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认为格物不能致知?朱熹错了吗?

如题所述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错了?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格物致知”一词的意思是:探求事物的原理、法则,从而

获取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按我们现代人的观点看,这不是很简单明了的道理吗?然而明朝的大思想家王阳明实践了“格物致知”的方法,“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然后啥也没格出来,还大病一场。王阳明思考认为朱熹错了,“格物”不能“致知”。现代人眼里这么很简单明了的道理,为什么王阳明会认为它错了呢?

“格物致知”争议起源

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我们先看看古代“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再来看他们的

观点呢谁对谁错。

‘’格物致知‘’这个词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蹇诚,意诚环后心正、心正环后身修,身修环后家齐,家齐须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也就是说,格物致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

可是《大学》没有解释“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也没有其他早期文献提到过这个词。按照儒家的传统思想,先圣的话总是不会错的,既然先圣留下的文字的意思不清楚。我们用正确的意思来解释它就行了。

大儒的解粹

所谓“六书注我”,“我注六经”,正确与否的标准其实是作注者本人的观点决定的。

于是各位大儒都各有各的解释。比如司马光说:“格,犹扦也、御也。能扦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格”被解释为“抵御”,物被解释为“外物”,知被解释为“道”。简单的说,就是人只有抵御外物的能力才能领悟“道”。

程颐说:”致知在格物,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但是,“因物有迁,迷而不知,则天理灭矣,故圣人欲格之。”他的意思是,每个人其实都有格物致知的能力,但由于常为事物的变幻莫测所迷惑,而不能获得对天理的认识,所以圣人便欲格物,使天理显现出来。

有各的解释。

朱熹的观点

朱熹是认同程颐的解释的,“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

也。”朱熹将“格”解释为推究,把“物”解释为“天下之物”,推究的目的是穷理,穷理之后就致知了。程颐和朱熹讲的“知”的基础是穷天理,它不仅包括伦理方面的良知,也包括知识的概念。司马光也是把道和“人欲”对立起来的,能抵制外物诱惑,控制欲望,才能悟道。

王阳明的观点

王阳明说:“·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所谓格物致知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王阳明指出“知”指的是“良知”,把“知”的内涵扩充到“知识”的层面是错误的,致知是自己的良知推及到“事事物物”上去。根据这一解释,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就成了心学的源头。

现代的观点

从现代哲学的视角看古代哲学,是还没搞清楚问题是什么,就企图回答问题。比如”格物致知“的问题,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理“,就认为可以穷理。没有搞清楚良知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就讨论如何”致知“。都不知道如何”格“,就开始讨论”格物致知“。

当“知”包含人伦的概念,格物致知当然是行不通的。良知是一种主观价值判断,格物只能获取事物的规律,而不能获得普遍适用的道德伦理标准。即使将“知”解释成良知,王阳明的人生来就具有良知的观点也是错的。人类的很多道德行为规范是靠法律约束,社会文化影响建立的,是后天习得的。

“格物”的方法

现代对“格物致知”一词的解释,也是西方科学进入之后形成的,这里的“知”基本上指的是“知识”,没有“良知”的含义。古代对”格物致知“解释的长期存在争议的另一个原因是,从来没有人解释”如何格“,如果”格“的方法不对,也不能”致知“,就会出现王阳明格了七天啥也没格出来的情况。

即使在现代,”致知“的关键还在于如何”格“,目前被证明有效的“格物”方法还是现代科学实证方法。缺乏基本科学素养,以来阴谋论、立场论的简单思维方式,“格物”一辈子也致不了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08

理和天理

中国古代哲学概念

什么是“理”?什么是“天理”?和“道”有什么关系?“理”的本义“理”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概念。宋以前多谈“道”,宋以后多谈“理”。“理”的本意是指石头上的纹理,后来引申为条理,规律。

说文解字解释说:“理,治玉也”。这是动词,就是把璞加工成玉。由于加工的过程要依据石头的纹理,所以做名词,就是纹理的意思。理还有整理,区分的意思。早期文献的“理”也有这层意思。

程朱理学的“理”到宋程朱理学建立以后,“理”成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它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此时的理已经包含以下的基本意思:

1.每个事物的形成和变化规律。所谓“气化万物”之理,所谓“各物有个理”,就是气形成万物的规律,和各物自己的运动变化规律。

2.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与“人欲”相对,经常也用作“天理”。

3.世界的起源。理就是太极,也就是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

4.万事万物形成变化规律背后的统一的,根本性的规律。这又被称为“理一”,所谓“万物共一理”,它也就是一生万物那个“一”。

“理”和“道”的美系

从这些释义看,基本上和“道”的意思一样。从儒家学说本身的角度来说呢,把“理”理解成“道”确实没问题。因为“理学”本身还有一个名字就是叫“道学”。程朱理学说的理,也是自然之理,和道法自然的“自然”,是一个意思。是自然而然的,不是人为设置,扭曲的。它跟着“气一元论”的完善发展的,是对儒家的“道”的进一步细化阐述。

道家的“道”、“气”、“自然”这些概念其实是被各思想学派广泛接受的,先秦诸子百家都言“道”,大家都认为治国要顺应“天道”,只是对“道”的解释不同。

“理”和“道”的区别

老子的“道”和儒家的“道”的区别在于它不包含儒家的人伦道德标准。老子认为所谓的“仁”,“礼”都是人类搞出来的,不是自然的东西,不是“天道”。而儒家由孟子正式提出来,“仁义礼智信”是人的本性,是自然的,遵守这些道德规范,是顺应天道的。

到了宋,就把人性中好的一面认为是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而坏的一面是由“人欲”造成的。所以提出来要,“存天理”,去“人欲”。他们认为这是顺应天道的,不是违反人性的。

“理学”和“心学”

后来的王阳明呢,更是直接把天理的其他含义去掉,认为良知就是天理。穷理就是认识良知。孟子也说过了,良知是天生的。所以修身的方法就是向内发掘,找回人的本心就好了。所以说“心即理”。心指的“本心”,“理”指的是“良知”。

心学和理学其实都是从孟子的思想阐发出来的,两者最大区别就是在这里,“致知”的方法不同。前者要向内心发掘,找回本心,后者要从外物着手,通过归纳总结外物的规律,感悟到万物背后的终极的,统一的“理”,才能理解“天理”,也就理解了“良知”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发自内心的遵守这些道德规范。

现代视角

现代人看古代哲学思想,没必要把它神圣化,也不要简单全盘否定。主要是吸收借鉴里面的观点。这就要了解古代思想家在说什么,而不是急着去判断对错。古代哲学概念抽象,思想家们也很少对这些概念的意思,做辨析和定义。理解这些概念的基本含义,结合当时的背景和历史传承关系,才能正确理解古代思想家在表达什么。

知道“理”的含义,也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孟子自唐宋开始地位迅速上升。他是“理学”和“心学”的思想源头。也能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早期思想家会辩论“人性善恶”的问题。遵循人性,和顺应天道理念上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