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伯渝志向素材100字?

如题所述

夏伯渝与珠峰结缘于1975年,那年他26岁。

一年前他阴差阳错被选入国家登山队,彼时的夏伯渝还不知道登山是什么,更没想到一年后的自己,能够在珠峰上攀登。而就是这一次珠峰之行,夏伯渝失去了双脚。

和现在不同,在43年前攀登珠峰,他们需要自己修路建营,夏伯渝所在的20个人的突击队,仅几瓶氧气,再加上天气预报不准确。比之如今,更加艰难。

就是这样,一行人攀登到距离峰顶仅200米的地方,却遭遇恶劣天气,几个小时仅能前行几十米。一行人便在8600米的“死亡地带”被困2天3夜,所有食物、氧气、燃料都已耗光,只能下撤。

下撤途中,与夏伯渝结组的一名藏族队友因体力透支,不慎将背包掉到悬崖下。因为失去了睡袋,在7600米的地方过夜的时候,队友冻得浑身发抖。年轻的夏伯渝将自己的睡袋让给了他,而自己竟然在零下25度的缺氧的高寒地带睡着了。当夏伯渝回到6500米营地时,才发现自己的脚已没了知觉。

在加入国家登山队之前,夏伯渝是一名足球运动员,作为一个靠双脚行走的人,夏伯渝被截肢,失去了双脚。

2.目标:重返珠峰,与癌症抗争

术后夏伯渝小腿末端的骨头裸露在外,因为没有皮肉包裹,伤口无法愈合。要想让骨头上长肉,必须进行刮骨治疗,还要在骨头上打眼。

刮骨长肉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夏伯渝因此在医院住了3年。

当他在医院住到半年时,一个德国假肢专家在医院讲学,他告诉夏伯渝:“你戴假肢之后不光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并且还能再去爬山。”

这句话如同黑暗里的一束亮光,重新点燃了夏伯渝的生命。夏伯渝也因此萌生出新的人生目标:“珠峰无情地夺去了我的双脚,因此我恨珠峰;但是经过登珠峰之后,让我也爱上了珠峰。”

夏伯渝决定重返珠峰。

他开始在病床上恢复训练,只是国内假肢技术条件落后,想要重新登上珠峰,谈何容易!

1987年,夏伯渝在国家体委的建议下,开始从事残疾人运动,一干就是13年。

13年里,夏伯渝参加过轮椅乒乓球、举重、轮椅投掷等多项残疾人运动,打过诸多国际、国内比赛,而且每次都能拿到奖牌。

只是每一块奖牌的背后,都是巨大的伤痛——他的残端经常被磨破,甚至感染。夏伯渝不得不选择从膝盖以下2/3处再一次进行截肢手术。

命运并没有因此而放过他。

1996年,47的夏伯渝在自己左腿腹股沟里发现一个疙瘩,经检查发现残端发生癌变,那是转移到淋巴上的癌细胞。

4次手术加一次放疗,令夏伯渝受尽折磨。只是当发现生命进入倒计时,夏伯渝更明白“活着”的重要——生命脆弱,更该为理想而活。

放疗期还没结束,夏伯渝就重新投入训练。随着年纪的增长,他没有松懈,反倒增加了运动量。

2011年,已经退役了11年的夏伯渝因意大利举办的首届残疾人攀岩锦标赛,再一次出山。为此,夏伯渝除原本的训练外,还接受了两个月的攀岩训练。

那场比赛里,62岁的夏伯渝是年纪最大的参赛选手,却在11个国家33名选手当中,取得了两枚金牌。

珠峰之梦,再一次燃起。

3.抉择:距离珠峰顶峰94米选择下撤

2012年,夏伯渝成功登顶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

2013年,时隔38年,夏伯渝再一次挑战珠峰,却不慎摔伤。

2014年,夏伯渝从尼泊尔出发准备向珠峰发起冲击。得知珠峰2号营地上方发生雪崩,16名尼泊尔夏尔巴向导遇难。那一年珠峰攀登活动全停。

2015年夏伯渝再次抵达珠峰大本营,准备冲顶珠峰,却遇上了尼泊尔8.1级大地震,只能再次放弃。

直到2016年,夏伯渝第四次冲顶珠峰,当他抵达8750米时,珠峰顶峰距离他仅94米。

只是夏伯渝用了41年时间,依旧没有走完这最后的94米——山上突起暴风雪,能见度不到1米,而脚下的山梁只有二十厘米宽,两侧都是万丈深渊。狂风卷起暴雪拍打在脸上是刺骨的寒冷与疼痛。

