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回避型人格

如题所述

佛教中有“出世”与“入世”之说,其中“出世”指的是远离尘世,追求简朴生活,戒断人伦常情,以修得正果;而“入世”则强调普度众生。自古以来,许多人为了摆脱痛苦,选择出家为僧,成为心如枯木、孤傲冷僻的隐士。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隐居者很可能具有回避型人格。在现代社会,隐居者难以找到一片宁静的乐土,因此,他们常常选择封闭自己的心灵,避免与他人进行亲密接触,只求心灵的安宁。需要指出的是,渴望孤独、回避人世并非病态,相反,真正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人并不敢深入探索自己内心的世界,他们的回避行为具有强迫性、盲目性、非理智性等特点。
一、回避型人格的表现特征
回避型人格,又称逃避型人格,其核心特征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时多采取回避态度或缺乏应对能力。《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将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 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 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3. 除非确信自己受欢迎,否则不愿卷入他人的事务之中。
4. 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5. 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沉默寡言,担心被人嘲笑,害怕回答不出问题。
6. 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 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情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只要满足上述4项特征,就可以诊断为回避型人格障碍。
二、心理分析
回避型人格的形成主要源于自卑心理。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人的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也包括一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记忆力、性格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自卑感的产生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
2. 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
3. 挫折的影响。
此外,生理缺陷、性别、出身、经济条件、政治地位、工作单位等也可能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如果这种自卑感得不到妥善消除,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导致行为的退缩和遇事回避的态度,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
【病案】
刘某,男,29岁,在某服装公司工作。平时,他在工作中积极肯干,任劳任怨,担心自己工作不好而受到领导和同事的批评指责,但最近,单位发生了两件事情,使他终日无精打采,什么也干不了,就连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也非常吃力。第一件事情是,单位新分配来一批服装设计学校的毕业生,他们非常出色。服装设计款式新颖,裁剪缝纫迅速。他便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行,思想跟不上潮流,担心自己的工作是否会被他们挤掉。从此,这种想法总在脑子里浮现,整日忐忑不安,不知如何是好。第二件事情是,前几日单位领导告诉他,公司准备派他到外单位学习新技术。听到消息后,他更是担心将来学习回来后会失去现有的工作环境,并且怀疑自己的能力,害怕自己学不好,完不成任务而被人笑话。为此事他左思右想,最后他终于找了个借口,向领导提出放弃这个学习机会。这两件事情使他心烦意乱,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虽然他多次试图使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可是怎么也办不到,近来反而越来越重,内心十分痛苦。他对医生说:“我自尊心很强。生怕别人的批评指责,所以在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我不爱参加集体活动,害怕别人嘲笑。在众人面前我十分拘谨、不自然。其实,我知道自己性格不好,也想找几个朋友一起玩玩,可总怕被别人拒之门外,遭到嫌弃。我害怕遇事,比如工作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本来自己可以解决,可我总担心自己是否有能力,因此工作中缩手缩脚。我这种自卑心理,总也改不了,它影响了我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最近这两件事情,给我造成了很大的痛苦。”这位服装公司的职工,就是一名典型的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
三、治疗方法
对于这类人格障碍的治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消除自卑感
(1) 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
(2) 要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
(3) 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
2. 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回避型人格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因此必须按梯级任务作业的要求给自己定个交朋友的计划。起始的级别比较低,任务比较简单,以后逐步加深难度。例如:
(1) 第一星期,每天与同事(或邻居、亲戚、室友等)聊天10分钟。
(2) 第二星期,每天与他人聊天20分钟,同时与其中某一位多聊10分钟。
(3) 第三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找一位朋友作不计时的随意谈心。
(4) 第四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找几位朋友在周末小聚一次,随意聊天,或家宴,或郊游。
(5) 第五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积极参加各种思想交流、学术交流、技术交流等。
(6) 第六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尝试去与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交往。
一般来说,上述梯级任务看似轻松,但认真做起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最好找一个监督员,让他来评定执行情况,并督促坚持下去。其实,第六星期的任务已超出常人的生活习惯,但作为治疗手段,以在强度上超出常规生活是适宜的。在开始进行梯级任务时,你可能会觉得艰难,也可能觉得毫无趣味,这些都要尽量设法克服,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