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将军简介

如题所述

张爱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1910年生于四川达县,早年在家乡参加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现代国防科技建设的领导人之一,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建国后张爱萍曾就任过华东军区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要职,同时还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党的中央委员等职务。2003年7月5日,张爱萍病逝于北京。

扩展资料:

张爱萍:文武双全,是海军学校创始人,首位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者

张爱萍将军文武双全,是开国上将之中难得的一位旷世奇才,以“军中才子”、“马上诗人”闻名于世,为四川省达县罗江口镇人,他15岁参加革命,16岁加入中国共青团,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24岁参加长征,45岁被授予上将军衔,把毕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毫无怨言。

历任罗江口党支部书记、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副书记、红3军团第4师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3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建国前夕的1949年4月,张爱萍将军任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创办了我军第一所海军学校,成为了闻名于世的“海军之父”,而且还创办了我军第一个海军技术研究指导机构-海军司令部研究委员会,为日后发展海军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国后的1955年1月,张爱萍将军组织指挥了我军历史上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一举攻占一江山岛,大陈列岛不战而克,解放了浙东沿海全部敌占岛屿,给国民党反攻大陆的图谋以沉重打击。

1955年9月,时年45岁的张爱萍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此外,张爱萍将军还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1959年9月,张爱萍将军先后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中央专委委员兼办公室副主任等职,主持国防科技、装备和国防工业工作,组织领导“两弹一星”大协作、大会战,先后4次担任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现场试验总指挥,成功地组织了我国第一代地地导弹、首次原子弹塔爆、空爆及第三次原子弹爆炸试验。

1975年11月26日上午,张爱萍将军成功发射升空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尖兵一号”,“尖兵”卫星发射后于太空遨游三日,安全返回地面,举国欢腾。

1980年5月,他成功向太平洋海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洲际导弹;1982年10月,成功地向太平洋海域潜艇水下发射潜地火箭;1984年4月,成功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静止通信卫星。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87年,77岁的张爱萍将军离休。离休后,他撰写了大量回忆文章,著有《神剑之歌》、《张爱萍军事文选》等,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能文能武,不仅英勇善战,而且会做诗,擅书法,会照相,多才多艺。

战争年代,张爱萍将军曾拍摄照片上千张,十分珍贵。他还喜爱书法,尤善行草,其笔力劲挺、雄浑苍劲、圆浑流畅、收放自如。晚年,张爱萍将军凡外出活动,相机必挂胸前,不识者误为摄影师。张爱萍将军还出版了诗词、书法、摄影选集,是著名的将军诗人、书法家和摄影家。

1988年,中央军委又授予张爱萍将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3年7月5日,张爱萍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其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学习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精神永远光照千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爱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08
张爱萍同志生平(1910- 2003)
四川省达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八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协和中心县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局秘书长,少先队中央总队训练部部长、参谋长、总队长,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第十一、第十三团政治委员,军委骑兵团政治委员、代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江浙省委军委书记,豫皖苏省委书记,八路军苏皖纵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五纵队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三师九旅旅长,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前敌委员会委员,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七兵团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国防科委主任,国家科委第一副主任,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因病于2003年7月5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4-02
张爱萍生平简历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生于四川达县。早年在家乡参加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在上海从
事秘密工作,曾任中共法租界地下区委委员。同年底到苏北参加红军,先后任红十四军第
一师第二支队中队指导员,中队长、副大队长和大队政治委员等职。1930年冬奉命赴闽西
革命根据地,先后任共青团闽西特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中央局秘书长,共青团万(安)
太(和)特委书记、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训练部部长、参谋
长、总队长等职。1934年初入红军大学学习。同年秋起任红三军团第四师十二团政治委员
、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长
征,先后任红三军团第十一团、第十三团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参加攻占娄山关、遵义城等
战斗。到陕北后任军委骑兵团政治委员。1936年6月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
员。

抗战爆发后历任江浙省军委书记、豫皖苏省委书记、八路军第五纵队三支队司令员、
新四军第三师九旅旅长、第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
员等职,参与领导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挫败日伪军的多次"扫荡"和国民党顽军的进攻
,巩固发展了苏北和淮北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渡江战役。之后任华东军区海军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组建华东海军。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七兵团兼浙江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参谋长等职,
参与指挥解放浙江沿海岛屿,并在解放一江山岛战斗中组织了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联合
登陆作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之后任副总参谋长,并兼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国防科学
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国家科委第一副主任,中央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主任等职,参
与组织领导原子弹、导弹、卫星等研制与试验工作,为"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新中国的
科研事业和国防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0年后历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等职。
(资料来源:中国网)
第3个回答  2006-04-02
张爱萍同志生平(1910- 2003)
四川省达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八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协和中心县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局秘书长,少先队中央总队训练部部长、参谋长、总队长,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第十一、第十三团政治委员,军委骑兵团政治委员、代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江浙省委军委书记,豫皖苏省委书记,八路军苏皖纵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五纵队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三师九旅旅长,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前敌委员会委员,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七兵团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国防科委主任,国家科委第一副主任,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因病于2003年7月5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