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汉朝的时候叫什么?

如题所述

沂南古属琅琊阳都,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出生地和成长地,也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祖居地。境内文物古迹、人文景观众多,汉代古迹有近百处,素有“齐鲁敦煌”之美誉;史载:“阳都,临沂之上游,英贤辈出,烟水之胜,轶于江南”。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省级民主政权诞生在沂南,陈毅、徐向前、罗荣桓、粟裕等都曾在沂南战斗和工作过。[2]
沂南全县总面积1774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13个镇、1个乡,296个行政村,2018年常驻人口83.7万人。[2]境内有“三高一铁”(京沪高速G2、日兰高速G1511、长深高速G25和胶新铁路)及两条国道、三条省道,交通便利;距临沂机场30公里,距日照港8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3]
沂南县是“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科技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双拥模范县”、“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山东省旅游强县”。[4][3]
中文名称
沂南
外文名称
YINAN
别名
阳都
行政区类别
县级
所属地区
山东省临沂市
区域介绍
沂南县总面积1719.3平方公里,辖1个街办、13个镇、1个乡以及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96个行政村(社区),常住人口83.7万。境内有“三高一铁”(京沪高速公路G2、日兰高速公路G1511、长深高速公路G25和胶新铁路)及2条国道、3条省道,距临沂飞机场30公里,距日照港80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 “全国科技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计生协会工作先进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中国特色产业百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首批健康养殖示范县”、“全省双拥模范县”、“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省级旅游强县”、“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县城”、“市级文明城市”。[5]
沂南政区图
历史
夏(公元前 21世纪~前 16世纪),今沂南地属东夷。
沂南诸葛亮故里
商(公元前 16世纪~前 1027年),今沂南地属人方。
周(公元前 1027~前 221年),西周时期,今境西部属鲁国,东部属莒国。春秋时期,部分地域为之阳国。战国时期,楚灭莒、鲁后,今境交替为楚、齐所有。公元前 223年,秦灭楚,今境东部属秦国,西部仍属齐国。
秦(公元前 221~前 206年),今境属琅琊郡莒县。
西汉(公元前 206年~公元 25年),今境大部地域属兖州城阳国:南为阳都县,北为东安县,东北部属莒县,西北部属卢县(“卢”一作“虑”)。此外,南石门乡全境及双堠、青驼两乡镇西部属兖州泰山郡华县,今境南部和东部少数地域属徐州的琅琊郡、东海郡:大王庄乡南部、蒲汪乡大部属新山县,葛沟乡南部属魏其县,青驼、高里、砖埠 3个乡镇的南部属临沂县,葛沟乡西南部属开阳县。
东汉(公元 25~ 220年),今境大部地域属徐州刺史部琅琊国,为阳都、东安、莒县、开阳、临沂等县地,少数地域属兖州刺史部泰山郡:西北部属盖县,西南部属费国(侯国,县级 )。
三国 ·魏(220~ 265年),今境大部属徐州:南为琅琊国阳都县、临沂县地,北属东莞郡东安县;东部湖头、大王庄、蒲汪一带属青州城阳郡莒县;西南部属兖州泰山郡费县、华县。
晋朝及十六国(265~ 420年),西晋,今境大部属徐州琅琊国:今境中心地区为阳都、东安两县地,南部少数地区属华县、费县、临沂县。东北部属青州城阳郡莒县。自327年始,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国,政区设置均沿用西晋制度。
南北朝(420~ 581年),南朝刘宋时,今境分属徐州东安郡发干县、东莞郡莒县、琅琊郡费县。北魏时, 435年属东徐州东安郡发干县,东莞郡莒县,北徐州琅琊郡即丘县、临沂县、费县。大部地区为发干县地。 498年(太和二十二年)东徐州改称南青州。今境大部地区于 534年后属东魏南青州东莞郡,
572 年后属北齐南青州东安郡。
隋(581~ 618年),583年(开皇三年)废郡设州,今境分属莒州东莞县、莒县和沂州临沂县、费县。 584年(开皇四年),东莞县改称东安县。 596年(开皇十六年),东安县改称沂水县。 607年(大业三年)改州为郡,现境属琅琊郡的沂水、临沂、莒县、费县。
