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基层出现纵向裂缝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如题所述

  产生纵向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由于降温而引起的温缩纵向裂缝
  摊铺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随着温度的降低产生温缩和温缩应力,温度降低得愈多愈快,产生的温缩应力愈大,温缩能够在暴露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产生很大的拉应力。温缩应力在成型的头几天内即达到最大值(与水泥标号及强度形成曲线相关联),随后就降低,即合适的养生能减少温缩应力和减少裂缝。本段养生问题由土工布覆盖,养生应不存在问题。
  2、 由于温差而引起的纵向裂缝
  沿道路的横断面取13.5m的宽度,再沿道路纵向取5m的长度,厚度取18cm的水泥稳定碎石板体来研究,由于温差而引起的翘曲应力,如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板体布受到底基层二灰结石的约束,由于温度的变化可以使其产生自由翘曲变形,而不会产生翘曲应力,所以翘曲应力只能在翘曲变形被阻止时发生。 如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板体受到底基层二灰结石的刚性约束,由于温度的变化,板体不能自由翘曲变形,而板顶的温度低于板底的温度,所以板体底部将会产生翘曲压应力,所以板体顶部将会产生翘曲拉应力,最大值发生在板体中部的截面上边缘各点,从而使该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板体发生向下凹的翘曲,但受到二灰结石的约束,在纵缝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的上边缘产生最大的拉应力,这样应力反复循环交替变化,当最大拉应力大于或等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劈裂强度时(发生时)就在拉应力集中处产生裂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模量随龄期的增长而不断增长,这种基层早期具有柔性路面的力学特征,当环境适宜时,其强度和刚度都会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强,但其最终的 抗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还是远小于刚性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强度不仅与材料的品种有关,而且与试验及养生的条件有关,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柔性路面相比,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刚度强,整体性好等优点,其不足之处是脆性大,抗变形能力差。
  3、由于设计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纵向裂缝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及级配设计不合理,应用二灰碎石半刚性材料作为沥青路面基层,要想使它具有强度高、刚性大的特点,前提条件必须是结合料的胶结作用及集料的嵌挤作用发挥到最佳点,也就是说其中的集料能够真正形成相互嵌挤的骨架作用,而结合料又能填充其中的空隙将其包裹,胶结形成强度:若太粗(集料太多、粒径太大)在目前一般要求使用摊铺机摊铺的情况下,拌和料就会产生离析,集料与结合料形成不密实结构,产生不了强度(一般由摊铺机自身缺陷造成,在摊铺机中轴线分料处,两摊铺机交接处,现场纵向裂纹恰恰印证这一点,)而且容易出现平整度难以掌握,易起波浪的现象 ,若太细(集料太少,粒径太小)则容易引起温缩裂缝,形不成板体,影响强度形成,因此集料级配不合理,水泥含量不恰当,也是导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产生纵向裂缝的原因之一。
  4、 由于施工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纵向裂缝
  施工时含水量控制不够准确(包括运输过程,运输距离)没有在最佳含水量或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条件下进行碾压,养护不及时或养护方法不当,碾压工艺不合理,碎石中含泥量较高;同时由于温差较大,产生较大的温缩应变及应力,且温缩应力、应变达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应力应变极限值,从而产生了纵向裂缝。
  温缩裂缝、干缩裂缝、含水量偏大、细集料含泥量大、路基不均匀沉降(较常见)这些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纵向裂缝。处理需分析完原因,再定处理方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29
原因是多种的,1,、温缩裂缝,2干缩裂缝 3含水量偏大、4细集料含泥量大、5路基不均匀沉降(较长见)。处理需分析完原因,再定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