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港口的发展有哪几个阶段?

做PPT用的资料

一、港城关系的演变进程

  港口的发展与城市发展密切关联。“建港兴城,城以港兴,港为城用,港以城兴,港城相长,衰荣共济”,正是港城关系的总结。纵观世界港口与港口城市,从空间关系到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着阶段性互动特征,其演变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港城初始联系阶段

  此时港城联系源于港口的基本功能——运输中转功能,进而诱发产生港口产业,形成初级商港型经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港口的区位优势起着决定性作用,城市对港口有很强的依赖性。

  2.港城相互关联阶段

  港口的发展,带动了与港口中转运输相关的海运代理、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对城市的影响。港口产业发展形成巨大的产业带动力,逐步成为港口城市产业的主体:大进大出的临港工业和依港而建的进出口加工业。同时,城市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铁路、公路等集疏运方式的完善,也促进了港口规模的膨胀。以港口关联产业发展为纽带,港口与城市在空间形态上相互融合,港口与城市开始走向一体化,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港口工业型经济发展阶段。这时以港口工业的形成为标志,港口城市完成了从简单地服务于港口到积极地利用港口的转变,港口城市与港口互动实现共同发展。

  3.港城集聚扩散效应阶段

  随着港口功能的多样化发展,即从装卸到集装卸、工业、客运、旅游、综合物流等于一身的综合性港口,产业发展构成的良好城市基础设施条件产生空间集聚引力,吸引与港口无直接关系的产业在港口城市的集聚,港口产业链不断延长,不断吸引关联产业在港口城市集聚,形成强大的临港产业群,并辐射扩散到周边区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港口城市产业辐射能力已经超出了城市的范围。随着港口城市产业体系渐趋完善,进入多元化经济发展阶段。城市经济将形成港口经济以外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此时,城市的发展仍然以港口为中心,并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4.城市自增长效应发展阶段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多元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其继续发展将主要源于自身规模循环和累积。港口城市在进入多元化经济发展阶段以后,港口经济就成为其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主导地位将逐渐失去,港口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多元化产业发展及城市经济的自增长发展。

  此后,港城发展关系会出现两种趋势。其一,城市经济发展,推动港口继续发展,但港口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已大为弱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港城关系新一轮发展势头初现。其二,港城关系分离,城市继续发展,而港口发展逐步停滞、甚至衰败,威尼斯和伦敦就是典型的例子,即表现出港衰而城市成功转型继续兴旺。

  二、我国港城互动发展正进入黄金发展期

  1.经济全球化使港城经济互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世界经济发展看,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分工已从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垂直分工,向该类分工不断深化和水平分工不断扩大方向发展。国际分工强化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更为直接地参与全球经济的运行与竞争。这种发展态势,使世界经济更加依赖于国际贸易和海上航运,港口作为基本平台,其组织外贸、发展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功能逐渐被强化,并逐步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港口推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从而为我国沿海港口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2.港口的发展有效支撑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85%是通过港口实现的,港口在保障北煤南运、原油和铁矿石进口等方面发挥着巨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三西”地区一直是我国煤炭的主要调出地区,2005年“三西”地区煤炭下水量已占到“三西’地区煤炭外调量的60%。由于矿石产地主要集中在巴西、澳大利亚、南非等国,我国进口铁矿石运输90%以上由海运完成,2005年我国铁矿石总消费量的62%由海运进口解决。我国进口原油的95%以上也是海运承担。

  3.我国经济的规模化发展有力促进了港口的现代化发展

  沿海港口吞吐量由1980年的 2.6亿吨增加到2000年的14.2亿吨,20年间年均增速达到7.3%。2000年后,中国经济加快融入全球经济,在外贸货物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港口货物吞吐量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2005年达到33.8亿吨,5年年均增速高达18.9%,创出历史新高。外贸货物吞吐量1980年全国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0.75亿吨,2000年达到5.5亿吨,20年间年均增速7.5%。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进一步加快,2005年吞吐量达到13.2亿吨,5年年均增速达18.9%,较入WTO前增加了11.4个百分点。港口建设同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5年。全国沿海港口150余个,生产性泊位2769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的泊位1113个,年通过能力达到25.6亿吨。其中,专业化集装箱泊位已接近200个,总设计吞吐能力达到6800万TEU;北方煤炭输出港拥有专业化装船泊位41个,总装船能力达到3.3亿吨;沿海港口10万吨级以上原油泊位13个,总吞吐能力1.42亿吨;沿海107J吨级以上一次接卸矿石泊位15个,一次接卸能力1.9亿吨。

  4.港城互动已形成高度发达的沿海经济集聚

  沿海城市依托沿海港口优势,已形成高度的产业及经济集聚。据统计,沿海地区占全国的外贸进出口比重和GDP比重分别已从1990年的85%和54%上升到2004年的93%和60%以上,外资投资在沿海和外资企业进出口总额比重分别为85%和97%,沿海地区人均GDP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45%。在25个工业产业中,沿海地区有19个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超过 60%,最高达9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3
一、港城关系的演变进程

  港口的发展与城市发展密切关联。“建港兴城,城以港兴,港为城用,港以城兴,港城相长,衰荣共济”,正是港城关系的总结。纵观世界港口与港口城市,从空间关系到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着阶段性互动特征,其演变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港城初始联系阶段

