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重要意义

如题所述

  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如下:
  第一,节日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牵牛要牵牛鼻子,研究民间文化抓住节日,就可以带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民间文学、民间神话传说等等,具有很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第二,节日也是处于变化之中的,要考虑如何因势利导,好的保留,坏的剔除,以使它更好地发展。比如春节的一些礼仪形式,作揖要比西方的握手礼好,能够保持距离。再比如鞭炮,尽管可以营造节日气氛,但是污染严重,而且存在隐患,如果能够制造出改良的品种,只有声响和光电,没有烟尘和爆炸,两全其美。
  第三,节日对于社会安定、人民和睦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也很重要。过节期间一方面家庭和睦,甚至平日不来往的楼上楼下、街坊邻居见了面也会很礼貌地问好祝福,整个社会洋溢着安定祥和的氛围,另一方面,犯罪率恐怕是最低的。再有,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春节是一定要过的,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排除了这些时令节点之于古人的外在性和偶然性,并赋予它们更多形而上意义;为封建社会历代统治阶级所尊崇利用的儒家伦理学说丰富了节日的社会基础和实用意义以及实施形式。

  传统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3
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中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可促进国家民族认同、凝聚人心、激发民族意志,可扭转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在全球化条件下,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冲突和文化竞争日趋突出,中国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受到严峻挑战。

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民族迈向全面复兴,在融入世界和吸取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弘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提高人民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比较香港而言,内地包括清明节在内的传统节日,不仅仍未被列为法定假期,而且过节气氛逐渐淡化,这是一个值得忧虑的现象。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节日具有增强凝聚力、树立核心价值观、加深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是集体的文化记忆。如何拯救这些流传千年、意蕴丰富的文化记忆,让它们在新时代重现活力,是近年来包括专家学者、普通百姓在内的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如今,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多个传统节日也被列入法定节假日。这不仅有助于树立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形象,也使传统节日成为承载中国人“和为贵”处世精神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树立和平友善的国际形象。同时,有利于丰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使之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关键成分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

扩展资料: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信仰、祭祀、天文、地理、物候、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上古社会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蕴含着礼乐文明的深邃文化内涵。

大部分传统节日形成于上古时代,先秦时期由于南北风俗各异,各地的风俗尚未融合普及,很多古已有之的节俗活动在中原文献鲜有记载。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这对节日习俗的传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有现存文献记录的传统节日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在先秦时期,一年中划分得二十四个节气,已齐备完成,后来有些传统节日,也与这些节气密切相关,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每个中华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来源之处与形成的必要条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传统节日
第2个回答  2013-06-23
我们中华民族是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因此对保护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发扬优秀的传统美德,倡导古老的民俗文化,这对于振兴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必不可少的。
第3个回答  2019-04-03
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一个共同体良性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从农耕社会走到今天,传统节日纷纷沦落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支撑节日习俗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规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曾经有序的节日系统变为了零星的时间符号。就端午节而言,如果不能将它独有的伦理观念、情感寄托和精神价值现代化,就很难让它“活在当下”,就不能真正成为一个“节日”而只是“假期”。
端午节的意义在于向死而生、爱国之心、孝义理念等价值观,粽子、龙舟、艾叶这些符号只是情感载体,如果只是追求物质上的花样翻新,节日就会失去凝聚力,变得空洞。中国开启现代化进程以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科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仍需要不懈努力。从这个角度看,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如何“打磨”作为文化表达载体的传统节日。
人是节日的创造者和承传者。中国传统节日伴随着中国人生发成长,或许形式日渐衰微,但其精神早已存续于人心,存续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季羡林先生曾说,“传统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现代化代表文化的时代性”。继承以保持民族性,弘扬促使其现代化,这样我们对未来的生活才能更加充满激情与热爱。
第4个回答  2013-06-23
保护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