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的性格

如题所述

足智多谋、才智过人、心胸宽广。

周瑜 (东汉末年名将)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今合肥庐江舒县)人。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23
周瑜的性格特点,需要从两方面来说明。
一是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二是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因为《三国演义》的深入人心,很多读者都认为周瑜最终是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还留下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肺腑之言。
但是,纵观后来学者对周瑜的评价,都是对他才能、智慧和人品的称赞。“年少曾将社稷扶,三分独数一周瑜。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功迹巍巍齐北斗,声名烈烈震东吴。青春年纪归黄壤,提起教人转叹吁。”这是范成大对周瑜的评价,字词之间洋溢的全是对周瑜的肯定与赞美。在《三国志》中,周瑜是位春风得意的才智少年。显贵家庭出生的周瑜,有着卓尔不群的谈吐。他有着勇敢决断的性格特点,遇事不慌不乱,积极地相出办法来解决。孙策去世后,东吴人心惶惶,为了安抚军心,周瑜依照好友遗言,不顾一切的拥立孙权为首领。正是周瑜决断的性格特点,才让东吴上下一心。除此之外,周瑜有着不骄不躁的性格特点。20来岁的周瑜已经在东吴大展才华,周瑜在东吴是鼎鼎大名的人物。随后,又娶了美丽温柔的小乔为妻,周瑜无疑是人生的赢家。但是,周瑜在得到众多的鲜花和掌声之后,仍然以辅助孙权为主,不计较得失和富贵。在《三国演义》中,周瑜被塑造成了一位心胸狭隘之人,并且容易嫉妒他。

二是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不仅聪明绝顶,而且他的口才也十分出色。他所阐述的内容,总是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侃侃而谈,意气风发,给人以清晰爽朗之感。更重要的是,周瑜还是一个心胸非常宽广的人,大公无私。对于身边的一些有才能的人,他都极力向上推荐,他觉得这些人都比自己优秀。真实的周瑜是一个忠义之人,不管是对友情还是爱情都十分专注。三国前后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当时的周瑜与关羽就是拥有汉代文化礼仪典范之一。周瑜从小出生于官宦之家,重义轻利,崇尚忠义这些早已融入到他的血液当中了。
第2个回答  2016-08-30
周瑜的性格第一个特征是器量狭小,忌才妒能,目光短浅。如小说第四十四回写孙权决定抗曹,并命周瑜组织迎敌作战。但诸葛亮却对周瑜说孙权仍有顾虑。周瑜立即去见孙权,果然与诸葛亮所说的一样。于是周瑜暗忖:“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划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只是由于鲁肃的劝阻,才没有杀成。试想,周瑜倘若果真将诸葛亮杀了,那么孙刘联盟就可能破裂,就会给曹操造成可乘之机,赤壁之战谁胜谁负便很难预料了。由此可见周瑜的目光的确短浅。此后,周瑜曾多次设计要杀害诸葛亮,如派诸葛亮十天造箭十万枝,企图以军法杀之;又如派诸葛亮往聚铁山断曹操的粮道,企图借曹操之手杀之;诸葛亮在七星坛借东风,周瑜派丁奉,徐盛各带士兵一百,从水陆两路前往南屏山,企图以武力杀之等等,虽说危机都被诸葛亮巧妙地化解了,但却凸现出周瑜的器量狭小,忌才妒能。
罗氏等下,周瑜的另一性格特征是容易冲动,意气用事。如诸葛亮到东吴商量共同御曹大计时,周瑜故意说他准备降曹,意欲以此要挟诸葛亮,求他助刘备破曹。然而诸葛亮却说“公瑾主意欲降操,甚为合理。”周瑜听了诸葛亮的话后,便勃然大怒,骂曰:“老贼欺吾太甚!”并说:“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其盛情冲动的特点便显现无遗了。又如周瑜欲借曹操之手杀诸葛亮,派诸葛到铁聚山去断曹操的粮道。孔明明知周瑜的用心,非但不推诿,却借此嘲笑说:“吾闻江南小儿谣言云:‘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公等于陆地但伏路把关;周公瑾但堪水战,不能陆战耳。”周瑜听了此话,怒曰:“何欺我不能陆战耶!不用他去,我自引一万马军,往铁聚山断操粮道!”为了一句嘲笑,竟置统帅职责于不顾,可见其感情容易冲动、意气用事的程度是多么严重。赤壁战后,孔明三气周瑜,使其发出“既生瑜,何生亮”之感慨后而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0-10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不仅仪表堂堂,同时也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曾经在赤壁之战的时候,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那就是周瑜打黄盖。当时,周瑜为了让黄盖能够假装投靠曹操,于是采用苦肉计使曹操接受黄盖。现在想想曹操在历史上是何许人也,他是一个聪明绝顶之人,要想让他相信黄盖,周瑜这场戏可以说是演得非常成功的。当时,周瑜假装与黄盖闹翻,对其采用刑法。后来黄盖去投靠曹操,曹操对黄盖可以说是深信不疑。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不仅聪明绝顶,而且他的口才也十分出色。他所阐述的内容,总是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侃侃而谈,意气风发,给人以清晰爽朗之感。更重要的是,周瑜还是一个心胸非常宽广的人,大公无私。对于身边的一些有才能的人,他都极力向上推荐,他觉得这些人都比自己优秀。

