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翻译

如题所述

【翻译】仁爱的人,就是想要自己立得住,也要使别人立得住;想要自己通达,也要使别人通达。

【知识拓展】
【出处】《论语·雍也》
【赏析】孔子所谓的“仁人”,就是指成就自我时,也帮助他人取得成就的人。这些人不仅仅关心自己的通达和成功,而是有一颗宽广博大的心胸,心系他人,能够为他人着想,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了别人。
【引申启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人与人交往要相互尊重,“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以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我国产生过众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贤,“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一个的崇高典范。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追求成功代表着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孤军奋战是很难成功的,成功者大都具有团队精神,会主动影响、带动他人。因为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 要学会把别人的成就作为自己奋发进取的动力,把别人的经验作为自己走向成功的阶梯。别人的成功也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启迪、激励和鞭策,这既是一种健康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很高的思想境界。
有一个故事,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人死了,天国的导游为了让他深切明白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就带着他去两地参观。 首先是地狱,那里的亡灵骨瘦如柴,围坐在一个大锅周围吃饭,每人手里拿着一米长的筷子,但无法把食物放到自己的嘴里。来到天堂发现也是这样的锅、这样的筷子,但他们是用长筷子相互夹在对方嘴里,你夹给我,我夹给你,大家都有饭吃。天堂与地狱区别在于是否能做到帮助别人。
在这个世界上,个人的力量总是单薄的,一个人无力去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而且,要一个人走完这漫漫人生之路,是多么孤寂,又多么危险。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常言:“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 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摆脱困境,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振作精神, 也会给我们自己带来力量和信心。在班级里,在学校里,同学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我们每个人身上既有长处也有短处,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然而通过合作、通过互相帮助能够达到优势互补。人生路途遥远,帮助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这才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推己及人的嘉言懿行,正是实现「人和」的润滑剂。愿我们能时时处处推己及人,使五千年灿烂文明之花,开得更加艳丽芳香,使人类社会更加和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3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于《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此句意指: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4-12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于《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此句意指: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

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请参考百度百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词条
http://wapbaike.baidu.com/view/339454.htm?adapt=1&fr=aladdin&bd_source_light=1701851
第3个回答  2015-04-12
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
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恕”是由孔子最早提出的,并为恕下过这样的定义:“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 卫灵公》).这是孔子在回答子贡的一个提问时说的.子贡的问题是:“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孔子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有相似的含义,但是后一句话较为消极些,而前一句显得主动、积极.
第4个回答  2018-05-13
译文:仁爱的人,就是想要自己立得住,也要使别人立得住;想要自己通达,也要使别人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