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俗文化是什么?

如题所述

北京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各种文化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从古至今,无论是皇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在过年时节展现出自己的“年文化”。这些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封建迷信也有朴素唯物主义,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与民俗文化。
在北京,燃放鞭炮是官民共同重视的传统习俗。据传,古代有一怪兽叫“年”,每隔365天就会出来伤害人畜,届时百姓不敢出门。有一次,有个小孩燃烧竹子取暖玩耍,竹火光冲天、噼啪作响,将怪兽“年”吓得远逃而去,人们喜笑颜开,欢度春节。从此,燃放爆竹便成为人们驱魔避凶,迎神喜庆的必备品了。
在“过年”这个问题上,皇家与民间三个不同阶层的人士都是要充分显示自己的“年文化”的。历朝历代中的皇室、贵胄与民间三个不同阶层的人士,在“过年”问题上都是要充分显示自己的“年文化”的。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先进与落后同在、封建迷信与朴素唯物主义同时涌现。所以我们在参观游览及导游讲解中,需应用历史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对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与民俗文化。
北京的胡同文化源远流长、含义深远。“胡同”一词,据考证来自蒙古语,意指有“水井”的地方为民众的聚居之地,故古代有“方井”、‘‘市井’‘的称谓。北京的胡同起自元代,在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等作品中,就有“胡同”一词的出现。公元13世纪初,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率兵南下,烧毁了位于今广安门外一带的金中都城后,其孙子忽必烈住于金中都城东北郊风光优美的“大宁离宫“,即今北海琼华岛。据《元史》本传载:忽必烈重用河北邢台的汉人大才子,天文、地理、经学、律历与三式六壬等法术无一不精通的刘秉忠,命他主持设计兴建元大都。刘秉忠为了体现“皇权至上“与贵统万民的理念,他根据{易经}阴阳五行,八卦四象与奇门盾甲的风水学识,同时遵照《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帝王之都应是一个方形大城,四面各设三门,城内名字应按八卦起名。而且大城内的中央部位为皇宫,皇宫外为“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皇城之制,因此刘秉忠以北海为中心大建元大都,即大内皇宫及内外城,而以坐北朝南的中轴布局与左右对称之制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建设,从而造就了大街多南北走向,而街巷胡同则穿行于东西。同时并以“坊”为单位,统建有50个居民区,坊与坊之间用宽度不一的胡同隔开。这种胡同既是交通通道,又是“坊”之间的防火隔离带,因而又有“火疃、火巷、火弄”等称呼。由于刘秉忠兴建的元大都宛如阴阳八卦图,十分严谨雄伟。加之刘秉忠的学生郭守敬科学地治理了京城水系,更使元大都充满东方文明的无穷魅力,气象万千,深为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赞扬。
涮羊肉是北京著名传统风味,据历史查考,我国在南北朝时期就已有火锅。用火锅涮鸡、鱼、豕等,在唐宋时代已受广泛欢迎。至清代火锅已相当盛行。据历史记载,嘉庆元年(1796),乾隆当太上皇在皇宫设的“千叟宴”,用火锅计1550多个,吃的主要是涮羊肉,可见其受清官欢迎的程度。北京的涮羊肉起源于战国东北的少数民族地区。明末清初传人关内,羊片火锅是当时清代皇家最受欢迎的冬令佳肴。北京的涮羊肉,一般秋后上市,五月底以前撤锅。最初开业的涮肉馆为正阳楼,1914年“东来顺羊肉馆”开张后,通过竞争取代了正阳楼而誉满京城。
北京烤肉是蒙族风味烤肉,据传起源于北方蒙古地区,具有浓郁的塞外风情。后来逐步传人关内,于明末清初北京才有烤肉出现。“南宛北季”两家以烤肉为业的餐馆,均开业于清朝中叶。位于宜内大街的烤肉宛,于康熙年间由京东大厂回民宛民由于推车卖肉发展而来。于什刹海银锭桥畔的烤肉季,则创业于清代咸丰时期。古老传统的烤肉,是用一种特制的火炉,烤盘由钢条密排而成,中间有小小缝隙,称为“炙子”。烤肉时,炉内烧木柴或木炭,把切得很薄的肉片在“炙子”上烤熟,然后蘸佐料吃。现在却是先将肉片用酱油、料酒、白糖、香料、葱、姜、蒜等佐料拌好,然后用长筷夹肉到“炙子”上去烤,像炒菜一样不停地翻动,油脂发出“滋滋”声音,芳香四溢,肉片一烤熟就可进食,这种边烤边吃边饮的吃法,富有自然野味的情趣。烤肉立秋开始,夏季停炉。十分讲究原料,要选用“北口”的菜牛,耕牛肉老是不能用的。牛的年龄在4-5岁为宜,体重为二三百斤最佳。而且只选用牛的上脑、里脊、排骨三个部位。此外,切肉的刀工也十分重要,必须切得很薄的牛、羊肉才适以烧烤。
特色土语京味浓,北京语音既动听又容易听懂,语言丰富生动,为全国最佳语音、语言之一,我国的普通话(国语)和汉语拼音,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但北京地区地道的土语土话,如不加一定解释,是不大容易让人很快明白过来的,韵味自殊,很有方言特色。现将有关土语简释举例如下:自个儿:自己一个人。咱们:我们。劳驾:请人帮助,或表谢意。侃大山:信口穷聊。猫儿腻:心怀私隐,不可告人。贫嘴:多嘴、好说废话。犯傻:发呆、装糊涂。套磁:拉关系。逗乐:开玩笑。泡汤:完蛋,吹了、弄糟了。宰人:敲竹杠、坑骗他人。怵头:为难、胆怯、害怕。瓷实:结实、坚固、可靠。没辙:没办法。黄了:没办成。别价:别那样做的意思。吃心:多心。倍儿好:特别好,非常好。捅娄子:招麻烦、惹事非。涮人:不守信用、戏弄别人。掰了:关系破裂之意。
年前准备自明清以来从进入农历12月一“腊月”,就已迈入了“年关”。北京 人从腊月8日——“腊八”至除夕,是做“过年”——春节准备最忙碌的日子。农历12月8日为汉族的“腊八节”。其来源于古代“腊禽兽以岁暮祭祖先”的“腊日”。 “腊八”是进入年关的信号,有“年禧”之称。是有钱有势人“讨债”,而穷人进行“躲债”的时期。腊八节的主要食品为“腊八粥”,其风俗来源说法丰富:一说神农氏因发现了百谷,开创了农业生产与生活,人们故于腊日用多种谷物、果实熬粥进行祭祀。二说朱元璋在未登基之前曾当过乞丐,吃过用老鼠洞中的杂粮煮粥充饥。朱元璋当上明朝开国皇帝后,为不忘过去的苦难,便于腊日熬“腊八”杂粮粥赏赐百官,以激励艰苦奋斗的精神。三说释迦牟尼于腊月初八得道成佛,称为成道节。佛教徒熬粥奉佛,成为一大佛事。据《燕京岁时记》载:人们熬制腊八粥十分讲究,多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栗子、菱角米、红小丑、去皮小枣等和水煮熟,再加上杏仁、瓜子、花生、松子、葡萄、红白糖等配料,香浓四溢,十分清甜可口,所以直至现代北京人,仍乐意保留这一吃“腊八粥”的美食习俗呢!
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生 行 简称“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