唐(618~ 907年),621年(武德四年)置沂州,今境南部属之,分隶临沂、费县。次年,今境中心地区属莒州:大部属沂水县,东部属莒县。 634年(贞观八年)撤销莒州,沂水县改属沂州(琅琊郡),东部随莒县改属密州(高密郡)。沂州、密州均属河南道。至德年间废道,今境属兖海观察使沂州。
五代(907~ 960年),政区建置基本上沿袭唐制。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今境均属沂州,为沂水等县地。
北宋(960~1127年),属京东东路。大半属沂州:今境中心地区属沂水县,南部属临沂县、费县。东部属密州莒县。
南宋(1127~ 1279年),1128年起,今境属金山东东路莒州(大部属沂水县,东部属莒县)和沂州(青驼一带属临沂县、费县)。1130年,金立刘豫为齐帝,今境属齐。 1137年,刘豫被废,今沂南地仍属金。 1218年, 红袄军一部的首领李全投南宋。次年,李全攻下青、莒等州,今境属南宋的京东路。 1227年(宋宝庆三年),李全降蒙古,今境属元。
元(1206~1368年),1227年始,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沂水县、莒县和沂州临沂县、费县:今境大半属沂水县,东部属莒县,南部属临沂县,青驼镇西部属费县。
明(1368~1644年),1368年(洪武元年),今境分属山东行中书省青州府莒州和济宁府沂州:大半属莒州沂水县,东部直属莒州,今青驼镇东部及高里乡直属沂州,青驼镇西部属沂州费县。 1376年(洪武九年)山东行中书省改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沂州于 1372年(洪武五年)改属济南府, 1374年(洪武七年)改属青州府, 1385年(洪武十八年)至明末属兖州府。
清(1644~1911年),清初,今境分属山东省青州府莒州和兖州府沂州。 1724年(雍正二年),沂州升为直隶州。 1730年(雍正八年)莒州升为直隶州。1734年(雍正十二年),沂州升为府,并设附郭兰山县,莒州及所领沂水、日照、蒙阴 3县归沂州府。1735年(雍正十三年),降削莒州所领 3县。至此,今境大半地域属沂水县,今东张家哨、湖头、大王庄、蒲汪 4乡的全境及苏村镇的杨家官庄、姚家官庄,库沟乡的蔡家洼,辛集乡的高家屯、李家屯,葛沟乡的黄家屯属莒州,高里乡全境及葛沟、砖埠、青驼、双堠等乡(镇)的部分村庄属兰山县,青驼镇西部属费县。
中华民国(1912~1949年),1912年(民国元年),行政区划沿袭清末旧制。 1913年(民国2年)废府、州,沿用道制,今境属岱南道的沂水、莒县、兰山、费县。是年,兰山县改称临沂县。1914年(民国3年)岱南道改称济宁道。 1925年(民国14年),今境属琅琊道。1928年(民国17年)裁道,各县直属山东省。1936年(民国25年),各县属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7年(民国26年(芦沟桥事变后,分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沂水、莒县、临沂及第十五行政督察区费县。 1947年(民国36年),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沂水、莒县、临沂、费县。 1948年,今沂南全境解放。
1938年,中共中央派干部来山东,开辟抗日革命根据地。1939~ 1949年,今境各地曾先后分别隶属于沂南、沂中(后改称沂水)、临沂、临费沂边联县 (后改称沂临边联)、蒙阴、费东、沂东、莒县、莒中、莒临边联等 10县。以下只介绍沂南县的建置沿革: 1939年(民国 28年)10月,建立中共南沂蒙县委。12月,建立南沂蒙联防办事处(相当于县政府)。1940年(民国 29年)3月,南沂蒙联防办事处改称沂南行署,直属山东分局。 1941年(民国 30年)2月,属沂蒙专署。 1942年(民国 31年)6月,属鲁中区行政联合办事处。1945年(民国 34年)7月,属鲁中行署。8月,省战工会改称省政府。1948年(民国 37年)7月,属鲁中南行政公署第二专署。 1949年 (民国 38年)3月,属山东省人民政府鲁中南行政公署沂蒙专署。
沂南 沂蒙红嫂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年10 月1 日 成立),建国初,属鲁中南行政公署沂蒙专署。1950年 5月,属沂水专区。 1953年 8月,属临沂专区。1958年I1月撤销,1961年8月再置。县政府驻地界湖镇。革命战争年代,沂南成为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被誉为 山东的“小延安”。1994 年 12月 17日 ,临沂市撤地设市,属临沂市。1997年12月26日,撤销双堠乡,设立双堠镇(鲁政函民字[1997]48号)。
