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知自心"是什么意思???????

???????如实知自心?????

打坐时不管多好的境界,始终不要忘了打坐的目的——就是了生脱死、就是明心见性。现在人叫“认识自己”或者叫“如实知自心”。我们打坐,不管修什么法,修什么道,其核心就是“如实知自心”。

《呻吟语》上说“一生不闻道的人,真是可怜”。也可以说,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是个可怜的人。

什么是“如实知自心”?就是了解“心”是什么,了解“心”是什么就了解了生命是什么,也就了解了世界是如何形成的。

心,可以从三个方面认识它——体、相、用。

心的“体”,是指它的空性,我们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体认心的空性。

第一,无相;第二,无愿;第三,无住。

无相,是指无法抓住、无法指涉的,它不是我们能够认识的一个对象。如果有一个可以被认识的“心”,那么,它就不“空”了,它仍然是一个“有”。

无愿,心俱足一切,本自俱足,不需要达成什么境界,一切本具,一切现成。不用成佛、成道,本来就是。“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在心的本体之中一切俱足,没有缺失和不足。所以我们前几天讲的“道可道”,如果以为有一个道可以趋向,可以实现,那就是鬼话,那就不是道。

无住,什么叫无住,无住就是无所不住。(哈哈……),象太阳一样照着,朗照乾坤,不会因为谁而多给一点,不会执着停留,不会分辨,它只是照着。好像镜子照物,它不会因为你漂亮一点,就照得清晰一些,我难看一点,就照得模糊一些,它只是如其本来、纤尘不遗地照着。它包涵一切,所谓“无一物中无尽藏”。

心的“相”是什么呢?就是觉知、明觉、照性、觉性,虽然体是空性的,但它有觉察的能力,这是它的相。无论我们想什么,感受什么,认识什么,都有一个明明了了的觉察在其中,这就是心的“相”。

心的“用”是什么呢?就是这世界的一切。在打坐中看到心的作用是什么——是念头、感受、情绪、想法。推而广之,眼睛看到的桌子是念头,看到房子是念头,如果智慧高一点的,都知道这一百多斤的身体也是念头。信仰、性格也是念头,生死也是念头,贪生怕死也是念头,万事万物都是念头。你看一朵花,它就不会说我是红的,我是绿的,我是美的……都是念头在投射。这就是心的用的一面。心的用,就是身、心、世界。

真正的修法,是从心起修。三祖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心有体、相、用三面,应该从哪方面起修呢?

从体上修,那是要有上上根器的,上上根器的言下顿悟才可以依心体而起修,其实也是无修而修。一般人从体上起修不可能的。因为体是空的(无相),什么也抓不住,你从哪里下手?它还是无愿的。我们动个念就是愿望,只要有念就是有愿望,你起修不是一念吗?所以无从下手;无住,我们时时在住,每一个念头都是一个境界,都住于其中。

从体上很难,没有下手的地方,祖师禅说:如狗舔热铛。就是锅里有红烧肉,但很烫,狗舔不着。没有你下手处。祖师禅就从这里入手。

《心经》上讲“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无色、身、香、味、触、法,无眼界、无意识界……”一切都无,你从哪里下手?

我们修行,从体上没有下手处。

从用上入也没有机会。千头万绪的思绪就是心的“用”,纷纭繁杂的世界现象也是心的“用”,我们从哪个现象入手?我们凡夫生活一直就生活在“用”中,生活在现象中,不仅没有明心见性,反而迷失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世界。就像《易经》所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

修行从心的“相”上起修,才是真正的入手处。认识真心本性,只有从心的“相”上起修。

《楞严经》上说“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身心世界都在真心本性的怀抱之中。那么,怎么样实现心体的的认知呢?只有从“相”——心的觉知功能上入手才行。

神会大师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也就是这个道理。

但我们几十年的生活,都掉到心的“用”上去了。所以,必须要在打坐中去体会。知道有杂念,知道烦,知道疼,知道酸的那一知,就是心的“相”。如果我们直观当下——看自己正在想什么,那一知就清清明明的呈现出来了。可是,但我们持不住,它电光石火般地就消失了,紧接着心又掉到纷乱的思绪中去了,掉到了心的“用”上去了。为什么不能够持住,或说是安住于其上呢?因为定力不够。

