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的ABC指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a代表开放气道;b代表人工呼吸;c代表人工循环。

A指的是Airway,即气道,是指心肺复苏中开放气道的步骤,一般使用按额抬颌法;

B指的是Breathing,即呼吸,通过人工呼吸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人工的通气支持;

C指的是Circulation,即循环,是通过胸外按压的方式进行人工循环的支持。 

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通畅是进行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因此,首先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以耳靠近病人的口和鼻,以听或感觉是否有气流,并观察病人胸廓是否有起伏,以判断呼吸是否停止。 有效的人工呼吸,应能保持病人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接近正常。人工呼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徒手人工呼吸法,其中以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最适于现场复苏。另一类是利用器械或特制的呼吸器以求得最佳的人工呼吸,主要用于后期复苏和复苏后处理,应由专业人员使用。

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选择剑突以上4-5厘米处,即胸骨上2/3与下1/3的交接处为按压点,按压频率为80-100次每分为佳。单人复苏时,心脏按压15次进行口对口呼吸两次,双人复苏时,心脏按压5次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1次。

扩展资料:

心肺复苏CPR顺序新变化:ABC到CAB

以前老的心肺复苏指南主张心肺复苏采取abc方法,而现在新指南提出cab更有利于复苏成功。即主张发现病人心脏骤停,首先进行心脏按压,然后再开通气道,人工呼吸,这样尽快维持人体血液流动,以便让重要脏器如心、脑供血供氧不中断,以保证其功能。

通过高质量、不间断胸外按压,患者得到良好的被动通气,优于正压通气。保持每次呼吸30次按压,在不间断CPR的情况下可考虑开放声门上气道。用力维持按压深度2英寸并保证胸廓完全回弹,按压频率维持在每分钟100次。如果施救者>1人,应轮流按压以避免疲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ABC三部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5

心肺复苏中的ABC分别指的是:

    开放气道(Airway,气道)

    人工呼吸(Breathing,呼吸)

    人工循环或称胸外按压(Circulation,循环)三大步骤。

但是有必要指出,在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发布后,被沿用了很久的ABC流程发生了改变,变成了CAB,即先胸外按压,再开放气道,最后再人工呼吸。

第2个回答  2013-06-18
A(assessment、airway)即判断有无意识、畅通呼吸道。当病人发生猝倒等症状时,首先要判断病

人是否还存在意识,可以轻拍病人面部或肩部,并大声喊叫名字或其他称呼。如果没有反应,说明病人意识已丧失,可用手指掐其人中,同时立即高声呼救,呼唤其他人前来帮助救人,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将病人放成合适的仰卧体位,一般要适当抬高病人的头部和腿部,与地面呈30度角为宜。畅通呼吸通道,清理口腔、鼻腔异物,并使舌根离开咽后壁,畅通气道。只有气道畅通后,人工呼吸提供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才能得到氧气供应。

B(breathing)即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病人呼吸,是心肺复苏基本技术之

一,开放气道后要马上检查有无呼吸,如果没有,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最常见、最方便的人工呼吸手法是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用一手将病人的鼻孔捏紧,以防止吹气气体从鼻孔排出而不能由口腔进入到肺内。然后深吸一口气,用口唇严密地包住病人的口唇,注意不要漏气,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将气体吹入病人的口腔到肺部。吹气后,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使气体呼出。观察病人的胸部有无起伏,如果吹气时胸部抬起,说明气道畅通,口对口吹气的操作是正确的。口对鼻人工呼吸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类似,一般用于婴幼儿和口腔外伤者。

C(circulation)即人工循环。人工循环的基本技术是胸外心脏按压。在心脏停止跳动后,用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使得心脏被动射血,以带动血液循环。只要判断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实施心脏按压首先要找准按压的位置,正确位置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胸骨上2/3与下1/3交界处)。用右手食指和中指顺肋沿向上滑动到剑突下(胸骨最下沿),这时食指和中指与胸骨长轴垂直,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区即为按压区,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右手重叠在左手背上,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双肩正对病人胸骨上方,两肩、臂、肘垂直向下按压。平稳地、有规律地进行,垂直向下按压,每次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已选择好的按压位置不变。按压深度在3.5-4.5厘米,按压频率每分钟80-100次。
第3个回答  2013-06-18
心肺复苏ABC A的英文airway的缩写,该步骤注意目的是打开气道。B是breathing的缩写,是人工呼吸的意思。C是circulation的缩写,该步骤的目的通过心脏按压来恢复血液循环。
  A步骤:将病人平卧在平坦的地方,急救者一般站或跪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上用力向后压,右手指放在下颌沿,将头部向上向前抬起。
  注意:让病人仰头,使病人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防止舌头阻塞气道口,保持气道通畅。
  B步骤:口对口吹气,也就是人工呼吸。抢救者右手向下压颌部,撑开病人的口,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用双唇包封住病人的口外部,用中等的力量,按每分钟12次、每次800毫升的吹气量,进行抢救。
  一次吹气后,抢救者抬头作一次深呼吸,同时松开左手。下次吹气按上一步骤继续进行,直至病人有自主呼吸为止。
  注意:吹气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急性胃扩张。同时观察病人气道是否畅通,胸腔是否被吹起。
  C步骤: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胸骨下段,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两手的手指翘起不接触病人的胸壁,伸直双臂,肘关节不弯曲,用双肩向下压而形成压力,将胸骨下压4厘米至5厘米(小儿为1厘米至2厘米)。
  注意:按压部位不宜过低,以免损伤肝、胃等内脏。压力要适宜,过轻不足于推动血液循环;过重会使胸骨骨折,带来气胸血胸。
  B、C步骤应同时进行,按压30次之后做两次人工呼吸,通常一个抢救周期为三轮,也就是按压90次、人工呼吸6次。
  经过30分钟的抢救,若病人瞳孔由大变小,能自主呼吸,心跳恢复,紫绀消退等,可认为复苏成功。
  终止心肺复苏术的条件:已恢复自主的呼吸和脉搏;有医务人员到场;心肺复苏术持续一小时之后,伤者瞳孔散大固定,心脏跳动、呼吸不恢复,表示脑及心脏死亡。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A(assessment、airway)即判断有无意识、畅通呼吸道。B(breathing)即人工呼吸。C(circulation)即人工循环。人工循环的基本技术是胸外心脏按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