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作为一个电影人,精益求精的完成了自己理想中的作品,至于影响力,他自己可能都没想到。
他当时的后现代主义,已经变成了前现代,或者说不太适合现在年轻人的电影观了。
这样的超越,自然会引起其他声音出现,一如他当时横空出世时人家不理解他的想法一样。
但周星驰在很多75到90后心目中已经是神,周星驰拍电影的个人目的,或者只为名为利,或者只是兴趣,又或者只是给自己找点事。
但一想到他从影以来,为整个华语影坛带来的欢乐,这一切都不再重要了。
作为华语影迷的我们,都应该对他心存感激,毕竟一个人能给整个产业,给几代人带来不一样的艺术快感,真的不容易。
他在平凡的生命里,给我们带来如此之多的欢声笑语,相信已经足够获得我们的敬意了。
喜欢周星驰的电影二十多年了,从没厌烦过,像我这样喜欢周星驰电影的人太多太多了,这在中国影史绝对是一个奇迹。
就像黄家驹、张国荣对于整个乐坛来说,一样的地位、一样的价值、一样的无法超越。
香港影星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像周星驰一样用“跨时代”来形容。
90年代,大家都认为无厘头寿命不长,批评他的和喜欢他的人一样多。
观众那时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仅认为无厘头是一种无聊的搞笑,暂时获取了观众的青睐,延伸性太差,哪里知道周星驰却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个货真价实的大师。
他用无厘头的方式表现市井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带来的冲击力,其他任何导演都做不到,仅凭这点就让人难以忘怀。
说他的作品很伟大,那倒不至于,但我们必须要承认,他是一个传奇人物,也算得上一代宗师。
星爷不是不想演,而是不能演。
一个人做演员还要做导演,编剧,监制,关键是他的想法不被人理解,别人做不到他想要的,而他自己上呢,又没有人能够配合上他。
跟他一起的吴孟达也不在,没有那种演戏的感觉了,他属于那种自认为站在山顶,而山下的人不会理解,他也想在这些人中挑属于自己或者说以后可以一起演戏的人。
电影运作者,可以出烂片,但是千万别连续出几部,那就危险了。
一是口碑,二是收益,我还是相信周星驰会实现自我证明。
如果周星驰只是单纯为了赚钱,根本不必和那么多人闹得这么僵,和和气气做好一个演员的本分就行了,头发也不会白得这么快。
可他一旦没有演戏的追求,肯定也不会有今时今日的地位。
另外,或许可以说喜剧的风潮已过,最近两年票房登顶的电影都不是喜剧。
我觉得这是不对的,不是喜剧不受观众欢迎了,而是观众对电影口碑更加重视,观影的审美要求变了。
2018年的《红海行动》,2019年的《流浪地球》,都是靠口碑逆袭排片,最后获取高额票房的奇迹影片。
相对而言,那两年的喜剧电影质量确实不突出。
周星驰自己导的电影,大多都是小人物励志的艰辛,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懂,经历过的人成功了也不会懂,正在经历的人多数也麻木了。
只有正在经历而努力的人,还没有成功又不愿放弃的人才能懂。
社会的现实,生活的艰辛,命运的无助,看戏,我们一笑了之,实际上,有多少人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
我们内心不愿去想那些黑暗时刻,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周星驰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是代表一个时期普罗大众对一种全新的艺术表演形式的认知。
既然是来自于全新,那它也会终结于平淡。
周星驰已经经历过脱胎换骨的变化,然后以另外一种电影表述形式,不管是喜剧还是正剧,观众还是会为他买单。
周星驰有着牢不可破的群众基础,不可否认,如果还是走过去的路数,受众可能会慢慢变小,毕竟这群人渐渐忙碌起来了,也渐渐老去。
他创作的东西,依旧会存在高价值,只是关注的新人在减少,旧人没时间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