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名词解释

1.坏死 2.肉芽组织 3.化生 4.血栓形成 5.化脓性验证 6.蜂窝组织炎
7.百血症 8.浓度血证 9.肿瘤异型性 10.恶病质
那个大夫可以帮我解释上面名词啊

1、坏死: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2、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3、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呗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取代的过程。4、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6:蜂窝织炎:疏松结缔组织的化脓性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8、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9、肿瘤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10、恶病质:一种机体严重消瘦、贫血、厌食和全身衰弱的状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29
呵呵;把楼上的答案补充补充
化脓性炎是渗出性炎症的一个类型。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多由化脓菌感染所致。脓液是浑浊的凝乳状液体,内有大量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称为脓细胞。由于病因,发生部位和病变特点不同,又将化脓性炎分为脓肿,蜂窝组织炎,和表面化脓及积脓三种。小的脓肿可被吸收消散,大的脓肿常需切开排脓或穿刺抽脓。脓腔局部由肉芽组织修复。
  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是指全身性恶性炎症反应状态,是一系列反复的刺激导致产生大量的促炎性介质.紧跟着促炎性介质浓度高峰的是IL10等抗炎性因子的迅速大量释放,导致血循环中促炎性介质和抗炎性介质的峰值浓度交替出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04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病理生理学英文名称:physiopathology定义:研究宿主机体功能病理变化的学科。应用学科:昆虫学(一级学科);昆虫病理学(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病理生理学(Pathologic Physiology或Pathophysiology),是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它同时还肩负着基础医学课程到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作用。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的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理,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简要说明
病理生理学(Pathologic Physiology或Pathophysiology),是基础医学理论学 第五届国际病理生理学大会科之一,它同时还肩负着基础医学课程到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作用。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的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理,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病理生理学以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生物物理学等为基础。病理生理学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患病机体的代谢和机能变化,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是医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病理
第3个回答  2013-06-29
蜂窝组织炎
以葡萄球菌或链球菌为主引起的皮下组织、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结缔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第4个回答  2013-06-29
1:指在损伤饮子的作用下,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necrosis) 。坏死组织细胞的代谢停止,功能丧失。坏死的形态变化可以是由损伤细胞内的水解酶的降解作用引起,也可以由游走来的白细胞释放的水解酶的作用引起。
  坏死的原因很多,凡是能引起损伤的因子(缺氧、物理因子、化学因子、生物因子和免疫反应等),只要其作用达到一定的强度或持续一定时间,使受损组织和细胞的代谢完全停止即可引起局部组织和细胞的死亡。
2: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是新生的富含毛细血管的幼稚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
3: 1、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变成另一种成熟组织可逆转的适应现象。常见的化生有上皮化生、骨与软骨化生、浆膜化生、脂肪化生和骨髓化生
4:海绵窦血栓形成(cavernous sinus thrombosis,CST)早在1821年由Duncan首先描述,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罕见的致死性的感染性疾病,在抗生素应用之前病死率可高达80%,目前因诊断延误等仍有13.6%患者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及强化治疗非常重要
5:我不知道
6:蜂窝组织炎
  cellulitis
  以葡萄球菌或链球菌为主引起的皮下组织、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结缔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炎症可向四周扩散,若经及时有效治疗,预后良好。发生败血症者,预后严重。常发生于四肢或其他部位,发生于手指者,称廪疽,应及时给予足量的抗生素治疗。发生于颈部、前胸者,可引起喉头水肿,压迫气管,应及时抢救。
7:败血症是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引起的。细菌侵入血液循环的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是通过皮肤或粘膜上的创口;二是通过疖子、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化脓性病灶。患有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及肝硬变的病人因抵抗力减退,更容易得败血症。致病菌进入血液以后,迅速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引起许多中毒症状。
8:不知道
9: 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
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atypia)。肿瘤组织异型性的大小
反映了肿瘤组织的成熟程度(即分化程度,在此指肿瘤的实质细胞与其来源的正
常细胞和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的相似程度)。异型性小者,说明它和正常组织相
似,肿瘤组织成熟程度高(分化程度高);异型性大者,表示瘤组织成熟程度低
(分化程度低)。区别这种异型性的大小是诊断肿瘤,确定其良、恶性的主要组
织学依据。恶性肿瘤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
10;恶病质(cachexia)一词来源于希腊语的“kakos”和“hexis”,字面意思是“恶劣的状况”。它可发生于多种疾病,包括肿瘤、 AIDS、严重创伤、手术后、吸收不良及严重的败血症等,其中以肿瘤伴发的恶病质最为常见,称为肿瘤恶病质。它是肿瘤通过各种途径使机体代谢发生改变,使机体不能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肿瘤从人体固有的脂肪、蛋白质夺取营养构建自身,故机体失去了大量营养物质,特别是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由脂肪蛋白质分解而形成)。体内氧化过程减弱,氧化不全产物堆积,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以浪费型代谢为主的状态,热量不足,进而引起食欲不振,只能进少量饮食或根本不能进食,极度消瘦,皮包骨头,只剩下骨头架子,形如骷髅,贫血,无力,完全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极度痛苦,全身衰竭等综合征。
  亦称恶液质。这个名称来源于体液病理学的概念。体液病理学认为疾病的本质在于体液的异常。原文出自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和盖伦(Gale-nos)。现在是指癌、结核、血友病等疾病晚期所出现的全身衰竭状态而言。可看作是由于全身许多脏器发生障碍所致的一种中毒状态,症状是消瘦、贫血、乏力、皮肤呈污秽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