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自控能力这么好?

如题所述

【微课】是一档从心理学的视角解读“亲子”、“婚姻”和“日常生活”中各类问题的品质课程。本栏目适合全家共听,更适合分享给你爱的人。栏目每周一更新。

插播消息

经常会有人说:贫穷是最好的老师。

实际上前辈们们这么教导是想培养孩子们自立自强、百折不挠的优良品质。

自立自强,百折不挠,这些品质听来似乎不错,但用贫穷来培养,会不会是在自我安慰。

我们如今已经很难再有所改变,但是我们必然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自立自强的人,至少能让父母省心。

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呢?让我们进入“宋老师说”时间。

(主播:宋成锐)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50年前心理学家或许认为是智商,但当代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智商只能决定他成就的20-30%;

30年前心理学家或许认为是情商,但现在发现,情商和成就未必相关;比如研究者发现监狱里的犯人情商平均比普通人还高些,因为他们要花言巧语来赢得别人信任,还要善于应变。

那么,对成就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呢?

现在发现,自控力是影响孩子成就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智商和情商。

所以今天的课程不仅仅是对孩子,对我们成年人也是有效的。我们很多人自控力不足:本来想去减肥,看到好吃的甜品,想想明天开始;本来课程可以讲的更好,但看到电视剧这么好看,就浪费了准备课程的时间。所以我们成年人也要努力的提升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

但是我们的控制力怎么会减少了呢?各位听过一个词,溺爱。各位知道什么叫溺爱吗?就是要什么给什么。这样就破坏了一个能力,叫延迟满足能力。

实验开始时,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块棉花糖。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块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15分钟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结果,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会儿也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在那之后,先后有600多名孩子参与了这项实验。

这项实验最初的目的,只是研究孩子在什么年龄会发展出某种自控能力。然而,18年之后,在1988年的跟踪调查却获得了意外的发现:当年“能够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也就是说当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现更出色。1990年第二次跟踪的结果提供了更客观的依据: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SAT(美国高考)的成绩更优秀。2011年,当初参加实验的孩子已经步入中年,他们接受了最新的大脑成像检查,结果发现早年延迟满足能力强的人,大脑前额叶相对更为发达和活跃,而这个区域负责着人类最高级的思考活动。

但是溺爱的过程中,让孩子没有机会提升自己控制能力。

当然,“延迟满足能力”的含义:为了获得将来的更大利益,而自己主动延迟或放弃眼前较小的利益。也就是说——哪个利益更大,是孩子自己做出的判断;是否延迟满足,也是孩子自己做出的决定。

后来实验者又做了一系列的实验,给我自控力训练提供了很大支持——米歇尔的研究小组在1992年的报告中明确指出,5岁似乎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4岁以下的孩子大多不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而5岁以上的孩子就明显出现了早期萌芽。在针对更多孩子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孩子在8-13岁的时期,都可以发展出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这一结论与最新的神经发育研究的结果相吻合。

延伸研究2:谁是控制者:主动延迟和被动延迟差异很大。

1976年,米勒和蕾切尔(Miller,Dale T.;Karniol, Rachel)小组发表论文指出:当孩子觉得“自己在掌控着延迟的过程”(即他可以随时停止延迟),那么他主动延迟的时间会更长;相反,如果孩子发现“外人在控制延迟”(即自己是被动的),那么他的延迟时间会大幅缩短。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对此的解释是:被动感,会激活愤怒情绪系统(先天的本能情绪之一),进而干扰了自控能力。

延伸研究3:“大人是否可信”非常重要。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延迟满足再研究”小组,于2012年发表了他们的成果:他们把实验改为两步,在第一步中告诉孩子,如果等待,将得到“更好的蜡笔”,第二步则沿用传统的棉花糖实验。实验者把孩子分成两组,A组由“可信的大人”主导,即在第一步中兑现了“更好的蜡笔”的承诺;而B组孩子则由“不可信的大人”主导,这个大人在第一步中食言了。结果在第二步的实验中,A组孩子延迟满足的平均时间达到了12分钟,而B组只有3分钟。

虽然这一研究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因为与我们的生活经验相吻合,但是却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思考:在孩子早年的模糊认识中,对他人的态度要么趋于“信任”,要么趋于“不信任”,那么我们希望他抱有怎样的世界观?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可以帮孩子形成“信任”?显然,刻意的训练只会破坏孩子对世界的信任。那么怎么办?