定力不够够怎么办?通过观照念头或悟性好的人直接观照“空”——无念,来达成定力的深入。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随缘体妙,遇境知心”——通过对各种各样境界(缘、境)的观照,来体会那个“能观”的主体,也就是心的“相”。

观照,不是研究自己的思想念头,更不是取舍、评判思想念头的好坏、是非。而是通过清楚观照自己意识、情绪、思想等等,而来培养定力。如果细说,在观照的过程中,有三个现象:观照者(假设的),观照(一种作用、功能),观照的对象(比如说思想、情绪等)。我们做观照的功夫,其实不在观照者和观照的对象上着力,而是时时保持那个观照。我给你们一个口诀:保持观照,而不要保持对对象的观照——不要老是着力于对象上去了,那就又掉到心的“用”中去了。

观照久了,自然会体会到“心月孤悬,光吞万象”的境界,这就要在觉知上安住很久很久,安住久了,自然心就“尘尽光生”了。就如《楞严经》上说: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消灭。

所以不要从体上入,而从相上入,从这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上入。

初学在开始修持观照法门的时候,往往会提起一个观照的作用,很着意地去观照。刚开始可以提起,因为还不熟练嘛。熟练后就不要再提了,因为那个观照是我们的心本来就有的作用,藏密叫它“本觉”——本具的觉照能力。提起观照是不对的,要无为而照。

念头、思绪很奇怪,一观照心就空了,没了。就好像一开灯,黑暗就消失了一样的道理。正好,就保持在此无念(空)的意境中。这也是一个必须要有的过程。

此时,心境很安静,什么念头都没有。但这个无念或空的意境中,不是还有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正空着、正无念着的一“知”吗?这一“知”,就是我们要从而起修的那个心的“相”。

不过,不要着急,先保持那个空无一念的状态。让它越来越空,越来越静(但那一“知”始终都在,是不是?)。以此培养定力,是个很好的阶段。

观照,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观照念头,就是你能感觉到的全都是念头;

第二个阶段是念头没有了,空了,相对的念头没有了,相似空(念头不可能没有)。如果有时候杂念又升起了,怎么办?这时也不要懊恼,再回到观念头的状态上去就好了,不要再执着刚才那个“美好”的空境。那个空也没什么了不起,它其实也是一个念头。明白吗?不要把空守得死死的。

第三个阶段是观那一“知”。这个时候,不要再观念头或是观无念的空,而是安住在那个能观的一“知”上。

刚开始安住不住,因为定力不够的原因。那么,就多练习观念头,观空。生处转熟,熟处转生。禅定无他,熟悉而已。

从明明了了,当下一念,真正用心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一定会有成就。

从“相”上入手很好,是上等根器所走的路子。

六祖慧能是从体上入的,但那是上上根器的人走的修持之路;从用上入手的,象磕头、烧香、诵经,持咒、观想等。

如果走捷径,就从心的“相”上着手。这样持久了,智慧之光就自然生起来了。从“相”上入手很简捷——直观当下,则一念清明,就此安住。就是那灵明一念,就是宗密禅师所说的:以灵知为自心,莫认妄念——什么是妄念,一切都是妄念,唯有那一“知”,是正念。

话又说回来,如果那一念不生的相似空都还持不住,有为的“空”都还持不住,何还谈无形无相的灵知一念呢?所以要下功夫,多修定力,这就要耐得住寂寞和单调。

真聪明人,就“龙衔宝珠,游鱼不顾”,安住于这一“知”,一念万年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6
密教以豙(a,阿)字作为本初不生净菩提心之体性,故主张修行者应如实观察,并了知其实义。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大一八·一下):‘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此系解释修行者所求之菩提心实乃开显如来功德之宝所。其意概谓一切众生之自心本即具足金刚、胎藏两部曼荼罗之功德,故修行者应如实观察自心之实相,若能明了证知,则可证得佛果菩提。故真言家每谓‘如实知自心’一语含蕴无量深义,而视之为整部大日经之要旨精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