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洪斌的缔造国机神话

如题所述

国机集团的核心子公司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CMEC)正积极准备赴港上市,年底前将公布融资细节。至今国机集团在A股有三家上市公司,鼎盛天工、轴研科技、中工国际。
作为多家上市公司的老总,任洪斌到底有什么“武林秘笈”,使得国机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
任洪斌是个直爽干练幽默
任洪斌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简称“国机集团”)的总裁,作为国资委直属的大型中央企业,国机集团在全球100家最大国际工程承包商中排名第47位。而在2001年8月底上任国机集团总裁时,任洪斌是当时全国近二百家央企中最年轻的总裁,因此他被称为“少帅”总裁,中工国际是国机集团旗下的其中一家上市公司。
在任洪斌的第一个任期内,国机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连续四年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长,经营额翻了一番多,2005年达到500亿元;利润总额增长了2.5倍。2006年经营额再创佳绩,达到了650亿元。
任洪斌到底有什么“武林秘笈”,使得国机集团取得了这么良好的发展业绩?
解决两个问题
2001年8月底,任洪斌以新任总裁的身份来到国机集团总部上班。当时的国机集团总部还在北京西城区三里河一栋不起眼的6层小楼里办公。那里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没有生气,缺少人气。他发现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和总部中层干部的年龄都比他大,员工绝大多数是原机械部机构改革分流过来的机关工作人员。而且,拥有的近60家子公司业务领域分散、规模参差不齐、实力相差悬殊,整个集团管理松散,缺乏凝聚力。集团总部没有经营、没有收入、没有明确的主业,只是以管理为主,靠收取子公司管理费生存。
有知情人士分析,国机集团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对任洪斌本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然而,任洪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一些日子对国机集团的了解,任洪斌意识到,要改变国机集团的现状,就必须迅速转变观念,按照企业发展规律办事。任洪斌认为,“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其根本都是企业,我不相信国有企业就搞不好。”
在第一次与国机集团总部员工的见面会上,任洪斌要求总部每一位员工思考两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每一位员工在集团公司中的工作是否不能被取代?
之后,国机集团总部率先实施公开竞聘上岗的做法。一开始有很多员工不能接受,各种议论和传言满天飞。
任洪斌立即做出了回应:如果哪个中层干部真正想好了不参加竞聘,他就可以不用在原来的岗位干了。虽然阻力很大,但任洪斌始终认为,“企业就非得这么做才能发展”。因此,“不换思想,就换人”成为了任洪斌当时进行人事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
任洪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很多当时很好理解我这个问题的员工,都通过竞聘获得了满意的职位,很快成长起来了。但没有意识到我这个问题含义的员工,结果失去了职务或调离了原来的岗位。”
2004年,国机集团又进行了三次以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择人才的成功尝试,对包括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等在内的国机集团下属重要企业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重要职务进行了公开招聘。
任洪斌提出的要求总部每位员工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国机集团作为企业的生存基础是什么?
当时国机集团经营主业没有确立起来,总部又缺乏经营能力,谈不上对全集团众多子公司经营工作的有效指导和管理,这显然是违背企业发展规律的。任洪斌认为,服务只是国机集团总部业务的一部分,这是比较被动的。作为企业来说,要发挥集团整体优势,就应该承担项目,开展经营活动。
“非实体经营”这个词产生了,这是国机集团独有的经营概念或理念。任洪斌认为,叫什么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要认可这一思路。这个思路是指,要充分发挥国机集团的整体优势,利用国机集团的品牌和其他无形资产,积极承揽国内外大型综合性业务,并组织国机集团所属企业共同实施,带动企业共同发展。在此基础上,把属下的工贸企业和科研院所用多种纽带连接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及市场影响力。而且,“非实体经营”项目选择的一大原则是:国机集团下属公司靠自己的实力无法拿到的项目,国机集团总部才出面解决,这样可以避免总部与子公司争项目、抢市场。
继续上市之路
这些年来任洪斌通过解决“两大问题”,确定了以经营为中心,使国机集团取得了成绩。但任洪斌并不因此而变得飘飘然。他表示,国机集团到了今天这种状况,才是风险最大的时候。2005年底,国机集团迁址到中关村办公。他告诫正在享受现代化办公环境的员工们,一旦从这一现代化的写字楼中搬出去,到时会连原先那个破旧小楼都去不成了。
随着企业的发展,国机存在着一些隐忧。据有关人士分析,国机集团下属企业之间业务仍比较孤立,没有形成整合效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机集团生产、制造这一环节比较薄弱,上下游产业链配套还不够完善。
显然,任洪斌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隐忧。来自国机集团的资料显示,该集团正在布局以海内外工程承包为主体,以国内贸易、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与生产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其重点培育的“四大战略板块”已经形成,即工程承包与成套设备、工程设计与施工监理、科研开发与产品制造、国内外贸易。
任洪斌勾画好了国机集团的未来,“到2020年,国机集团的销售收入要达到1200亿元,成为‘世界五百强’,这是很保守的数字,我相信肯定能提前完成。”
按照任洪斌的战略,一大工作重点就是要继续推进重组进程。近几年来国机集团针对下属70多家二级子公司进行了战略重组。2006年子公司数目已减少为43家,2020年还将减至30家以下。
日前,国机集团正式审定并通过了新一轮资产重组方案,计划将核心子公司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CMEC)整体改制,申请H股上市。CMEC赴港IPO已经进入倒计时状态,相关上市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年底前将公布融资细节。任洪斌表示,还将用几年的时间推动下属子公司的上市,国机集团未来至少要拥有1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据了解,在任洪斌上任前,国机集团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但目前为止,国机集团在A股有三家上市公司,鼎盛天工、轴研科技、中工国际.
“然后,到了适当的时期,整个国机集团将整体上市。”任洪斌解释道,“一方面,资金紧张仍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我们需要融资;另一方面,上市后,能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管理也会更加科学、规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