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小学教师怎样搞好班集体建设工作(结合实际和理论)?

如题所述

第一,用科学发展观确立奋发向上的集体奋斗目标,指明共同努力的方向,统一认识和行动纲领,激发积极的强大动力。

1,加强对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增强协同意识和团结精神,净化全班学生的思想行为。通过集体目标教育使学生明白人的价值只有在集体求协作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在全校性的卫生评比、考勤评比,各种体育活动、文娱竞赛中应不失时机地加强教育,要求学生维护班集体荣誉,在集会场所中严格自律,展示出本集体良好的班风形象,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这对学生的成长,个性的健康,和谐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2,确立具体的班级奋斗目标,适时制定计划,要求每位学生都应成为爱国、爱家、爱班的新世纪合格学生,提高全班平均分、优生率,使学生在共同进步中获得无比的愉悦感、成就感。只要实现了一个个近期目标,也就一步步在向总目标接进,并在新目标的鼓舞下继续向上。走近这样的班集体,就会感到一种蓬勃朝气。

第二,用科学发展观形成正确的班集体舆论,确立大多数人赞同占绝对优势的科学健康言论和意识。这是巩固班集体,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

学生都有哗众心理,同龄人在心理意识上最易接近,最易感染。我们在班集体建设中,应以《守则》和《行为规范》为标准,组织讨论和宣讲,结合周围生动形象的实例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从而获得正确的集体舆论,提高他们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如果在舆论上出现偏差时,班主任要及时修正,强化、支持正确的集体舆论,宣扬其震摄力和感召力,有了正确的舆论,不良风气就会丧失生存的土壤,这对少数容易出现言行偏差的学生也可起到警示、约束和教育的作用,并维护了班集体的统一和团结。

第三,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很难想象,一个“山头”林立,妒忌成风的班集体,能有多大的号召力和战斗力,因此处理好班集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建设良好班风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最能体现班主任的管理技巧和功夫的地方。

首先,要致力于构建和谐的学生群体关系,由于年龄、心理、性格、地域等原因,几乎在每个班集体是都有三五成群、九个一堆的非正式群体,他们一块儿上学、回家,进行体育运动或做作业,与其他同学接触较少,有游离于班集体的倾向,但如果不对班集体形象构成消极影响,只要他们能以《守则》和《行为规范》为准绳,团结友爱,顾全大局,互帮互助,不背离班集体奋斗目标,这属于良性群体,应允许其存在,但要注意引导。而对恶性群体则应慎重处理,如三两个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纠集在一起,攻击其他同学,具有破坏性甚至威胁,这种群体应坚决予以取缔。对基础差,或多或少有不良习气的学生,尤其是有单亲学生或留守学生,由于他们缺乏管理和照顾,应给予多方面的关注。对学困生群体不能局限于“拖着走”的思维模式,工作方法简单,这会消减学生的上进心,易沉迷于不良诱惑,始而迟到,继而逃学,最终流失,甚至成为社会闲杂人员的“俘虏”误入歧途,班主任应付出真心、恒心和爱心,耐心教育使他们重新回到班集体活动中来,感受温暖。

其次,鼓励良性竞争,营造学习成才的氛围,在平时测试和活动评比中,一定要建立一个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学习上、思想上、行为习惯上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不得投机取巧,耍小聪明,蒙混过关。在组织上、纪律上要保证竞争的公平、公正、公开,促成竞争的良性循环,使每个学生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尤其注意调动那些不主动为集体做事的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也行动起来,让他们感受到这是我们共同营造出来的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只要你努力,你就有可能成功。

再次,培养得力的班干部,有能力的班干部是班主任加强班集体建设和管理的得力助手,应坚持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确定班委团委,小组长以及科代表,选拔利用那些品学兼优,关心集体,能率先垂范的学生,这是组织班集体和构建集体内部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对班干部要定期培训并作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办事公正,成绩优良。放手让学生管理班集体工作,经常和他们一起分析班上情况,指导工作方法,支持他们的工作,维护他们的威信。每期评出优秀学生干部予以表彰。班主任抓住了班委这条线,就带动了一大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用科学发展观协调好各科任教师的关系,仅靠班主任的单打独斗是做不好班务工作的,科任教师在班集体建设和管理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制订班务工作计划时,班主任要主动征求各科任教师的意见,充分考虑各科的活动安排,多向学生介绍科任教师的情况(如获奖情况,特长等方面)

与善人居,犹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优良班集体本身就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只要我们班主任付出真心、恒心和爱心,就能培养出良好的班风、学风,营造健康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体会到教学相长的喜悦和作为灵魂工程师的自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9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和理论时,要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理论,而且能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读书与实践、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