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实际行动推动村级各项工作取得成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8
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编制农业发展规划,通过项目实施和市场引导,实施错位经营,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板块。

一是在规划编制上,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依托山水生态资源,对接市场需求,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淘汰传统农业品种,遴选高效园艺、特色水产和生态林业等污染小、前景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项目申报,综合开发农业经济、生态与社会功能,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都市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与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城郊型农业应该围绕“菜蓝子”抓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围绕市民休闲抓乡村旅游开发,围绕“一体化”抓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功能区、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产业精品园建设,以工业化的理念抓好现代农业,以园区建设的工业化模式发展农业企业,以市场化的要求发展农村经济。同时开展设施农用地建设研究,对发展前景好的农业龙头企业争取建设用地指标。

二是资源配置上,加快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效形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民采取转包、出租等流转方式,将土地向种养大户,合作社等龙头企业集中,克服土地制约要素,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城需型农业发展。开展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土地流转管理平台,保证安心流转土地,推进农用地向规模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土地流转经营,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科技到位率较高,市场导向较好,规模效益较为明显,为都市农业和休闲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三是在资金支持上,要东拼西凑助推生产发展。出台政策,对满足条件的经营主体实施政策奖补,争取各级项目资金予以支持。同时成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吸收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开发,缓解农业发展资金短缺的矛盾。

四是在主体培育上,层次要齐全,竞相发展。指导有条件的从业者申报成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并及时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升级升格,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发展。提升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方面做好创新文章。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示范村投资发展,开展村企结对共建,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以“公司十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市场纽带、龙头带动等方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现代化的市场经营、工厂化、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加工同原始的家庭经营、手工劳动结合起来,使龙头带动、市场拉动、特色推动,从而推动工业化,农民集聚到城镇成为产业工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就又会大大地前进一步。  

五是在农业服务社会化上,提高农业从业者素质。采取市场牵动、利益驱动、行政推动等手段,着力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扎实抓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重点抓好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有能力,懂技术的新型实用人才,增强农技人员的后备力量,为农业发展提高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架起产供销一体市场中介。创造条件大量吸纳农民成为市民,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城镇职能结构、功能结构,调整经济结构,注重特色,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逐步完善产业和服务发展体系。同时,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通过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服务条件,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

六是着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识产品。随着农业产业化的社会化生产和专业分工,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已由产品数量、质量、价格竞争向品牌、形象和产品安全竞争转变的新阶段,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有效措施,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标准、推广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施品牌战略的有效途径。对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给予奖励。并广泛运用现代物流体系、农展会、电子商务、招商发布形式,增强信息沟息,搞好产需对接,大力宣传推介,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