2000年,沂南县辖15个镇、13个乡。总人口869535人,各乡镇人口: 界湖镇 113308、岸堤镇 37045、孙祖镇 22006、双堠镇 28222、青驼镇 37193、张庄镇 44518、砖埠镇 38118、葛沟镇 36239、杨家坡镇 28401、大庄镇 42454、辛集镇 25568、蒲汪镇 31733、湖头镇 26688、苏村镇 53763、铜井镇 44686、依汶乡 22792、朱家里庄乡 25409、马牧池乡 30240、中高湖乡 13496、代庄乡 17479、南石门乡 12341、高里乡 19249、河阳乡 14550、库沟乡 27652、大王庄乡 20621、东张家哨乡 20025、鲁庄乡 12992、独树乡 22747。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0年12月29日,撤销独树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界湖镇;撤销河阳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大庄镇;撤销高里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青驼镇;撤销中高湖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岸堤镇;撤销南石门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双堠镇;撤销代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孙祖镇;撤销库沟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辛集镇;撤销大王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蒲汪镇;撤销东张家哨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湖头镇;撤销鲁家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铜井镇;撤销朱家里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依汶乡(鲁政函民字[2000]91号)。即沂南县由15个镇、13个乡调整为15个镇、2个乡:界湖镇(独树乡)、岸堤镇(中高湖乡)、青驼镇(高里乡)、张庄镇、大庄镇(河阳乡)、葛沟镇、湖头镇(东张家哨乡)、辛集镇(库沟乡)、蒲汪镇(大王庄乡)、依汶乡(朱家里庄乡)、马牧池乡、杨家坡镇、双堠镇(南石门乡)、孙祖镇(代庄乡)、苏村镇、铜井镇(鲁家庄乡)、砖埠镇。(括号内的为被撤并的乡镇)。
2002年3月22日,省政府批复同意:沂南县撤销依汶乡,设立依汶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2年12月31日,辖16个镇、1个乡。2011年1月葛沟镇并入临沂市河东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底,沂南县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13个镇、1个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界湖街道办事处、岸堤镇、孙祖镇、双堠镇、青驼镇、张庄镇、砖埠镇、大庄镇、辛集镇、蒲汪镇、湖头镇、苏村镇、铜井镇、依汶镇、马牧池乡以及省级沂南经济开发区。县政府驻地界湖街道人民路42号。
沂南在山东的位置
概况
气候
沂南地处沂蒙山区,东距黄海80公里,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水文
境内拥有沂河、汶河、蒙河三大河流,其中山东第一大河---沂河贯穿沂南南北,在砖埠镇洙阳流入临沂兰山、河东两区;汶河是沂河的一条重要支流,河滩遍布,生态环境良好,并设立了长达16.5公里的汶河饮用水源保护区。
土壤
西部是山峦重叠、沟壑纵横的山区,东部丘陵起伏连绵,中部是土质肥沃的平原。
共6张
沂河湿地
县境南北最大纵距47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4公里,总面积1774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境内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土地肥沃。主要作物有小麦、水稻、花生、黄烟、棉花、蚕桑、桃、板栗等,是我省重要的花生、黄烟、蔬菜、生猪生产基地。
资源
沂南是资源富集县。全县现已探明矿产9大类36个品种,其中石灰石、“中国蓝”花岗岩、黄金、磁石、地热等10余种为优势资源。石英砂矿在全国储量最大、品位居第二位,“中国蓝”花岗岩为独有矿种,可与世界上“巴西蓝”相媲美;地热资源尤为丰富,出水温度达79℃,日出水7000立方米,是临沂“地热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3]
经济
