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 三十而立的内容简介

呵呵 谢谢咯 我急用

王小波,三十而立的内容简介:

好多年前,王小波在京郊插队时,常常在秋天走路回家,路长得走不完。

王小波心里紧绷绷,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也不知走完了路以后干什么。路边全是高高的杨树,风过处无数落叶就如一场黄金雨从天顶飘落。风声呼啸,时紧时松。风把道沟里的落叶吹出来,像金色的潮水涌过路面。王小波一个人走着,前后不见一个人。

忽然之间,王小波的心里开始松动。走着走着,觉得要头朝下坠入蓝天,两边纷纷的落叶好像天国金色的大门。王小波心里一荡,一些诗句涌上心头。就在这一瞬间,王小波解脱了一切苦恼,回到存在本身。

扩展资料:

“30岁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初二年级语文书:30岁做事和于礼。简单一句话,30岁,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困难了。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或者是有相对觉解的意识,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

人的"立"意识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具有自觉性、独立性、阶段性、过程性、内在和外在统一性等特征。在对生命之"立"反思意识有所忽视和遗忘的公元2017年,"立意"能真正安身,承担崇高的人生使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投身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人生才有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1

  王小波的《三十而立》由于技术性的原因尚未引起研究者和喜爱者的重视。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三十而立》是一篇特别地贴近王小波本人的作品。我们当然不是要用作家的生活图解他的作品,我们只是在努力进入、发现、和描述王小波的艺术真理时,清楚地看到《三十而立》如何道出了王小波的诗人本质和他对艺术与人生的核心理解。

  首先,《三十而立》是一篇言说“存在之烦”的作品。作者以冗繁、琐碎的笔法描述了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失落状况。从中,我们看到:人被拘禁在一成不变的制度、体系、规范中,拘禁在各种陈腐的固有观念之中,以一种外部力量强加于己的身份压抑地活在世上,而本真的自我反倒丧失了现世的存在合理性。于是,主人公不得不感叹:

  我在实验室里踱步,忽然觉得生活很无趣,它好像是西藏的一种酷刑:把人用湿牛皮裹起来,放在阳光下曝晒。等牛皮干硬收缩,就把人箍得乌珠迸出。生活也如是:你一天天老下去,牛皮一天天紧起来。这张牛皮就是生活的规律:上班下班、吃饭排粪,连做爱也是其中的一环,一切按照时间表进行,躺在牛皮里还有一点小小的奢望:出国,提副教授。一旦希望破灭,就撒起癔症。真他妈的扯淡:真他妈的扯淡得很!

  走在大街上,汇入滚滚的人流,我想到三十三年前,我从我爸爸那儿出来,身边也有这么许多人,那一回我急急忙忙奔向前去。在十亿同胞中抢了头名,这才从微生物长成一条大汉。今天我又上路,好像又要抢什么头名,到一个更宏观的世界里去长大几亿倍。假如从宏观角度来看,眼前这世界真是一个授精的场所,我这么做也许不无道理,但是我无法证明这一点。就算真是如此,能不能中选为下—次生长的种子和追名求利又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我要做个正经人,无非是挣死后塞入直肠的那块棉花。

  2

  而人是如何丧失了自己的存在呢?答曰:在一个现代性的、规训式的社会里,人为了延续生存,将不得不接受社会为其设定的某种身份。人们被迫戴着面具生活,久而久之,竟被外在的力量同化(或曰自身遭到异化),以致陷入生活和日常思维的惯性,不再知道自己在存在本真的意义上何所是。人成了一种工具理性,人从原本栖于其中的(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中被放逐,从而陷入了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的被遗忘状态之中”。

  对此,卡夫卡的表述是:为了每天生存的面包,人们摧毁了自己的性格,生活就是如此。

  昆德拉的表述是:人原先被笛卡尔上升到了“大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的地位,结果却成了一些超越他、赛过他、占有他的力量(科技力量、政治力量、历史力量)的掌中物。对于这些力量来说,人具体的存在,他的“生活世界”,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任何意义:人被隐去了,早被遗忘了。

  在《三十而立》中,王小波也有类似的表述:在我看来,春天里一棵小草生长,它没有什么目的。风起时一匹公马发情,它也没有什么目的。草长马发情,绝非表演给什么人看的,这就是存在本身。我要抱着草长马发情的伟大真诚去做一切事,而不是在人前差羞答答的表演。在我看来,人都是为了要表演,失去了自己的存在。

  3

  主人公王二为社会所规训(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规定和训练),生活中充满了无奈、不由自主,陷入了一种海德格尔所言的“烦”的生存状态。但是,“烦”也能够唤醒人对失落的存在的记忆。王二在烦中意识到了自我存在的缺失状态,用伽达默尔的语言来表述,就是意识到了非属己时间之“无聊的空虚”与“繁忙的空虚”。在压抑无味的社会工作之余,王二偶遇早前的知己小转玲。于是,一种突如其来的震动唤起了他对诗与美的追忆。

