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班里有孩子过于调皮,需要跟家长反馈,你应该如何如沟通?

如题所述

如果班里有孩子过于调皮,需要跟家长反馈,你应该以一种礼貌、尊重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 与家长建立联系:在联系家长之前,先花些时间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家庭情况。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家长的反应和态度。
2. 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可以选择面对面、电话、短信或网络等方式与家长联系。
3. 描述问题:客观地描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包括调皮行为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同时,也要表达对孩子的关注和帮助。
4. 表达关切:告诉家长你对孩子的关注和期望,并强调你希望与家长一起合作,帮助孩子改善行为。
5. 倾听家长意见:在沟通中,要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反馈,并寻找共同点来解决问题。
6. 提供建议: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家长了解如何在家中管理和支持孩子的学习和行为。
7. 保持积极态度:在整个沟通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并鼓励家长与你合作,共同帮助孩子改善行为。
8. 跟进情况:在沟通后跟进情况,确保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并持续关注孩子的表现和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03
如果班里有孩子过于调皮,需要跟家长沟通一下。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
,首先,要向家长了解一下,孩子在家里的和以前的表现。从而全面的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因为调皮,即使在题主的眼里,也不是件坏事。但是过度了,对学生来说,对班级秩序来说,都不是好事。
过于调皮,这是一种判断。是不是真的过了?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要跟家长介绍一下孩子在学校里的具体表现,请家长认定一下孩子是不是过于调皮。因为只有家长和老师同样的认定是过于调皮(这需要家长了解孩子的行为对班级秩序的影响,也是和家长沟通的难点)。有这样的共识,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
接下来就是听听家长的意见应该怎么样教育管理孩子。原因也很清楚,老师不是监护人。有些事只能建议家长协助。
补充一点说明,这里说的过于调皮,那是够不上小学生惩戒条例的。
第2个回答  2022-09-26
可以适当给一些惩罚,温柔而坚决的展示给孩子:故意捣乱会有惩罚,同时也让其他孩子知道违反规定的结果,培养他们的好习惯。
采取鼓励式教育,比如:这个小朋友,老师知道你特别想做的很好,越是这样就越证明你想要变得更好,是不是呀!Xxx!(语气和动作可以凶一点,但是话语是表达你对孩子的爱)
xxx妈妈,我们要一起帮助xxx进步呀,光靠我们肯定是不行的,需要你们在家里对他进行监督,这样对后续的生活学习才有帮助。老师也很期待每次上课都可以看到他的进步,只要一节课表现的好,老师就会给她积分奖励,积少成多,这样他就可以兑换他一直喜欢的礼物了。
xxx妈妈,xx在上课的时候,特别爱讲话,而且还攻击了班上其他小朋友,不知道是不是他还不适合这种集体课程。您看一下,班上还有七八个其他小朋友,他这样确实影响到了别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这边建议他先上一下我们的一对一课程,然后我们两方一起矫正孩子的整个问题,帮他养成好习惯。
根本就不听,觉得孩子还小无所谓,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这个问题。
其实这类家长在续费的时候就不用争取了,孩子调皮到令老师崩溃,家长丝毫不参与到家校共育中,可见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也比较表面。如果留下他们,影响其他孩子,你就会失去那些乖乖的听话的小可爱们,还可能会影响口碑。
详细了解事情的经过,搞清楚孩子“问题”行为的过程、频率、时间这些信息,从一个客观中立的角度分析事情的严重程度,避免因为情绪化而主观加重问题的严重性,反而会在处理的过程中没办法做到有理有据、张弛有度。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头脑冷静、思维清晰,没必要在没搞清楚问题前就向老师盲目道歉。要先跟老师了解清楚事情经过,同时表明自己一定会承担起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的态度。
跟孩子认真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机。被老师叫家长之后,孩子心里一定很忐忑、害怕被家长责骂。家长可以利用孩子这时候抵抗心理比较弱的时机,用温和但是坚定的态度跟孩子了解他行为的动机。孩子的行为一定背后有动机,例如不想写作业是为了争取玩儿的时间、不会规划时间、或者是作业难度对他来讲比较大,所以要从根源了解行为,才能有的放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9-26
一碰到淘气的孩子就崩溃

一碰到淘气的孩子就不知道怎么办?

首先要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捣蛋,是对课程不感兴趣还是本来就很调皮

面对对课程不感兴趣的孩子

先去找他感兴趣的点,帮助他进入这种专注的状态

可以适当给一些惩罚,温柔而坚决的展示给孩子:故意捣乱会有惩罚,同时也让其他孩子知道违反规定的结果,培养他们的好习惯

采取鼓励式教育,比如:这个小朋友,老师知道你特别想做的很好,越是这样就越证明你想要变得更好,是不是呀!Xxx!(语气和动作可以凶一点,但是话语是表达你对孩子的爱)

如果孩子的注意力本来就不集中,故意捣乱控制不住自己,那可以找家长先谈一谈,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

告诉家长这种情况不止影响他在机构的上课,更会影响到后期他的学习习惯。

第一类家长,很愿意配合老师进行家校共育

话术一:xxx妈妈,我们要一起帮助xxx进步呀,光靠我们肯定是不行的,需要你们在家里对他进行监督,这样对后续的生活学习才有帮助。老师也很期待每次上课都可以看到他的进步,只要一节课表现的好,老师就会给她积分奖励,积少成多,这样他就可以兑换他一直喜欢的礼物了。

话术二:xxx妈妈,xx在上课的时候,特别爱讲话,而且还攻击了班上其他小朋友,不知道是不是他还不适合这种集体课程。您看一下,班上还有七八个其他小朋友,他这样确实影响到了别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这边建议他先上一下我们的一对一课程,然后我们两方一起矫正孩子的整个问题,帮他养成好习惯。

第二类家长,根本就不听,觉得孩子还小无所谓,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这个问题。

其实这类家长在续费的时候就不用争取了,孩子调皮到令老师崩溃,家长丝毫不参与到家校共育中,可见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也比较表面。如果留下他们,影响其他孩子,你就会失去那些乖乖的听话的小可爱们,还可能会影响口碑。试想,在其他家长眼中,一个老师连课堂都管控不了,怎么能好好上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