我做了一个小金字塔来去说明,整个的课程的脉络可能是来自于这么样的一些观念。

《教出乐观的孩子》,总结成了这个发展金字塔。

那我们从下往上看发展金字塔,孩子如果TA能发展出安全的依恋风格的话,那么整个人的这种自信、安全感是很足的,如果TA内心越有爱,自尊水平也越高,那么TA的情绪的健康水平也会更高一点。

金字塔的第二层是可控、探索、征服。

我看到有几个妈妈在谈到自己孩子的心理素质还是胆小或者是自卑,我想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小时候是没有做到很好的放养,他们可能对孩子做了很多的圈养的动作。因为赛里格曼或者我们的一些临床经验都会告诉我们,在小孩子没有安全威胁的时候,尽可能让孩子可以去操控TA可以触碰到的所有东西,因为小孩子在小时候主要的学习是靠触摸、靠摆弄、靠品尝、靠咬、靠嗅,这种就是孩子的可控感越强,那么TA探索的地方越大,自信心也越强。孩子越能随能力增长而扩大探索的空间,TA的心智发言也会更好。

我们说要教育小孩子,经常地会使用一些方法,我们称之为表扬、批评。

那些表扬我们叫关注积极,批评就是关注消极。那么在这里有个字眼叫做无条件积极关注和正确赞赏。那么这里面其实是两个不同的理念来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来自于说,当一个人当TA的成长是被父母的评价或者说被外界的评价所影响的时候,这个人对自己的内心是越来越分离的。因此,TA的自我功能越差、心理素质越差。

那么什么叫无条件积极关注呢?也就是说,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我们要主动关注到他,而当孩子有不好的表现时,我们依然爱他依然是关注到他。就是说,不一定他做好的事情,我们才去关注他。这个观念来自于罗杰斯,一个伟大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核心概念,这里面的差异是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差异。

这个部分我要稍微展开一下:

因为行为主义会说,如果孩子做对的事情我们给他一个积极的一个强化。如果他做的一个不对的事情我们给他一个消退、一个惩罚。表扬就是正强化,批评就是负强化。忽略导致不再继续发生、减弱的,我们叫做消退。这样的一种管理方式在小学三年级之前,小孩子都比较受这一套的。但是孩子大了,差不多就是五、六年级以后,行为主义的这种方式就不那么有效了。所以有些爸爸、妈妈就会发现,孩子到了这个年纪以后就越来越难教,其实他们的“难教”转变是发生在三、四年级时的。

我们经常会表扬孩子(刚才说了不要去表扬孩子),但赞赏孩子时要使用方法,这里推荐几本书或者叫做系统,一个叫做《正面管教》、另一个是《非暴力沟通》。(都有拆书系列哟~)

非暴力沟通是说,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分析、评价、建议,那孩子是没有办法能得到自己内心的整合,TA也没办法知道自己和世界的互动。TA的自尊主要是拿去预防别人对TA的评价,因此当孩子处于行为主义的生存环境成长的时候,TA会发现自己的情绪越来越难处理,自己的“自我感”越来越弱,因此TA也发现自己越来越难自控,因此我们需要非暴力沟通,正确的赞赏方法,才能帮到孩子。

上面说到大脑有杏仁核,杏仁核会自动记录负面信息,从小到大不好的事情都会自动记录下来。但是我们的大脑却没有任何一部分记录好的事情,就是自动记录好事情,通常需要勾引一下,譬如经常询问一下最近美好的事情是哪些?要感谢的人有哪些?自己赞赏自己的部分有哪些?当我们的大脑去习惯性地回顾美好的事情,没事偷着乐的时候,这时候整个的情绪状态会好很多,这是来自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孩子长大后更重要的事情是他的认知风格,认知风格也叫解释风格,我们称之为心的习惯。

如果这个孩子有比较健康的认知风格,他们会比较乐观,乐观的孩子对于负面情绪的侵袭有更好的免疫力。从这样看下来,孩子从小到大,父母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帮助孩子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我发了两张图,先看第二张,我们看看作为父母整个的抚养方式里有哪些特定的维度:

一个是控制的和规管的,一个是放任的和包庇的,通过这个可了解对行为的放任程度如何,还有另外的维度是在情绪上是如何看待的。

很多老师有一句话叫做对孩子要无条件接纳,这样的一句话其实是错的。很多课程里面讲到,我们要让孩子变得比较健康懂得爱的话,那要无条件接纳TA。那很多父母就会很纠结说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那我们还要去无条件接纳TA吗?的确这句话是错了,把罗杰斯的两个概念弄混了。

