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每年有80万的医学生毕业,然而成为医生的只有2.2万”?

如题所述

我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当时我们那个班级是大班级,有一百多个人,如今毕业十几年了,真正还在医生这个岗位上的,估计应该最多三分之一左右。

就拿我们宿舍的六个女生来说吧,目前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女生还在做医生。我是妇产科,她是消化内科。另外四名同宿舍女生,一个当了老师,一个在做保险,一个考了公务员,还有一个在一家电脑公司做行政。

班级里面其他的男生改行的就更多了,有做销售的,什么药品,器械的都有,而且好几个已经发家了。有的也是努力考上公务员,或者进公司工作,有的干脆自己做生意,开网店,自己当老板。

总得来看,改行不做医生的理由,一般还是那几个,医生需要熬,熬出来了也老了。但是几十年熬出来不是每个人都能忍住的。工资低,风险高,还整天累成狗,如果有更好的选择,谁心里不会觉得有点动心?

医学生五年,现在的医学生,还要再熬过规培,然后还要执业医生,主治医生,副主任医生这么一级一级的熬过去,尤其是在碰到一些不讲道理的奇葩病人的时候,别说别人了,我都想辞职。但是想想,做了那么多年,也确实有感情,而且毕竟有礼貌的病人还是大多数,就这么一次一次安慰自己,慢慢熬着吧!

我说句不夸张的话,我国医学专业的老师,是大学里面出现尽心尽责老师最多的地方了!

为什么呢?因为医学这门专业就决定了,你教要好好的教,你学要认真的学!

考试! 你要正儿八经的过! 因为你以后从事医疗行业啊!

所以,很多人虽然报考前很想做医生,但是学完发现,真的太苦了!

特别是临床医学! 真的苦,比高考都要苦上一倍!

我们的医患关系很紧张,这个大家知道吧,所以很多事情里面很复杂!

你尽心尽责,有时候还会被误解!

而且吧,对于学医的来说,动不动就是五年制,而且普通考研的三年的多,因为学着几年就给你保研了!你保还是不保!

等出来当医生,都26、27了,还不能正式报效父母,有的时候还要找父母要生活费!

压力大,加班是常态!

过年回家,七大姑八大姨的催问有对象了没有啊,自己想想天天忙的,心里最牵挂的就是自己的病人吧!

休息日基本上就是睡觉,忙的有时候饭都吃不上!

结语:

我希望有更好的人来到医生这个行业,毕竟没有了医生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向所有学医的同学致敬。

这个数据过于浮夸了一些,但现实里确实是有很多医学生毕业后并没有去从事医生这一行业。拿我的一些同学来说我,一些人在大五的时候就准备考公务员了,还有的毕业以后去做了药代、器械销售员。有的甚至在都完研究生、博士生后还转行去做其他的了。

一、经济成本过高

医学院的学费一直是各专业里比较贵的,我们学校本科阶段,其他专业学费4500一年,我们光学费就要7000一年。

最近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一博士生家里是贫困户,他本人至今未给家里一分补贴,甚至还要家里给钱,导致许多人不相信。但现实就是这样,从本科到博士毕业没有一分工资拿不说,学费还奇高无比。

二、时间成本过高

本科毕业参加工作需要5年本科,3年规培以后才能算是一个医生,共需要8年。如果再来3年专科培训,则需要11年。有这11年时间,其他专业的同学小孩小学都快毕业了,而自己还是单身狗,谁受得了?更别说是研究生、博士生需要投入的时间了。

三、学医累,做医生更累

我的大学五年不曾体验过何为大学生活,反正每天也上不完的课、看不完的书、考不完的试,连节假日都不能痛痛快快地玩。别人在花前月下,我们在教室的日光灯下。

做了医生后更是累,写不完的病例,做不完的手术,看不完的夜间急症,整个人毫无生活质量可言。这不,今天周日我还得回科里给几个患者换药。

四、收入太低

谁说做医生收入高的,你出来走两步,我保证不打死你。相对于我们的付出,收入太低太低了,尤其是年轻医生,根本不能养活自己。

五、考证难

学了5年医,国家却不承认你是医生,还得再去靠一个医生资格证。说实话,这个证说难考不难考,说容易考不容易考,关键是要有时间看书。如临近考试,恰逢急诊手术一大堆,那是根本过不了的。我认识一个医生,研究生毕业,考了5年还没有考过。你说他是笨吗?真不笨,他是真的很忙,管的病人太多。

六、 社会 导向不对

明显片酬动辄上千万,快手主播动辄几百万,现在 社会 是 娱乐 至上,搁谁谁心里能完全平衡?既然又更快的挣钱方式,谁又愿意在医院整天累死累活还拿不到几分钱呢?换你,还做医生吗?