真实的周瑜是一个忠义之人,不管是对友情还是爱情都十分专注。三国前后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当时的周瑜与关羽就是拥有汉代文化礼仪典范之一。周瑜从小出生于官宦之家,重义轻利,崇尚忠义这些早已融入到他的血液当中了。
第4个回答  2013-03-09
周瑜(175~210),字公瑾,东汉末年吴国的儒将。长壮有姿貌,人称之为“周郎”。精通音律,有“曲有误,周郎顾”的说法。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的作品为了尊刘,神化诸葛亮,而【贬低】周瑜,
让人认为他是一个【心胸狭隘与诸葛斗智也常常惨败】的小人。
而正史上诸葛亮【并没有】草船借箭、借东风等等功绩,
赤壁之战由黄盖献计【周瑜】统挥,也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只是【作为使节】出使东吴而已,
并没有太大贡献,智激周瑜、三气周瑜等等更是空穴来风。
曹操曾说赤壁之战【横使周瑜获此虚名】。
而孙权嫁妹给刘备也只是普通的【政治联姻】,并没有什么美人计的意图,
所谓赔了夫人又折兵更是可笑之极。
同时期人物所给的评价:
陈寿: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咳咳,勉强算同时期吧……)
孙权:“公瑾雄烈,胆略兼人;”“公瑾有王佐之资。”
程普:“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可以看出周瑜【气量广大】。)

=====如果以上还是盟友的评价不足以说明问题,接下来引用对手的话=========
刘备:“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刘备也曾明说周瑜气量广大呢,
而不久为人臣明显离间孙、周关系。
若周公瑾真不过是个泛泛之辈,刘备何出此言)
王朗:“周公瑾,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
(王朗历史上没有被骂死真的……)
蒋干:“周公瑾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题外话一句,蒋干历史上也是个才俊,可不是演义里的NC货……)
【然后此言背景:曹操派蒋干至江东游说周瑜想收为己用,蒋干失败返回曹营后对曹操所说。由此一可以看出公瑾对孙氏之忠贞,另外曹操派人游说公瑾也可以看出周郎之才干引人注目。】
========================================================================================================================================================================================================================================================================================================
言尽于此,楼主是相信蒋干刘备王朗程普以及史书三国志呢,还是相信楼上的演义党呢,我不得而知。
另外,如果楼主问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形象,那楼上的回答可以说是完美。
那我就当来未雨绸缪地普及一下历史好了。
三国演义是尊刘思想严重的小说,是小说就带有艺术夸张色彩,为了神化诸葛亮,好好的蜀相被写成了个神棍就不说了,周郎更是躺着也中枪。所以,三国演义是文学价值极高的名著,但万万不要当历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