那时候67岁的夏伯渝在想,或许这是自己最后一次登珠峰了,他多想能够不顾一切地冲上顶峰。

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能走到这一步有多么不容易——假肢的传感能力较差,冰面、岩石……所有踩踏的位置都要反复尝试,因此耗费的体能比健全人更多。

可他还是做到了,珠峰就在他脚下。

这个老人被命运磨砺了41年,这是夏伯渝离珠峰最近的一次。为此用了41年,从26岁坚持到67岁。

94米,咫尺的距离,他只需要再耗费一个多小时时间,就可以完成41年的梦想,这一切都充满了诱惑。

只是夏伯渝必须放弃,因为——和他在一起的还有5名夏尔巴向导。

那是5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的职业是护送那些登山者抵达峰顶。在这5个年轻人的身后,是5个需要依靠他们而活的家庭。

“我不能因为我的理想而罔顾他人的生命。”夏伯渝无法说服自己带着这5个年轻人冒险冲顶。

他停下来,没再向前,而是转身,下撤。

那天,夏伯渝用了近24个小时才撤回大本营。

对夏伯渝而言,这是自己这一生走过的最艰难的路。当看到营地里闪亮的灯光时,夏伯渝知道他们安全了,只是心里没有喜悦,而是充满遗憾。但是如果重新回到山顶,面临同样的天气,夏伯渝知道自己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

遗憾,但无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9
70岁的“无腿登山家”夏伯渝,历经43年努力,5次冲顶珠穆朗玛峰,最终在暴风雪中登上世界之巅……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的精神,残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只要残疾人的自强自立与全社会的扶残助残相向而行,我们就能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创造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永远在路上。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曾回忆20多年前参加中国残联会议的场景,“那时候大家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希望残疾人能够上学,能够有工作。几乎没有人谈到残疾人应该得到康复服务,也很少有人谈到残疾人怎样摆脱贫困。”“而今天大家讨论的是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为残疾人的权益保障而呼吁。”观念的与时俱进,促进扶残助残的不断升级。如今,导盲犬走上飞机、火车了,重大新闻节目的手语播报越来越常见了,残疾孩子和健全孩子越来越多地坐在同一个教室里了……面向未来,我们要顺应残疾人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第2个回答  2019-12-09
 夏伯渝,曾是一名足球运动员,40年前首次攀登珠峰却止步于8600米的高度。由于将睡袋让给队友被冻伤,这次登山令他永远失去了自己的一双小腿。安上假肢的夏伯渝再次开始了自己的登山事业,并且多次获得国际大奖。2015年夏伯渝准备从尼泊尔再登珠峰,却遇到了尼泊尔地震,已经抵达珠峰大本营的他不得不终止行程。虽已年逾六旬,但他从未想过放弃,用自己的全部追求着站在珠峰顶端的那一刻。
第3个回答  2019-12-09
26岁那年,夏伯渝只是中国登山队的一员。当时,他随队攀登珠峰。登至海拔8600米时遇上极寒天气不得不下撤,途中夏伯渝将睡袋让给体力透支的队友。
没有想到的是,他自己的双脚却被冻伤,最终双腿截肢。“对于一个登山运动员来说,失去双脚意味着什么?”夏伯渝说,“当时住院的时候,有一天医生给我说,你可以装上假肢,以后你还可以去登山。”这句话让他从失去双脚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信念重新点燃。
因为假肢没有知觉,也不能跳跃,更不能协助身体作出相应的动作配合,这意味着要继续登山就得付出比常人N多倍的努力。“负重深蹲、负重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登香山……”43年日复一日他从未间断。
第4个回答  2019-12-09
他的素材挺真实的,内容反响很好,而且也很励志,你可以去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