七、医患关系畸形

多少医生被杀?这个就不说了,你我都知道。

不难发现每年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报考临床医学专业的人都很多。很多人都觉得医生是一个特别稳定的工作,福利好,待遇好,而且还受人尊敬,家里如果有一个医生也方便。但是似乎学医的人很多,最后成为医生的却很少,那这是为什么呢?

现在学医的人太多,但是医院岗位少,医疗人力供大于求。所以很多学医的学生毕业后很难就业,因此不得不转行换业。

众所周知,学医本科就要5年,还要规培、专培。有些医院还要求必须是研究生学历或者是博士学历。学医真的非常辛苦,每次看到学医的学生都是捧着厚厚的书在背。而且学医持续的时间非常长。如今很多年轻人都觉得熬不起,因此很多人在毕业后就不想从医了。

医生是一个要求非常高的职业。如果你误诊造成病人有什么危险,或者是在手术中发生什么失误,那你的职业生涯可能就毁了。你还得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和患者家属。如今经常看到网上报道关于医患关系的新闻。医生并不是简简单单坐在办公室里看个病就可以了的。他们所面对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很多医生没有节假日,有些科室分为“休班、白班、夜班和连班。”白班是一整天班,但是中午可以回家。连班也是一整天班但是中午不能回家。夜班是从晚上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八点以后休班。普通医生平均每四天休半天,工作是非常辛苦的。

医生的基础待遇并不高,尤其是学历不高的医生,去了基层医院待遇非常差。特别是刚入行的年轻医生初始工资都特别低。只有慢慢实践积累经验,慢慢提升自己。但是同年龄的同学都开始挣钱了,很多学医的人还要交着钱继续学习。即使成为医生了,后面还要继续考评。

医生带病上阵的有很多,即使自己生病也不能随便请假休息。我们经常能在新闻上看到,医生一边自己打着点滴,一边给病人问诊。还有很多医生一场手术可能就会持续十几个小时,一场手术下来,医生都虚脱了。所以,医生绝对是一个高负荷的职业。

综上所述,医生无疑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但能在从医这条路上坚持下来的确实很少。

——END——

责任编辑|一二三你说撒

每年的80万医学生毕业,估计没有这个数,但是确实有一些医学生转行了。我毕业工作以后,自己同班同学也有转行的,但是目前来说,大部分都还在从前医学行业。

转行的原因,一个可能是因为学完五年医学,发现自己确实不喜欢这个行业。自己有非常喜欢的行业。所以毕业后就开始转行了。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相信很多同学都不了解所报的专业真正是做什么工作的,都是听别人说可以,就报了。我也是上了大二才真正知道自己的专业,以后出来是干什么的。所幸,我也还挺喜欢的。

另一个原因无非就是觉得学医太苦、太累,要求太高。想起以前上学时候,每天没早起去霸位上课,自习室也要去霸位,晚去了还找不到位置,临近考试的时候,更是没位置。周一到周五都是满满的课程,周末还要复习。好几本本厚厚的书,一本书考前看一遍根本记不住,要看三遍才敢去考试,从一个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实验室检查到最后的治疗,都要熟悉学了医,个个都是女汉子,哈哈。

现在大部分的医院都要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差不多大四的时候,就要决定自己是读研还是毕业后工作。就目前的形势开始,建议都考研。因为本科毕业后要规培三年,而研究生三年还可以多一个研究生学位和学历证书,还有规培证,而本科毕业后三年规培就只有规培证。那为什么不考研呢?三年研究生出来,还是最低的住院医师,还要两年才是中级。期间要准备课题论文,这些齐全了,三年后才可以考副高。

去年跟一个研究生刚毕业的朋友聊天,她回家跟同学聚会,她同学本科四年出去了,现在已经工作了四年,有车,有房,年薪25-50万,而她年薪10万都不到。我们要拿到50万的年薪,退休估计都达不到。要想赚钱,就别学医。

在医学这个行业,除了应付日常的工作,还要自己抽时间做科研、写论文,还要不断的考试、不断的学习。不学习就会落后,新技术,新的治疗方式要跟得上步伐,才能称得上好医生。如今医患关系紧张,行医路上更是如履薄冰。

医学是个很专业的学科,只能是医学生毕业才可以从事,不像其他行业可以相互转,不可能是一个学金融的转来做医生。培养一个医学生和一个优秀的医生都需要很高的成本。如今, 社会 上的诱惑太多,也不是所有的医学生都沉得住气毕业后当医生。

刚好去年有亲戚高考 我看了一下 除了北大医学院 重庆广州医科大等名校分数要求高一点之外,其他许多医学类的大学 录取高考的分数并不算高 放到学校里 就是中等偏上一点的学生去读的医学院,并且和亲戚也交流过 他们班是地级市重点班 大部分人都不愿去学医,其中 一名分数达到北大医学院的学生 也改为其他大学。这里面看出来是大部分学生对学医的就业没有信心。

