚子里。”庄王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按他的意见办了。
这种优人很可能就是今天的相声演员,而不是戏曲演员。因为一出戏要分若干场,古优没有;戏曲需要化妆,古优没有;戏曲需要载歌戴舞,古优没有;戏曲需要锣鼓伴奏,古优没有。但是,古优与今天的相声却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古优表演时不过一、二人,三几个,今天的相声也是这样;古优可以现场口头创作,谈笑自若,今天的相声也可以即兴发挥,引起哄堂笑声;古优一般不化妆,偶尔彩扮,相声也是这样(有的稍加装扮);古优以说为主,偶尔歌唱,相声也是这样。所以说今天的相声与古优基本一样。戏曲虽然与古优有相当的关系,但发展变化的结果,两者从内容到形式,已经完全不同了。早在三十年代中,就有人主张“其释古优为戏剧,不如释古优为相声。”这是很有道理的。
从汉末兴起盛行于唐代的参军戏,也和今天的相声 相似。著名的艺人有:黄翻绰、张野狐、李仙鹤、李可及等。参军戏的演法是:甲、乙二人,一个戴着头巾、身穿绿衣的叫“参军”,另一个梳着抓角、身穿破衣的叫“苍鹘”(“参军”后来叫“副净”,“苍鹘”后来叫“副末”),常以一件事或某句古书来找笑料有的艺人还擅长以机智巧辩讽刺统治者。宋代有三个艺人就这样做过。赵构(宋高宗)恣意孤行,有一天借口馄饨没煮熟,要把厨师送到大理寺问罪。三个艺人设法来谏止他。首先甲、乙互问“你哪年生?”甲说是甲子生,乙说是丙子生。丙站在赵构旁边,指着甲、乙对他说:“都应该大理寺问罪!”赵构问:“为什么?”丙说:“他们俩一个夹子(甲子)生,一个饼子(丙子)生,跟馄饨生的罪过一样。“赵构一听,明白了含义,笑过后传旨释放了要问罪的厨师。
晚唐、宋代出现了两个扮演正副的滑稽戏,是以说为主的。甲、乙二人和今天相声中的一逗一捧相似,也擅于讽谏时事。
南宋奸相秦桧,诡诈贪婪。有一次举行殿试,主考官趋炎附势,把秦桧的一子二侄都取中了。人们议论纷纷。非常愤慨。有两位艺人为反映人们的不满,编了一段“赶考人互猜下届主考官”的对白:
乙:你猜猜下届主考官是谁?
甲:一定是彭越。
乙:现在朝里有这个人吗?
甲:不是现在,是汉朝时梁王彭越。
乙:他死了都一千多年了,怎么能做主考官?
甲:因为上届是韩信,所以我断定这次该是彭越了。
乙:上届主考官是韩信吗?
甲:不是韩信,怎么能取了“三秦”呢?
艺人以韩信取三秦的典故,讥讽秦桧子侄的非法得中,这正象是一段相声“垫话”。