罗杰斯说我们要接纳一个人的情绪,我们要接纳这个人本来的样子,就是说我们要无条件积极关注。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在情绪上是接纳TA的,但是我们行为上是管控TA的。这样子的一种状况,才是对小孩子来说是比较有效果。

这个模型让我们看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会是怎么样的。

比如象限二:我们会看到有些父母是在行为上管制,但是对小孩子的情绪不接纳,他们不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和体验、那么我们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脾气是比较犟的,因为孩子TA的情绪是没有办法去表达出来的。

象限四:我也看到一些小孩子是非常任性的。为什么任性呢,就是说TA如果心情不好,父母也会心疼,然后对TA的行为是不去管控的。就是说父母太过宽容。导致了小孩子的情绪是没有办法去处理的,他们感觉可能会好一点,但他们的行为会变得非常混乱。

象限三是另一种情况:就是对小孩子的情绪是不理不睬,然后对TA行为是放任不管的,有时候可以说是破罐子破摔,这样的状况导致了小孩子将来融入社会就有问题。那么通常情况下,父母那并不是一开始都是这样的状态,可能他们在某些行为上不知道自己的维度在哪个方向,做多了或者做少了,结果逐步就形成了孩子的性格缺陷。

当然随着孩子的成长,规管就会越来越放松。而对孩子的情绪的这种接纳程度,也有很多家长会越做越好,这是因为家长的心理的成熟度越来越高、越来越懂得爱。

最健康有利于孩子情绪发育的家长是象限一:权威型的,他们温柔而坚定,能理解体谅孩子的强烈情绪,还可以给予引导和指导,让孩子安全释放自己的情绪,并有效应对挑战和挫败。

这四个维度的模型,会慢慢的变成了影响孩子的安全感,还有孩子的情绪的状况,就是我刚才发的第二张图里面的那个情况。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是可以自主自立的,我们会希望这个孩子的依恋风格是一种安全型的依恋风格,如果这个孩子总是一种很焦虑的状况,TA很粘人,总是烦着大人,而导致了这个养育的方式经常是在变化当中,这样子父母也会觉得很困难。还有些孩子很难教的,俗话说很顽皮,在TA破罐子破摔时父母甚至也不知道什么事情。

因此我们说依恋风格对孩子的情绪影响其实是非常的深远,有研究表明它对一个人的性格占到30%的影响。

前面讲了很多理论,现在分享一些关键小技巧:

这张图讲到了为什么小孩子的依恋风格有不同的类型,这个类型里有一个内在的结构。这个内在的结构是说:我值得被爱或者是我不值得被爱、他人可信或不可信。这种状态导致了小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度非常大。

比如说安全依恋的小孩子心理健康水平会比较高,TA的情绪稳定性会比较好。如果我们的父母对孩子依恋风格的培养不够好,小孩子就有很多的情绪是不断地爆发出来,比如寄养出来的孩子就有很多问题。所以说孩子要自律和父母有极大关系,如果父母不知道自己的教养方式、不知道自己的依恋类型导致对孩子的依恋类型的影响的话,问题就会很多。

我想借用这个模型,就是利用好“四种时刻”。

四种时刻原来自于一个婚姻辅导里面用到的一个模型。我们说两夫妻由于工作太忙或者因为生活变动等各种各样的情况,慢慢就变得很疏离起来。因此需要有些方法让夫妻关系变好,而父母的关系变好对孩子的这个情绪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这是用质量换时间,帮助我们去处理因为没有时间陪伴伴侣和孩子的策略——满足依附的需要(依恋的需要)

那怎么来理解这四个时刻?

举例说,如果我们需要孩子来帮忙时,那我们那就会表达我们对TA的感谢。那我们要和孩子分离时,那么最好那就要告诉TA,爸爸妈妈要离开一段时间,这个时间那你要怎么去应付,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回来。分离的时候,你可能会有些小担心或者是有些小伤心,都先告诉孩子,这样子的话小孩子在分离时焦虑要少一些,TA在去上幼儿园时情绪就会稳定一些。

当我们得到孩子的帮助或者说TA的恩惠时我们一定要去说感谢的话,这样的一些话听起来好像很客套,但是有利于能让孩子培养出“我是值得爱的人,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这样的感觉。另外,在相聚的时刻,可以好好利用相见的那一刻,口头表达一下自己对他的思念,相见时候的欢欣等,那么哪怕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太多,也会让这个爱的浓度增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