医院里一个主任 权力很大 责任也很大 收入也不低 不亚于一个私营企业老板。特别是三甲医院以上,北京上海的三甲 就更不要说了。里面关系裙带很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 比 社会 上其他大公司 更加严重,宫斗大戏每天都在发生。所以进个特别好的三甲医院 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还有学历也贬值了 医学本科毕业不算啥 现在学医起码要硕士以上 博士以上才能获得更好的待遇,这跟全 社会 对学历的 认识提高是一致的,随着全民教育认知的普及和大学录取率的提高,现在只有211以上才能叫真正的大学,其他的普通大学跟过去的大专中专没啥两样。普通人家要得到个好工作 至少要硕士以上学历。学医比较特殊 因为就业单位的垄断 全国三甲医院就那么多,所以很多高中生一想起漫长的学医路 和要走关系才好就业的职业前景,便打了打起了退堂鼓。

至于医生累和正常的高级白领 工作强度也差不多,收入也基本上达标了。除了刚开始要熬个5六年之外,如果到了副主任医生的职称,现在普通医院 医生一两万的收入也是常见,省级医院以上3万多的收入也属正常,北上广深等医院的医生收入估计不少于5万。基本上工资还是对得起工作强度的。只是一个医生工资再高 也得直接面对群众,跟群众打交道比较多 有时候就会积累医患矛盾。不像腾讯公司 阿里巴巴华为等大公司的资深从业人员,基本上不与普通老百姓直接打交道,所以他们年薪百万 老百姓也没有直观感受。

总之 医生岗位有限,内部关系比较复杂,所以让很多人产生了畏惧心理。不像大学的其他专业 就业前景和空间 都有一个更未知的变数,而学医的就业前景和收入 基本上一辈子也能看到头,虽然收入较普通百姓已经不算低,但众多的医生觉得她的工作累收入低。

您好!

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供大于需

我国医院少,医生饱和,每年需要补充的医学毕业生也不多。

2、医生职业特殊

医生职业是越老越吃香,更新换代非常缓慢,可是每年医学毕业的大学生却在不断递增,一个是一辈子不离开岗位,干一件事情,一个是逐年递增毕业生,挤入到这个行列。

3、开始从医薪资低

医生这个岗位,开始的工资不高,而且刚进入,要做徒弟,论收入不高,论成名要等很久,对于现在物质 社会 ,很难吸引年轻人。

4、工作强度大

从新闻上能看到,许多医生牺牲在手术台,都是工作过度,劳累所致,救了病人的命,自己却失去了人生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

5、医患矛盾严重

现在 社会 ,医患矛盾非常严重,新闻频繁报道,这些给已经学医,未就业的医学毕业生蒙上了阴影,觉得这份工作是高危职业,如果有更好的工作,就会放弃医生职业。

6、进入边缘行业

很多毕业生,没有进入职业医生岗位,而是做了 健康 管理师等这些边缘行业。

总之,目前看来,毕业生难就业,医学毕业生更难就业于医院!

高考刚刚结束,众多考生刚刚放松一下又要面对选专业的问题。每当这个时候就会有人提出这个问题,要不要家里的孩子学医。

每年有80万的医学生毕业,然而却只有2.2万选择当医生。这个比例不得不说非常低,国家花了那么多钱和时间培养的医学生,最后却干了不相关的工作,对于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我记得刚毕业那时,班里一位海南同学直接去卖康复器材了。我问他学了5年最后去卖货不白瞎了,多可惜。他笑着对我说,只要能挣钱做什么不一样。现在他已经成了一个地区负责人,收入远远超过我们这些医院上班的。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投入与收入不成正比。这个投入包括时间,金钱,精力。本科别人4年你5年,研究生只是普通市级医院的基本门槛。工作后面临3年规培,每月那么3000左右的工资。等成为一名正式医生时,发现同学早就买房结婚生孩子了。

各种考证我就不说了,你要坚持学习,因为知识更新换代很快,你从学校学到的至少比临床落后5年以上。平时各种考核,考试就不会断。基本没有时间顾家,每天考虑的就是自己手里的患者怎么样,如果病情不稳晚上你都不用睡了。

有人说医生待遇高,收红包,吃回扣,一个月好几万甚至年薪百万。我只能说我好想成为你们口中的那种医生。绝大多数临床医生,只有那点工资和奖金,有的科室甚至奖金都发不出来。工作5年了,连个代步车都买不起,每天公交一小时上下班。反观那些改行的同学,过的比在医院的同学滋润的多。

你看看每年的高考状元,有哪个是报考的医学院?按那些人的说法医生行业这么好,那些学霸应该挤破头往里进。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学医的都是中等或偏上的学生,顶尖的学霸向来都是金融,软件类。

