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测血糖要空腹呢?

如题所述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有了更多的关于准确掌握自己身体状况的方法和仪器。而测量血糖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检查方法,用来判断被检测者是否患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等病情。但是为什么测血糖要空腹呢?首先是为了杜绝吃了食物之后,食物经过消化导致体内血糖升高从而出现错判的情况。

因为现在的饮食条件变好了,人们开始暴饮暴食不在乎自己的饮食顾虑。从而使自己患上了一些和饮食相关的毛病,糖尿病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例。大家都应该知道糖尿病的本质就是体内的胰岛素异常,从而不能将食物分解的葡萄糖转换成细胞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使体内的血糖浓度很高,但是细胞却无法吸收,使细胞一直传递大脑进食的念头,也造成了吃得多但是又很瘦的情况。所以当我们检测糖尿病患者的时候在患者没有进食的情况下,如果体内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浓度所以能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但是如果不是空腹,体内的血糖肯定高于正常浓度的,所以测血糖必须是空腹。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糖尿病等疾病是多么严重,如果我们是因为自己的饮食习惯从而引发了糖尿病,那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习惯,一定不要暴饮暴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而且我们一定多关注健康类新闻,多看看自己是否有一些病的特征要及时就医检查。

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医生的每一个要求和每一个医嘱都是有着严谨的科学内涵和深层意义的。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判断是否合理,就像检测血糖前一定要空腹一样,医生并不是不想我们吃饭,而是害怕给我们误判而进行的善意提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12
现在糖尿病人群逐渐扩大范围,测血糖这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那么很多糖友就好奇了,测血糖为什么要测空腹的血糖呢?

检测血糖时,为什么一定要测餐后和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就是指的最后一次进餐后,8-10个小时没有再进过餐,所表现出来的血糖值。大多是在凌晨5-6点左右开始进行检测。检查空腹血糖,主要是想知道人体在没有吃任何食物的状态下,血糖是如何表现的。

空腹血糖可以反映出,糖尿病人群的基础胰岛素水平,还能体现出肝脏葡萄糖输出的情况,就可以有效的了解血糖,判断糖尿病情况。

但空腹血糖也有一定的弊端,容易出现误差,会遗漏掉糖尿病临界值的人群,就是前期糖尿病人群,不利于有效的筛查糖尿病人群,这个时候就需要餐后血糖来进行配合,两者都检测一下,更有利判断糖尿病。

所谓的餐后血糖,就是在测完空腹血糖后,适当的喝点葡萄糖溶液,餐后两个小时内定期测试血糖水平。

餐后血糖的意义也是很重大的,餐后血糖波动比较大,这个时候检测出来的血糖,会更有利判断糖尿病的情况。

要知道空腹血糖不高,不代表血糖就是稳定的,要结合餐后血糖,而且要进行多次的检测,才能更好地了解血糖的情况,调节血糖才会更有效。
怎么测空腹血糖呢?
测空腹血糖最好是在起床后的第一时间检测,最佳的检测时间是清晨6:00~8:00,检测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

注意: 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所以不吃饭检测的血糖不叫空腹血糖。

这就是空腹检测血糖的重要性,很多人经常不听医生话,但这样最后只能害了自己而已。
第2个回答  2020-07-15
因为空腹测出血糖能够更好的反应一个人身体内的胰岛素水平。空腹所需要的是12个小时左右不进食,这样没有任何外来因素干扰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所以测量出来的胰岛素水平会更准确。
第3个回答  2021-05-31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是糖尿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但是在医院的时候做检查的时候,大多数是做空腹血糖的健康。其实空腹血糖漏诊率比较高,餐后血糖更为准确一些。为何医院做空腹血糖多,而餐后血糖做的少?

第4个回答  2020-07-15
因为空腹时候测的血糖比较准确。吃了饭以后再测血糖就不准了,因为你吃的食物当中有提高血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