宋人笔记中有“尝有百业通……为纽元子学像生之声……”可见宋代就有了“像生”一词,而诞生于清代末年的相声,和唐、宋以来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相声迄今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最初叫“象声”或“像声”,即口技的意思。《燕京岁时记》上说:“像声即口技,能学百鸟音,并能做南腔北调,嬉笑怒骂,以一人而兼之,听之历历也。”“像生”在当时有两种演出形式:在帷幕里或屏风后表演的叫“暗相”,面对观众表演的叫“明相”。(注1)《觚胜》一书中说:“都下有为象声之戏者,其人以尺木来,隔屏听之,一音乍发,众响渐臻。或为开市,则廛主启门,估人评物,街巷谈议,牙侩喧呶,至墟散而息。或为行围,则军帅号召,校卒传呼,弓鸣马嘶,鸟啼兽啸,至猎罢而止自一声两声以及百千声,喧豗杂沓,四座神摇。忽闻尺木拍案,空堂寂如,展屏视之,一人一几面已。”对“暗相”的内容介绍得较详细。清代乾隆时诗人蒋士铨在《京师乐府词》中有一首《象声》诗说:“帷五尺广七尺长,其高六尺角四方,植竿为柱布为墙,周遭着地无隙窗。一人外立一中藏,藏者屏息立者神扬扬。呼客围坐钱入囊,各各侧耳头低昂。帷中隐隐发虚籁,正如萍末风起才悠扬。须臾音响递变更,人物鸟兽一一来相将。儿女喁喁 衾枕,主客刺刺喧壶觞;乡邻诟詈杂鸡狗,市肆嘲谑兼驰骧。方言竞作各问答,众口嘈聒无碍妨。语入妙时却停止,事当急处偏回翔。众心未死钱乱撒,残局清终势更张:雷轰炮击陆浑火,万人惊喊举国皆奔狂。此时听者股栗欲伏地,不知帷中一人摇唇、鼓掌、吐吞、击拍闲帮忙……”这首诗描写“暗相”技巧之生动,使人恍若现场聆听。《红楼梦》第三十五回有这样一句话:薛宝钗对薛蟠说:“你不用做这些象生了。”这也说明乾隆时已有“暗相”表演。清末,口技艺人“醋溺膏”、“管儿张”等在北京天桥撂地,曾演“暗相”。“管儿张”用九根竹支起蓝布帐子,先用
竹管(有哨插顶端)吹时调小曲吸引观众,然后钻进布账内表演《大奶奶住娘家》等故事。再往后,“暗相”就绝迹了。辛亥革命后,在天桥表演“明相”最负盛名的是“百鸟张”和“人人乐”。“百鸟张”叫张昆山。表演前他先用白沙子在地上洒出鸟类的名字当做海报,以此招揽观众(后来相声也采用了这个办法)。然后,仿学麻雀闹林,红子、黑子叫唤(注2),母鸡抱窝下蛋等。他自称凡是会飞的都能学,因获“百鸟张”的绰号。徐珂的《清稗类钞》中说:“光绪庚寅五月,嘉善夏晓岩寓京师,招集同人至什刹海,作文酒之会。其地多树,为百鸟所翔集,座客方闻鸟声而乐之。酒半,有善口戏者前席,言愿奏薄技,许之,则立于窗外,效鸟鸣,雌雄大小之声无不肖,与树间之鸟相应答。及毕,询其姓名,则曰姓张。‘人以我能作百鸟之声,皆呼曰百鸟张。’”潞河杨静亭的《都门类咏》中也有赞赏他的诗句:“学来禽语韵低昂,都下传呼百鸟张。最是柳荫酣醉后,一声宛转听莺簧。”
“人人乐”除一般的口技之外,还编了一些《五子闹学》、《合家欢乐》等活泼热闹的小故事。《五子闹学》的情节大体上是这样的:一开始夫妻二人熟睡,酣声不断。不久,雄鸡啼,天亮了。妻子惊醒后唤丈夫起床,给小儿子喂奶。大儿子喊妈妈、下地撒尿。丈夫下床后到磨房牵驴,开门、关门声,驴叫、铃铛响;此起彼伏。接着,妻子催大儿子上学。大儿子要钱被母亲斥责。大儿子唱着歌儿直奔学塾,到校后和同学们一齐大声朗读课文。先生出门后,同学们离座商议怎样玩耍,然后共同嬉戏,歌声、笑声、吵闹声、哭声,持续不断达到高潮,戛然而止。这种口技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情节的连贯上都有了一些发展。
从解放初到“文化大革命”前,北京市会表演“明相”的演员,仅有汤金澄一人。他表演时既有口技,又有逗哏,实际上已发展成单口相声了。他一上场先说一段“垫话”,然后说:“这回我给您学一回蛐蛐叫唤。我这个蛐蛐,个儿大,一顿饭能吃一斤半烙饼。谁吃啦?我吃啦?(包袱)我不吃,他不叫唤。象您要是养个蛐蛐、逗个蛐蛐,不用满处找去了,把我找去就行了。多大蛐蛐我都敢跟他咬一下,咬不过他,一脚我给他踩死。学蛐蛐叫唤得嘴唇吹哨,舌头打嘟噜,两下一合作,这声音就出来了,要不怎么叫‘团结就是力量’呢!(学蛐蛐叫几声以后突然变成学钢琴声)这是怎么回事?钢琴里头还俩蛐蛐!(包袱)再学一回抖空竹;空竹放在地下,往轴上绕线绳,一扣两扣三扣四扣五……(绕起来没完)得,别抖了,线全绕乱了!(包袱)只能绕三扣,绕完了抖起来。(边学抖空竹,边学空竹声‘嗡、嗡、嗡’……把空竹扔起来再接住……‘嗷儿……’怎么啦?空竹上房,砸猫身上啦!您就知道我这眼神儿怎么样了。再学一回狗打架(学两只狗叫加解释)‘呜汪……嘿!你干嘛哪?’‘汪汪,吃骨头呢!’‘呜汪……香不香啊?’‘汪汪,香极了!干吗?’‘呜汪……我来点’‘汪!去!你给过谁呀?’‘汪汪,不给我咬你!’‘汪汪,姥姥哇!’‘呜汪汪汪汪,’‘嗷嗷‘……我给一砖头,打跑了!”(下略)六十年代老前辈汤金澄退休后,这些段子,已成绝响。京沪等地杂技团演出的口技,多是单纯仿学,没有采用单口相声的表演手法。
从单人表演口技兼说一些笑话,逐步发展成单口相声、对口相声,也就是说从“像声”、“象声”逐步发展成相声的过程,我认为这就是相声命名的由来。过去演员上台演出时常说:“相声两个字,就是相貌之相,声音之声。”它概括说明了相声两个字的解释。
第3个回答  2006-01-05
赤县·神州:赤县、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驺衍的人,他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