  此时港城联系源于港口的基本功能——运输中转功能,进而诱发产生港口产业,形成初级商港型经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港口的区位优势起着决定性作用,城市对港口有很强的依赖性。

  2.港城相互关联阶段

  港口的发展,带动了与港口中转运输相关的海运代理、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对城市的影响。港口产业发展形成巨大的产业带动力,逐步成为港口城市产业的主体:大进大出的临港工业和依港而建的进出口加工业。同时,城市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铁路、公路等集疏运方式的完善,也促进了港口规模的膨胀。以港口关联产业发展为纽带,港口与城市在空间形态上相互融合,港口与城市开始走向一体化,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港口工业型经济发展阶段。这时以港口工业的形成为标志,港口城市完成了从简单地服务于港口到积极地利用港口的转变,港口城市与港口互动实现共同发展。

  3.港城集聚扩散效应阶段

  随着港口功能的多样化发展,即从装卸到集装卸、工业、客运、旅游、综合物流等于一身的综合性港口,产业发展构成的良好城市基础设施条件产生空间集聚引力,吸引与港口无直接关系的产业在港口城市的集聚,港口产业链不断延长,不断吸引关联产业在港口城市集聚,形成强大的临港产业群,并辐射扩散到周边区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港口城市产业辐射能力已经超出了城市的范围。随着港口城市产业体系渐趋完善,进入多元化经济发展阶段。城市经济将形成港口经济以外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此时,城市的发展仍然以港口为中心,并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4.城市自增长效应发展阶段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多元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其继续发展将主要源于自身规模循环和累积。港口城市在进入多元化经济发展阶段以后,港口经济就成为其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主导地位将逐渐失去,港口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多元化产业发展及城市经济的自增长发展。

  此后,港城发展关系会出现两种趋势。其一,城市经济发展,推动港口继续发展,但港口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已大为弱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港城关系新一轮发展势头初现。其二,港城关系分离,城市继续发展,而港口发展逐步停滞、甚至衰败,威尼斯和伦敦就是典型的例子,即表现出港衰而城市成功转型继续兴旺。

  二、我国港城互动发展正进入黄金发展期

  1.经济全球化使港城经济互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世界经济发展看,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分工已从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垂直分工,向该类分工不断深化和水平分工不断扩大方向发展。国际分工强化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更为直接地参与全球经济的运行与竞争。这种发展态势,使世界经济更加依赖于国际贸易和海上航运,港口作为基本平台,其组织外贸、发展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功能逐渐被强化,并逐步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港口推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从而为我国沿海港口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2.港口的发展有效支撑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85%是通过港口实现的,港口在保障北煤南运、原油和铁矿石进口等方面发挥着巨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三西”地区一直是我国煤炭的主要调出地区,2005年“三西”地区煤炭下水量已占到“三西’地区煤炭外调量的60%。由于矿石产地主要集中在巴西、澳大利亚、南非等国,我国进口铁矿石运输90%以上由海运完成,2005年我国铁矿石总消费量的62%由海运进口解决。我国进口原油的95%以上也是海运承担。

  3.我国经济的规模化发展有力促进了港口的现代化发展

  沿海港口吞吐量由1980年的 2.6亿吨增加到2000年的14.2亿吨,20年间年均增速达到7.3%。2000年后,中国经济加快融入全球经济,在外贸货物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港口货物吞吐量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2005年达到33.8亿吨,5年年均增速高达18.9%,创出历史新高。外贸货物吞吐量1980年全国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0.75亿吨,2000年达到5.5亿吨,20年间年均增速7.5%。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进一步加快,2005年吞吐量达到13.2亿吨,5年年均增速达18.9%,较入WTO前增加了11.4个百分点。港口建设同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5年。全国沿海港口150余个,生产性泊位2769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的泊位1113个,年通过能力达到25.6亿吨。其中,专业化集装箱泊位已接近200个,总设计吞吐能力达到6800万TEU;北方煤炭输出港拥有专业化装船泊位41个,总装船能力达到3.3亿吨;沿海港口10万吨级以上原油泊位13个,总吞吐能力1.42亿吨;沿海107J吨级以上一次接卸矿石泊位15个,一次接卸能力1.9亿吨。

  4.港城互动已形成高度发达的沿海经济集聚

  沿海城市依托沿海港口优势,已形成高度的产业及经济集聚。据统计,沿海地区占全国的外贸进出口比重和GDP比重分别已从1990年的85%和54%上升到2004年的93%和60%以上,外资投资在沿海和外资企业进出口总额比重分别为85%和97%,沿海地区人均GDP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45%。在25个工业产业中,沿海地区有19个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超过 60%,最高达95%
第2个回答  2013-06-20
排名如下:

大陆港口:
上海港 广州港 天津港
深圳港 大连港 宁波港
厦门港 青岛港 南京港
连云港港 秦皇岛港
福州港 营口港 舟山港

安庆港 长沙港 江阴港
合肥港 湖州港 南昌港
南宁港 泰州港 杭州港
苏州港 防城港 南通港
安庆港 黄石港 贵港港
温州港 烟台港 珠海港
北海港 舟东港 八所港
三亚港 威海港 中山港
锦州港 京塘港 龙眼港
阳江港 洋浦港 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