201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8.89亿元,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6.98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132.91亿元,增长5.2%。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3.98:38.35:47.67。[6]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共招收小学生10789人,初中新生8655人,招收高一新生4439人。全县小学在校学生65949人,初中在校生24880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349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全部达到100%。系统完善,拥有沂南一中、沂南二中、山大华特卧龙学校三所普通高中和沂南县职业高中;拥有沂南三中,沂南四中,沂南五中,城关中学及各乡镇中学等数十所初级中学。沂南县商业机构众多,东方购物、百姓超市、百成汇服饰、友谊服饰、欧亚国美电器等超市遍布,更有沂南商业街、大丰商城、阳都商城、永兴商城(在建)等一大批商场。[7]
基础设施
完善,投资环境良好,区位优势明显。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京沪、日东、长深三条高速公路及胶新铁路从境内穿过,并设有专门的站点,站点有城乡客运直通县城,205、206两条国道纵贯全境。距临沂飞机场30公里,距日照港8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境内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17座。全县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18万线以上,国际电传、互联网、移动通讯等各项业务发展迅速。[3]
共2张
沂南客运中心
沂南公交
开通于2013年4月,目前开通三条线路
1.开通G1、G2、G3三条公交线路
  (1)G1线:开发区→县医院
  行驶线路:开发区→澳柯玛大道→沂河花园→朝阳路→老年活动中心→北外环→智圣汤泉(路西)→攀峰骨科医院→玉泉路→第二实验小学→历山路→县医院→阳都商城→人民路→百成汇→界湖卫生院→正阳路→康宁居→芙蓉花园→上上城→澳柯玛大道→工业园;
  (2)G2线:安居小区→天润驾校
  行驶线路:金场村→天润驾校→北环路→明生村→大白石村→汉街→城关中学→玉泉路→燃料公司→金城建筑公司→历山路→县医院西门→阳都商城→县工商局→东方超市→长途汽车站→阳都客运站→华苑大酒店→澳柯玛大道→安居小区→团山路→团山小学→金叶小区→第三实验小学→人民银行→诸葛亮城→汉街→诸葛亮广场→悠山美域→城关中学→北环路→大白石村→明生村→天润驾校→金场村;
  (3)G3线:安居小区→三山沟村
  行驶线路:安居小区→历山路→华苑大酒店→阳都客运站→长途汽车站→振兴路→双语实验学校→花山路→交通运输局→联通公司→文化路→疾病控制中心→县一中→历山路→县医院西门→馨和嘉园→北环路→金玉贵泰源→单家庄村→山旺庄村→铜象水泥公司→新村→莱坪村→铜井镇政府→铜井镇信用社→铜鲁路→大张庄村→沂蒙成达食品公司→珠宝庄村→鲁庄村→竹泉村→红石寨桥→红石寨景区→自来水厂→凤凰渡口→观音寺村→龙凤峪村→三山沟村→沂蒙红色影视(党性教育)基地。
  全程:31公里。
沂南之最
首家股份制企业:山东沂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成立(该公司前身为县电子元件厂)
最早的商场:“沂南商场”于1986年4月动工兴建,11月竣工,占地面积9075平方米,有商品房80间。
第一处集体性质的商业机构:”九合成”合作社。1940年春在九区成立,社长刘少云。
最早的公营商店:1943年10月,南沂蒙建立界湖公营商业总店,下设5处分点。
第一处综合批发市场:阳都批发市场,于1988年9月1日正式开业,公占地40亩。
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1992年9月28日,苏村蔬菜批发市场建成使用,共投资150万元,占地4.67万平方米。
最早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时间:1996年7月24日。
第一位全国优秀班主任: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师李忠培198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第一个全省高考女“状元”:砖埠镇佛谢村薛梅,在1996年高考中,以总分892分的优异成绩,名列全县第一名。
第一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的沂南歌手:1990年12月15日,县二中学生褚庆玲在全国第三届农村青年歌手大选赛上,获民族唱法优秀奖。
全国诸葛亮学术研讨会首次在沂南召开:1994年10月6~8日,全国第八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暨94年沂南经贸洽谈会在县城隆重召开,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共345人参加。
沂南历史上第一部县志:《沂南县志》。该书全面翔实地记述了沂南县1939~1989年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8
沂南县汉朝叫琅邪阳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