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三角乡联群村破穴头胡村族谱

如题所述

  这么巧,一个村的,破穴头胡村属华林胡氏,清初,时公从永修县马口镇中保迁居以此.族谱主要记录族内男性生日,姓名及血缘关系.其它的大事吗,我也不太清楚.其实现在完全可以建一个电脑数据库,本人不才,有机会有的话想建成一个SQL网络数据库,可以供更多的人查看.因为现在完全以笔记形式来记录是不科学的和不安全的.以下为族谱详细信息:(附三角乡所以胡姓信息)
  联群破穴胡家:在元嘴坝东偏南4.5公里的浪里圩南部,110户,597人。清初,时公从马口中保迁居元槎,其四世后裔政祖徒此(现小房胡)开基,因排行三,故名三房,亦称小房.清康熙年间,胡氏从小房分居于此。建村于蚂蚁河与窑河汇合处,成形洲头,始祖泰仁公在这里破荒芜,除茅舍(草穴)遂取名破穴。但沿用此名,并非明智之止!无为而治固然重要,但无为而不能治呢?强烈建议应改名!而且现在所以的网络地图上都是“破园头”。村中通向外面的现在有三条路,在地理位置并不比附近村差.但天时不地利,而地利不如人和!所以只占其二也!

  红旗大房胡家:在元嘴坝东南2.5公里的原槎圩堤上,74户,267人。明末清初,时公从马口中保迁居元槎,其四世后裔敬祖(华林20世裔孙)徒此开基,因排行老大,故名大房。
  红旗二房胡家:在元嘴坝东南2.8公里的原差圩堤上,296户(数量可能有误),669人。清初,时公从马口中保迁居元槎,其四世后裔庆祖涉此开基,因排行二,故名二房,又称定房。
  红旗河头胡家:在元嘴坝东偏南3.5公里的元槎圩堤上,60户,243人,清中、胡玉简的后裔由二房分支至此。建村于河边突出处,故名河头胡家。后有张姓迁入,又称河头张家。
  联群浪里胡家:在元嘴坝东南4.5公里的浪里圩田畈中,清中,胡玉简的后裔由二房分支至此,随着人口的繁衍,分支新基,距老基2.5公里,现有113户,614人。
  红旗三房胡家:在元嘴坝东南3公里的元槎圩堤边,14户,43人,清初,时公从马口中保迁居元槎,其四世后裔政祖徒此开基,因排行三,故名三房,亦称小房。
  永丰骆滩胡家:在元嘴坝南偏东2公里的三角圩老堤上,南临蚂蚁河支流,158户658人。明万历年间,胡杉、胡元从本地港口湖基滩上迁此,因村位于一起伏如骆驼的沙滩旁,故名骆驼滩,简称骆滩。
  联丰小泉胡村:在元嘴坝东5公里的江家圩田畈中,104户,350人,清初,胡氏由骆滩胡家分支来此,建村在一沙墩上的古泉边,得名小泉村。
  红旗头里胡村(胡家头):在元嘴坝东南4公里的元槎圩南端堤脚下,南临蚂蚁河支流。82户,260人,明末,傅氏在河洲上建村,名傅家头。后傅姓衰败,胡平从骆滩胡家迁此改名。
  里港上天寺林胡家:在元嘴坝北面3公里的三角圩内田畈中,14户,50人。清道光年间,胡氏由立新中七里迁此。传说村下首原有古寺,且周围有天然林木环绕,名天寺林。因位于下天寺林上首,故改称上天寺林。
  注,以上人口只供参考!很多都是错的,另外有的名称叫法方言不常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