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介绍?

要有作者简介、内容简介、精彩片段
谢谢!

书是专为少年儿童编写的一部彩色百科类图书,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动物、植物、数学、物理、化学、军事、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并增补了近年来各领域出现的最新成果,其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并重。体例编排注重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次序,结合少年儿童的知识结构和阅读习惯,以精准生动的文字形象地诠释一个个“为什么”,力图使各门类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有机整体,方便小读者获得及时、全面的知识。同时,本书还插入大量的精美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既深入挖掘了图片内涵,又对相关知识作了补充和拓展。新颖、时尚的版式设计,在增加信息含量的基础上,使页面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为小读者营造一个立体、形象的阅读空间,让小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问答中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提升创新力和想象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30
中文名称:十万个为什么儿童版
别名:儿童版
版本:高清晰PDF书籍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简介:
user posted image
user posted image

创世卓越高清晰图书--十万个为什么

这是一部妙趣横生的知识问题书籍。它包罗万象、融合古今,涵盖了宇宙、地球、自然、社会、科学、历史、人类、艺术等方面最令儿童感到好奇的问题,全面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姿的知识世界,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在求知之路上快乐前行。

本书不仅能够巩固儿童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而且使儿童每天在课余之时都能了解变幻莫测的宇宙故事、丰富多彩的地球奥秘、复杂神奇的人体结构、千姿百值物王国、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日常生活的科学道理、和五光十色的人类社会,为什么太阳会发光,为什么雨后会出彩虹、为什么火山会喷发、为什么计算机也会“生病”等问题的答案。进而启发儿童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去更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从而充实自己,造福人类。本书内容充实,并且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所选题目,全部都是少年儿童所熟悉,并渴望了解其内容的题目。
第2个回答  2013-07-12
这是一套父母送给我的第一套书籍,也是第一份生日礼物。
这是一套共14本的书籍,包括:物理2本,医学2本,天文1本, 数学1本,植物2本,地学1本,动物2本,化学2本,气象1本。
这是一套以大众化、小百科全书式为特色的科普读物。于1960年前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发行了第一版。
这是一套曾经作为为数不多几种普及知识的读本,却能影响到几代人的“巨著”。
这是一套标题常用“为什么?”的丛书,都用“为什么”来指代一个问题和此问题的解答。虽然,这个《十万个为什么》没有达到“十万”,可是,对于儿时的我,书中非常多的“为什么”绝对不止十万。
正是这套丛书,让我觉得科学如此有用、有理、有情,如此的完整。

如果没弄错的话,我们看得大都是85版的《十万个为什么》。虽然《十万个为什么》系列是以少年儿童为目标读者,但是由于书中非常多的“为什么”,都来自于日常生活,所以极具实用性。许多人从中汲取了大量科学知识,取得了参考资料,甚至由此获得了科学的启蒙。

可是,你知道是谁编写了这套百科全书吗?他有多少年的历史吗?

历史回顾:

少年儿童出版社1958年开始筹划出版一套大型科普读物,从200多位作者的稿件中选出了100多份,于1960年7月发行第1版,分为数学、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动物、农业、地质矿物、生理卫生8个分册,共收1484个问题,100万字。
青年作家叶永烈写了其中300多条,是写得最多的作家。
1964年开始修订、编辑第2版。第2版定为14分册,至1966年2月止出齐。在这次修订编辑中,约请了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普作者写作,如茅以升、苏步青、李四光、竺可桢等。
之后由于碰上了特殊的年代,根据当时的situation,改为读物出版,并增订到二十一册,出版了第3版,即“worker farmer soldier 版”。封面橘黄色,worker farmer soldier 图案。其中一些条目有严重的特殊年代的思想,为了本BLOG的安全,就不描述了。
那个年代之后,从1980年4月起至1981年10月,出版了第4版仍为14个分册,封面深蓝色。去掉了不相关的内容,但仍有干涉学术的内容。
1990年,在第4版14个分册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0个分册的“续编本”,1993年3月一次出齐。至此,《十万个为什么》共计24个分册。
1999年,《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出版,该版为第5版。
当年的《十万个为什么》就如老版的《红楼梦》,前者是在大批科学家参与到这套丛书的编写当中,而这些科学家大都具备良好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而后者,也是一大批真正的艺术家奉献其中,而这些艺术家大都是在为艺术奉献的精神支持下,克服了艰苦的条件,历时2年完成了样精彩的历史。
而如今的有些所谓的科学工作者,所谓的红楼选秀,这不就是在侮辱历史吗?你们有什么资格来谈这些?

现任的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社长评价的很精彩:国内科普出版现状就如“一锅夹生饭”:品种“糊”了,作者没“熟”,创作和翻译质量很“稀”,传统的科普理念又很“硬”。

我儿时的那套经过一次搬家之后已经不知去向,下午和GF说到此事,她说她那还珍藏着一套。这,也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