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沈从文的文笔风格,相互对比差异

鲁迅、沈从文的文笔风格,以及相互对比差异。

鲁迅的犀利尖刻,沈从文的诗情画意,在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坛中闪发着异样的光彩,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领军人物。鲁迅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九十年代后沈从文被列为仅次于鲁迅的中国最伟大的作家。尽管他们的创作风格南辕北辙,艺术主张差异很大,但他们在改造和重建中国国民性精神上殊途同归。鲁迅的小说“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沈从文小说则使“读者从作品中接触了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示,对人生活或生命能做更深一层的理解”。正如苏雪林所说,沈从文“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们兴奋起来,年轻起来,好在20世纪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生存的权利”。尽管他们表达的是一个共同的主题——改造国民性,但在表现手法和语言艺术风格上又有着迥然的不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24
鲁迅的独特魅力在于鲁迅的文笔太过独特,鲁迅先生的文章和作品,就像一杯香浓苦涩、原汁原味的老树咖啡,需要耐心地用文火慢慢煎煮,然后再静静、细细地用心品味和咂摸,才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其中的好处、妙处和绝处。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和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比如上大学以后再去读,其效果和收获可能要大得多。说老实话,按照本人的阅读经验,上大学中文系学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后,才对鲁迅先生的文章有了一点点感觉,而有些较深奥的文章和作品至今还没有完全读懂,甚至是似懂非懂。

沈从文先生可以说是一个自学成材的作家,也是一个著名的“文体作家”,其“文笔”倍受推崇。《边城》的语言空灵、平淡得不食为间烟火而意味深长,这和《边城》的意境是相适应的。而且他的语言很“糯”,句子之间很“粘”,有点跳跃感,但看起来也绝不突兀。你看《边城》的第一段,简直像用顶针手法写的,语言并不华丽,但接得非常舒服。苏雪林说沈从文,句法短峭简练,富有单纯的美。这确实说得很到位。同时,由于沈先生来自湘西,他总称自己是乡下人,他的文字也相应地带有一种未“驯化”的原始美,苏雪林批评他的文学很有疵病,也是对的,但这种疵病并不影响我们的审美,反而觉得新鲜活泼,别有情趣。这在《湘行散记》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它的文笔比《边城》更跳跃,更有地方风味,每一句话显得那么生动、有趣。施蛰存先生看重《湘行散记》甚于《边城》,估计就是从文笔方面取舍的。
第2个回答  2013-06-24
鲁迅的是民族,沈从文写的是人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