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把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定为什么?

如题所述

您说的这个人我不知道,在学校学心理学是这样的: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健康”新概念: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 儿童时期是培养心理健

康素质的重要时期,心理卫生已越来越受到人们高度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是指儿童整个心

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相互协调、适度发展、相对稳定,并与客观环境相适应的状态。 儿

童的心理健康表现在6个方面:

一是智能发育正常,智力商数在70以上(包括130以上的超常儿童)都属于此列;

二是有积极乐观的情绪,热爱学习和工作,对生活充满信心;

三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乐于帮助别人;

四是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不仅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有符合

实际的发展目标;

五是有健全的性格,开朗、待人坦诚、勇于负责、正视困难;

六是能够正确对待现实,适应环境迅速,接受新事物、新概念快,思想和行动能与时代同步。
怎样在为孩子的营养状况、身体发育操心的同时,注意并关心孩子的心
理健康呢?

一、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为了能使儿童幼小的心灵健康地发育成
长,形成良好的个性,做父母的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们就一定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声
馨、愉快、团结、友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舒畅、宽心中成长。

二、要有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时要有耐心,注意说理
,从正面进行引导。另外,还应注意在教育孩子时,切忌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让
孩子无所适从。

三、逐步培养儿童独立的生活能力、坚强意志和顽强的性格。要培养孩子的独
立生活能力,就应早在孩子上小学甚至入园前开始。诸如鼓励孩子自己吃饭、穿衣
、洗脸、梳头、铺床、叠被等等。父母应不厌其烦地、耐心地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
及的事情。

四、培养儿童的自尊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入学前他们已有了初步判断是非的
能力。比如家长表扬时就兴高采烈,批评时就羞涩自卑。因此,父母要特别注意在
责备孩子时一定要适度,适可而止,不要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任何的伤害。

五、培养孩子的集体生活观念。当孩子满3岁时就应送到幼儿园进行集体生活
锻炼,不要因为孩子"不愿去"或怕孩子"受罪",把孩子放在家里。而应从小培养孩
子具有纪守纪律、乐于助人的好品德与集体主义观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