  洗过澡以后,我赤条条走到阳台上去。满天都是星星,好像一场冻结了的大雨。这是媚人的星空。我和铃子好时,也常常晚上出去,在星空下走。那时候我们一无所有,也没有什么能妨碍我们享受静夜。

  我和小转铃走过茫茫大雪回城去,除了飞转的雪片和沙沙的落雪声,看不见一个影子,听不见一点声音。冷风治好了持续了好几天的头疼。忽然之间心底涌起强烈的渴望,前所未有:我要爱,要生活,把眼前的一世当做一百世一样。这里的道理很明白;我思故我在,既然我存在,就不能装作不存在。无论如何,我要对自己负起责任。

  如何才能回到存在本身呢?王二的答案(当然也是王小波的答案)是:唯有回到诗之中。在一个诗意贫乏的时代,艺术家当更需特别地诗化。只有安居在生命的诗意中,人才能解脱精神无家可归的苦恼;只有向内求,人才能贴近本真的存在。

  好多年前,我在京郊插队时,常常在秋天走路回家,路长得走不完。我心里紧绷绷,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也不知走完了路以后干什么。路边全是高高的杨树,风过处无数落叶就如一场黄金雨从天顶飘落。风声呼啸,时紧时松。风把道沟里的落叶吹出来,像金色的潮水涌过路面。我一个人走着,前后不见一个人。忽然之间,我的心里开始松动。走着走着,觉得要头朝下坠入蓝天,两边纷纷的落叶好像天国金色的大门。我心里一荡,一些诗句涌上心头。就在这一瞬间,我解脱了一切苦恼,回到存在本身。

  我开始辨认星座。有一句诗说:像筛子筛麦粉,星星的眼泪在洒落。在没有月亮的静夜,星星的眼泪洒在铃子身上,就像荧光粉。我想到,用不着写诗给别人看,如果一个人来享受静夜,我的诗对他毫无用处。别人念了它,只会妨碍他享受自己的静夜诗。如果一个人不会唱,那么全世界的歌对他毫无用处;如果他会唱,那他一定要唱自己的歌。这就是说,诗人这个行当应该取消,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诗人。

  4

  诗是一种对存在的捕捉、追忆和怀念。并非每个人都需要写诗,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去感觉生命的诗意;而诗意是无所不在的。因此,王小波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诗人。”诗意必须靠自己去获得,如果一个人的心灵不肯向诗意的世界敞开,任何其他人都爱莫能助。

  “人生寂寞,要有一本有趣的书来消磨旅途。”那“有趣的书”即指一切为我们带来诗意的东西。小转铃就曾拥有这样一本有趣的书,这本书就是王二。因此她无需写诗,当她追忆往事时,当她去感觉诗意时,也就自然占有了诗意:

  尽管如此,每次去钻高梁地还是一种伟大的幸福。坐在麻袋上,解开铃子的衣服,就像走进另外的世界。我念着我的诗:前严整后零乱,最后的章节像星星一样遥远。铃子在我身下听见最后的章节,大叫一声把我掀翻。她赤条条伏在地上,就着星光把我的诗记在小本子上。

  我们迎着风走回去,我给她念了刚刚想到的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走在寂静里,走在天上,

  而阴茎倒挂下来。

  虽然她身上没有什么可以倒挂下来,但是她说可以想象。小转铃真是个难得的朋友,她什么都能想象。

  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诗人。这就是王小波本质的人生观和艺术观。在如此诗意贫困的时代,王小波带着忧伤和坚定的信念向我们预言了他那份终生的事业:

  在这种夜里,人不能不想到死,想到永恒。死的气氛逼人,就如无穷的黑暗要把人吞噬。我很渺小,无论作了什么,都是同样的渺小。但是只要我还在走动,就超越了死亡。现在我是诗人。虽然没发表过一行诗,但是正因为如此,我更伟大。我就像那些行吟诗人,在马上为自己吟诗,度过那些漫漫的寒夜。

参考资料: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php?tid=193698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4-19
王小波简介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

1968~1970年,云南农场知青。这段经历成为他最著名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黄金时代》的背景。1971~1972年,山东牟平插队、后作民办教师。1972~1973年,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工人。1974~1978年,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工人。工人生活是他《革命时期的爱情》等小说的写作背景。1977年,与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相识相恋,后结合。1978~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学生。就读于贸易经济商品学专业。1982~1984年,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教师。开始写作《黄金时代》。1984~1988年,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开始写作以唐传奇为蓝本的小说,其间得到许倬云先生的指点。1988~1991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1991~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讲师。1992~1997年,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于北京。

出版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黑铁时代》、《地久天长》纪念、评论集有:《浪漫骑士》、《不再沉默》、《王小波画传》。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荣膺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入围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使王小波成为在国际电影节为中国取得最佳编剧奖的第一人.

参考资料:http://www.1-123.com/0wenxue/wangxiaobo5.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