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是真心还是假仁义呢?

如题所述

刘备托孤诸葛亮是实实在在的真心。包括那句:若嗣子可辅则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也出自刘备的真心。你得从刘备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之所以托孤,是因为觉得自已时日无多,此刻在刘备心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江山社稷如何顺利交接,身后事如何安排?都快要死的人了,还有心情假仁假意?

刘备识人看人在三国时代数一数二,之所以选择诸葛亮,完全是因为诸葛亮的为人:1、诸葛一生唯谨慎。托孤是国家大事,对于人员选择非常重要。刘备知道诸葛亮谨慎,办事稳重,正如《出师表》中所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诸葛亮是道德模范。《隆中对》: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管仲、乐毅是什么人?名相与名将,一生辅佐君王成就霸业。这两人是诸葛亮的偶像,也是诸葛亮的理想。刘备自从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相谈后,相见恨晚,如鱼得水。刘备打仗不带诸葛亮除了要镇守后方外,还有个原因是因为诸葛亮为人太正真,不喜欢弄阴谋诡计,不像法正、庞统等人,什么阴谋诡计都弄的出来。

诸葛亮位及人臣却生活清贫,居庙堂之高却与庶民共守法,直到去世,家里只有田地数亩,桑树百颗,无妾仆成群,无身外之财,古人的道德不可用今日标准去衡量。刘备与诸葛亮堪称古代君臣关系的典范,诸葛亮是权臣没错,但诸葛亮不是司马懿,他的道德之高尚,刘备是知道的。诸葛亮为刘备规划了未来的战略,随后刘备人生如同开挂,从一无所有到横跨荆、益二州,而这一切得来全靠诸葛亮辅佐。刘备托孤还有其它人选吗?显然没有,关羽、张飞己死,赵云、魏延是武将且资历不够,庞统、法正、黄忠己死,马超是外人,除了诸葛亮,还有谁能担托孤大任?

刘备与诸葛亮对于兴复汉室的大计可谓志同道合,对于15年前那个27岁的年轻人来说,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亮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那句: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人才君可自取。我倒宁愿相信刘备,察觉刘禅非明君,若兴复汉室,非诸葛亮不可,要是刘禅不行,丞相就取代了吧,这是理想,胜过亲情、权力、欲望。不可用今日之标准衡量古人,至少刘备与诸葛亮是彼此真心对待的君臣,前无古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5
真心。当时他知道自己的儿子的能力,如果不依靠这些托孤大臣,是很难维持下去的。
第2个回答  2020-11-25
假仁义。刘备托孤给诸葛亮的时候,没有把军权交给诸葛亮,而是交给了李严。
第3个回答  2020-11-25
是假仁义,自己的儿子是什么货色自己最清楚,如果真心想传就能直接传给诸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