华:古同“花”,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对华的解释,一种说法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自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作华。《左传疏》:“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另一种说法是:“华”含有赤色之意。周朝人喜欢红颜色,把红颜色看作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作华。还有一种说法,华是由我国古称华夏省简称而来。“华”作为中国的简称,历史悠久。

诸华:由于周朝人自称为华,所以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许多诸侯国,就称作诸华。晋代杜预为《春秋左传》作的注解上说:“诸华,中国也。”

中华:秦以前,华夏族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秦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而又有“中华民族”的说法。“中”即中国,“华”是华夏族的简称。唐代韩渥诗:“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和“外国”对用。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

夏:在古代有“大”的含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大禹建立的夏王朝,《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后来人们就常用“夏”来称呼中国。

华夏:商朝时,由于实行了裕民政治,政治与文化都比以前有所进步,所以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和南方、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都向商称臣。华夏族是当时的主要民族,后来人们就把华夏作为中国的代称。

诸夏:此称类似“诸华”,开始是指华夏民族各诸侯国,以后用来称呼中国。

中夏·方夏·函夏:都是有关中国的代称。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此后,中夏即指中国。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禹城·禹迹·禹甸:相传古代洪水滔天,大禹治水造福于世,据说,禹治水后,依山川形势划定九州,所以后世相沿称中国为禹城、禹迹(大禹治水、足迹遍全国)、禹甸(“甸”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九州:源于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传说。九州,相传夏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淮南子·地形》又载:中国古代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嗣后,九州便泛指中国。以九州之意派生演化而来的还有九域、九有、九土、九区。宋代绘制《九域图》即中国地图。

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郑祀志》载:“禹牧九州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区:晋朝卫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八州:《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周围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把外国叫作海外。

《汉书·司马相如传》:"世有大人兮,在乎中州。"
颜师古注:"中州,中国也。"此为别称之一。
《晋书·石勒传》:"脱遇光武(即刘秀),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中原"义同"中州",系别称之二。
《三国志·魏书》:"下魏晋,赵秦二燕,地据中华。"最初,中华但指黄河中下游而言,其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者,皆称"中华"。此别称之三。
《后汉书·班固传》:"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中夏,别称之四。
魏文学家曹植《七奇》中有"威慑万乘,华夏称雄",华夏,别称之五。 战国时,著名哲学家、阴阳家邹衍提出"大九州"学说,谓"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别称之六。 唐王昌龄《放歌行》:"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九州,别称之七。
《诗·小雅》:"信彼南山,维禹甸之。"朱熹注:"甸,治也。"禹甸义同九州,别称之八。
《左传·襄公四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禹迹义同禹甸。谓大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故"禹迹"为别称之九。
又,大禹既首先划分九州,并指定名山、大川为各州疆界,后世即相沿称中国为"禹域",此别称之十。 另据《隋书·倭国传》载,炀帝大业三年,日本国王多利思比孤遣使长安朝贡,其国书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云云,彼方则是称中国为"日没处国"了。

