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有很多咏竹的诗词,那一篇咏的最佳?

请大家帮忙推举一篇并翻译。。。
推举一篇....这些答案,我也可以找到~

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谢刘仲行惠笋
宋·朱子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韦式
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

从韦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寄题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摘自《聊斋诗集》

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
明·陈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摘自《健康报》1989.7.1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谢刘仲行惠笋
宋·朱子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韦式
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

从韦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寄题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摘自《聊斋诗集》

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
明·陈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效李艾山前辈体
(清)郑板桥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清)郑板桥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清)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明)李日华
清风一榻水云边,不独柳眠竹亦眠。
束得古书来作枕,梦中熟记筼筜篇。

笋竹二首
(清)郑板桥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
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清)郑板桥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
(清)郑板桥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题画 竹二首
(清)丘逢甲

(一)
拔地气不挠,参天节何劲。
平生观物心,独对秋篁影。

(二)
此君在今日,大觉无不可。
风雨震诸天,空山自龙卧。
摘自《清诗精华录》

竹石轴
(清)李方膺
人逢俗病便难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墨法未干才搁笔,清风已净肺肠泥。
摘自《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

咏竹
(清)纪琼
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
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
摘自1988年《绝句千家台历》

咏竹
(明)李日华
逗烟堆雨意萧森,峭石摩挲足散襟。
记却洒瓢深草里,醉醒月出来寻。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451871.html?si=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02
  觉得是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本诗出自清代著名书画家郑燮(郑板桥)的《竹石》一诗。

  郑燮画的竹子特别有名,《竹石》是他题写在画上的一首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虽然雨打雷击,霜侵雪压,吃尽了千辛万苦,依旧是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任凭四面八方的狂风吹击,也不会有丝毫的惧怕。
  人就应当像竹一样,让每一次选择都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开始悄悄在地上萌发,一场春雨过后,拥有这种选择智慧的我们必将破土而出、直指云天。

  全诗如下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简介]
  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739802.html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739802.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5-02
郑板桥的。

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咏竹诗浅析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与松、梅一样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岁寒三友”。它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高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这首诗充分表达了中国人的爱竹情趣和爱竹心态。在众多的咏竹作品中,郑板桥的咏竹诗可谓独树一帜。他的咏竹诗或阐明创作理念,或抒写自己的情志,读来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现选录几首,与大家共赏。
其 一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诗人一生画竹、写竹四十余年,回顾自己的创作经历,感慨良深。“画到生时是熟时”,正是诗人艺术生活的哲理总结,它表现出诗人不懈追求至美艺术的精神。诗中“日写”、“夜思”阐明了写作要勤写多思的道理。“削”“留”则启发我们写文章应删繁就简,使之脉络清晰;“生”“熟”两词启示我们文章要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才会成会好文章。他曾对友人说,画竹要经历三个阶段,达到三种境界。一是“眼中有竹”,二是“胸有成竹”,三是“胸无成竹”,这也许是对他创作理念的最好诠释。
其 二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峭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人一生阿直不阿,所以他笔下的竹子显得坚定、挺拔、苍劲。竹子这种宁折不弯的精神,又是诗人“清为官、勤为民”的亮节志向的生动写照,表现了诗人坚强不屈的豪迈气概。
其 三
新旧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竹,千丈龙孙绕风池。
郑板桥不但以竹自况,还以“竹”待人,对于后学,他乐于奖掖,尽力扶持,寄予厚望。
其 四
一片绿荫如洗,护竹何劳荆棘?
仍将竹作篱笆,求人不如求已。
“求人不如求已”,本是一句俗语,诗人巧用于诗中,与画面上竹园周围的竹篱笆联系,使浅近生动的哲理意味更浓,也表现出诗人自立自强,不屈不阿不苟且的坦荡胸怀。
其 五
新栽瘦竹小园中,石上凄凄三两丝。
竹又不高峰又矮,大家谦让是家风。
郑板桥曾先后在范县、潍县等地当作知县。在权欲横行的官场中,诗人深感人世间污浊甚多,钻营敲诈,损人利已,尔虞我诈,溜须拍马不一而足,诗人对此极为反感,转而在大自然中寻找做人的真谛,而对互相“谦让”的竹与石,不争强出头的短竹、矮峰,则推崇备至,给予热情的赞扬。
其 六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一生坎坷,50岁才入仕途,在做下层地方官时,为官清正,县衙萧萧的竹声,使他想到了民间的疾苦和为官作吏者的责任。他对百姓生活中一枝一叶的小事都十分关切,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的深情,实在难能可贵,但终因助农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豪绅而罢官。罢官后,“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定居扬州,自食其力。
其 七
七十老人写竹石,石更峻赠竹更直;
乃知老人笔非凡,挺挺千寻之壁立。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立相斗一千场。
这是诗人弃官之后,晚年落拓扬州之作。诗人以卖画为生,生活穷困潦倒,但他丝毫不改变自己的操守和做人的准则,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老而弥坚,对恶势力毫不妥协的凛然气概,“挺然相斗一千场”,读之使人感奋不已。
郑板桥一生喜竹爱竹,痴竹迷竹,他在艺术上诗书画三绝,指竹作诗,咏竹言志,写竹入画,画竹题字,是郑板桥(画)写出了竹的人格,又是竹成就了郑板桥的名声,常言道:“竹毁节存”,板桥虽死,其“竹魂”犹在。
第3个回答  2007-05-05
自古咏竹的多,但多是正面的,现在给首反的:竹,风吹青肃肃。凌冬叶不凋,经春子不熟。虚心未能待国士,皮上何须生节目.
唐初,裴略宿卫考满,兵部试判,为错一字落第。此人即向仆射温彦博处披诉。彦博当时共杜如晦坐,不理其诉。此人即云:“少小以来,自许明辩,至于通传言语,堪作通事舍人,并解作文章,兼能嘲戏。”彦博始回意共语,时厅前有竹,彦博即令嘲竹。此人应声嘲曰:“竹,风吹青肃肃。凌冬叶不凋,经春子不熟。虚心未能待国士,皮上何须生节目。”彦博大喜,即云:“既解通传言语,可传语与厅前屏墙。”此人走至屏墙,大声语曰:“方今圣上聪明,辟四门以待士,君是何物,久在此妨贤路?”既推倒。彦博云:“此意著博。”此人云:“非但著膊,亦乃着肚。”当为杜如晦在坐,有此言。彦博、如晦俱大欢笑,即令送吏部与官。(出《启颜录》)
第4个回答  2007-05-04
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