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开展武术教学的意义

如题所述

中国武术在华夏大地上延绵了数千年,历史悠久并植根于民间。它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军事战争和社会活动,在中华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哺育下,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世代相传,历久而不衰。中国武术具有多彩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深邃的文化意蕴,具有健身、防身、修性、竞技等多方面社会功能,是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精粹!

体育是将人类的社会规范、文化规范有机融合于身体练习之中,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与西方体育侧重以规范控制、用特有规则对人产生影响不同,中华民族体育代表——武术注重对人实施道德培养,以中 华武德对人施加影响 。具备良好道德水准的人,才能够有意识、自觉 地遵行社会的规范 。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武术,对习武者的伦理 、 道德要求很高 ,“ 拳以德立 , 德为艺先 ”、“ 未曾习武先习德”, 将道德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 长期习武可以将道德内化为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因而武术的道德修养塑造功能必然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习武者以自强不息精神为动力,以厚德载物为保障,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文明的习武群体日益表现出高雅的品质。通过中国武术进行修身养性、强身健体,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能力和质量,帮助帮助人们抵御和消除学习、工作、生活压力导致的焦虑,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是人类为了延续自己总结和积累的文化,避免任何事都从头做起,开始不自觉的传承知识和技能,以及社会和文化规范的过程。先秦时期便有 了文武兼修的教育观念 ——“ 六艺 ”。 武之所以能成为教育手段之一,是因为武术本身具备生动、形象、便捷、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由于掌握武术技能颇费工夫,自然是磨练人的意志、塑造人的侠义、培养人的守道之良方。而武术的意义已经超出技术动作本身,成为传承文化、习武于人的手段。中国古代习武者以师父言传身教来进行教学,师承关系来维系人际关系。进入现代后,这种模式演变成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尊师重教,进一步发挥着师承关系的积极作用。从人类文明化进程来看,中国人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把一种几近残酷的搏斗技术,演绎成千姿百态、揣摩不尽的一种技艺,一种以技击为本源,旨在追求人生境界的东方文明。

武术文化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武术的体系是完整的,尽管在历史上人们着重于技术,而很少进行理论总结,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足够的文化负载力,都足以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彩。在中国文化的大系统之中,武术又与其他文化子系统,如哲学、宗教、兵法、医学、养生、美学、伦理等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武术在长期的文化浸润之中获得了丰富的营养,不愧为中国人民创造的东方武技。我们不能仅仅将武术作一项技术来认识,也不应把它只看作强身健体的手段,更不能只从防身自卫去考虑。这些认识都没错,但是不全面,站得不够高,看得不够远。中国武术是以身体动作诠释中国文化的生动载体,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对武术的认识和理解还应当站在民族的高度,看到它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等方面的深远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