一、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

《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
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二、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谷梁恒五年传》
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

三、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

四、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
外国叫海外。

五、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
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

六、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七、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
“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八、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郊祀志》载: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十、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
《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十一、八州,《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第4个回答  2006-01-07
赤县·神州:赤县、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驺衍的人,他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

华:古同“花”,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对华的解释,一种说法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自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作华。《左传疏》:“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另一种说法是:“华”含有赤色之意。周朝人喜欢红颜色,把红颜色看作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作华。还有一种说法,华是由我国古称华夏省简称而来。“华”作为中国的简称,历史悠久。

诸华:由于周朝人自称为华,所以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许多诸侯国,就称作诸华。晋代杜预为《春秋左传》作的注解上说:“诸华,中国也。”

中华:秦以前,华夏族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秦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而又有“中华民族”的说法。“中”即中国,“华”是华夏族的简称。唐代韩渥诗:“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和“外国”对用。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

夏:在古代有“大”的含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大禹建立的夏王朝,《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后来人们就常用“夏”来称呼中国。

华夏:商朝时,由于实行了裕民政治,政治与文化都比以前有所进步,所以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和南方、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都向商称臣。华夏族是当时的主要民族,后来人们就把华夏作为中国的代称。

诸夏:此称类似“诸华”,开始是指华夏民族各诸侯国,以后用来称呼中国。

中夏·方夏·函夏:都是有关中国的代称。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此后,中夏即指中国。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禹城·禹迹·禹甸:相传古代洪水滔天,大禹治水造福于世,据说,禹治水后,依山川形势划定九州,所以后世相沿称中国为禹城、禹迹(大禹治水、足迹遍全国)、禹甸(“甸”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九州:源于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传说。九州,相传夏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淮南子·地形》又载:中国古代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嗣后,九州便泛指中国。以九州之意派生演化而来的还有九域、九有、九土、九区。宋代绘制《九域图》即中国地图。

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郑祀志》载:“禹牧九州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区:晋朝卫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八州:《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周围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把外国叫作海外。

《汉书·司马相如传》:"世有大人兮,在乎中州。"
颜师古注:"中州,中国也。"此为别称之一。
《晋书·石勒传》:"脱遇光武(即刘秀),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中原"义同"中州",系别称之二。
《三国志·魏书》:"下魏晋,赵秦二燕,地据中华。"最初,中华但指黄河中下游而言,其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者,皆称"中华"。此别称之三。
《后汉书·班固传》:"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中夏,别称之四。
魏文学家曹植《七奇》中有"威慑万乘,华夏称雄",华夏,别称之五。 战国时,著名哲学家、阴阳家邹衍提出"大九州"学说,谓"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别称之六。 唐王昌龄《放歌行》:"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九州,别称之七。
《诗·小雅》:"信彼南山,维禹甸之。"朱熹注:"甸,治也。"禹甸义同九州,别称之八。
《左传·襄公四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禹迹义同禹甸。谓大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故"禹迹"为别称之九。
又,大禹既首先划分九州,并指定名山、大川为各州疆界,后世即相沿称中国为"禹域",此别称之十。 另据《隋书·倭国传》载,炀帝大业三年,日本国王多利思比孤遣使长安朝贡,其国书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云云,彼方则是称中国为"日没处国"了。

一、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

《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
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二、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谷梁恒五年传》
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

三、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

四、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
外国叫海外。

五、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
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

六、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七、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
“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八、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郊祀志》载: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十、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
《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十一、八州,《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