去年一个男生发朋友圈说,改行去某中介卖房子了,如果有需要的可以找他,让大家照顾一下生意。我私聊他问为啥改行,他苦笑着说有孩子了,他老婆全职在家带孩子,他在医院上班实在负担不起一家三口的开销了。

最后,给大家建议,如果家庭不富裕急等你补贴家用的孩子,就别选择医学了。一路走来,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这个不足为奇,不是学医的就一定当医生,各个专业毕业生基本都是一大半不从事本专业,以我自己家兄弟姐妹为例,下一代共计5个孩子,三个大学毕业,一个博士,一个硕士,一个本科,都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三个孩子目前工作都和大学专业不相干,另外两个一个国外留学未毕业,一个高中,今后大学毕业干什么还不知道。

大学毕业最后工作不对口很普遍,不仅中国,国外也一样,回来说一下医科,医科找工作应该说不难,但是如果都想进三甲,起码是二甲医院,这样恐怕不行,真的难,尤其是本科这一级毕业生。

现在乡镇、社区医院甚至一些私人医院,边远地区招不到人,大医院又人员过剩,这就是现实,不是说你想当医生当不了,而是不想当,起码不想当小医院的医生。

医患关系啊,医疗环境啊,工作风险啊那都不是事,学医的最后不从事医生职业是人才浪费,尤其是中国城乡差别很大,东西部发展水平悬殊,边远地区,农村乡镇需要医生但是谁愿意去呢。

和教师一样,农村、贫穷的地方缺老师,就是没人去,在当今不包分配的体制下也理解,谁愿意去受那个罪,但是也不要抱怨。

实习的时候就吓跑了!

我弟弟 汽车 检测与维修专业,3年大专,2011年实习在青岛黄岛,每月1600元。早8到晚5,中午休息两个小时。

我北中医针灸推拿学专业,5年本科,2011年在北京实习,没有钱,这还是我们学校好,有的学校额外收实习费的。当然我也理解为甚么没有钱。时间是门诊早7到晚5,中午休息一个小时。病房根本没有时间点儿。

我工作后,第一份工作,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中医治疗师,每月一般6000块。我弟弟在太原一家4S店,一个月5000。我老婆大专肄业,投资五万在广州外语外贸大学门口开了一家服装店,每月一万。

2014年回老家,进了洪洞县中医医院,我每月4000左右,早7点出门上班,晚上最早7点回家。老婆在镇上开一家服装店,每月5000,早上10点去店里,晚上6点回家。

2017年我当主任,才开始跟她挣得差不多。

要不是喜欢医生这个职业,从经济角度说,我也早不干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19

其实每年报考医学专业的学生都特别多,近年来疫情的爆发,每一位冲在前线的医护人员都是英雄,抱着对医护人员的崇敬和向往,报考医学专业的人数更多了,每年医学类专业毕业生的人数甚至达到上百万,但是最后进入医院当医生的仅有不到百分之三,原因为哪般?

1、学习周期长,回报晚。一般专业的学生本科4年制,医学生5年制,再考个研读3年,整个学习周期就有8年甚至更久,等毕业之后还要熬过3年规培期、熬到考上主治医师、主任医师,收入才能稳定,前期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日常开销,可是考卫生职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很多医学生都觉得当医生未来太迷茫看不到出路,本科毕业后就另谋出路了。

2、就业门槛高。相信医学生们应该都知道,在这个全员卷学历的时代,特别是临床专业的医学生,想要留在大型医院、三甲医院、市区医院,很多岗位的招聘条件都是硕士起步的,护理学相对要好很多,本科学历就能有很多就业机会了。面对现实的压迫和对理想的追逐,每年都有很多医学生踏上考研的道路,但是上岸的又有多少?普通本科毕业的医学生们只能对高门槛的就业环境望而却步。

3、工作强度大、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大。医护人员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掩藏是疲惫不堪的灵魂和躯体,写不完的病历上不完的夜班,高强度连轴转的工作使得医护人们筋疲力尽,所以很多医护人员都说自己是有命赚钱没命花钱,巨大的身体消耗也是很多医护人员离职的原因之一。

4、医学生不是只有进医院工作这条路。考公考事业编、进入国企、药企、其他医疗机构工作,甚至完全转行就业的人也不在少数,不可能每个临床专业的毕业生最后都当上了医生。

学医路道阻且长,虽然很辛苦,但是救死扶伤的成就感也很让人满足,希望所有真正热爱医学的友友们都能坚持下去。虽然理想和现实永远存在差距,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去不断的缩小差距,去考证、考职称!

漫漫医学路,有我不孤独!大家好,我是考试宝典,一个从事医学教育领域20年的专业人士,免费领取更多执业医师备考资料戳:www.ksbao.com/activi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