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文明的定义

游牧文明的定义是什么?

游牧指在草原上形成的一种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现代考古发掘逐渐证明,游牧诞生的时间不会早于公元前1000年。有史可查的最早的游牧民族是公元前8世纪中叶,分布于阿尔泰山以西西徐亚人,被称为斯基泰人。农耕民族的统一是在秦朝,游牧民族的统一是在元朝

中国北方游牧民为了适应高寒干旱的气候条件,终年实施严格的集体游动放牧的畜牧业经营方式,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基于保护稀缺的水资源和可持续轮换使用不同的草场形成的人类智慧和文明。



扩展资料

“游牧先民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学习与大自然共生,”蒙古族诗人、作家、画家席慕蓉说,崇尚万物有灵的古老萨满教信仰,演绎着人类最早的环保意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惯,尤其使草原焕发生命力而生生不息。

现代文明认为游牧文明是原始的。蒙古族诗人、作家、画家席慕蓉说,但原始不等于落后,几千年的草原能完整无缺保存至今,全靠游牧文明的智慧与见识。“大自然是和谐的,是美美与共的,”席慕蓉说,有人说应该挽救游牧文明,实际上需要挽救的是我们的无知和偏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席慕蓉台北演讲分享美美与共的游牧文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游牧民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游牧文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与农耕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构成了中国北方边境历史的主题之一。但是一直以来中国的史学界都不重视对游牧文明的研究,认为游牧文明是一种落后的文明,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与影响都不大。这种思想也存在与一般人的心中,认为游牧文明是野蛮落后的,只有农耕文明或工业文明才是发展的方向。于是,我们便看见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地在牧区推广定居点,并且非常自得地认为这是在造福牧民,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游牧文明在北方大草原上纵横驰骋了几千年,为什么没有跨掉,反而延续至今,这恰恰是因为游牧文明与北方草原的生态环境是相适应的。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态环境与一个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只有与当地的生态环境能够非常融洽相处的文明才能长久地延续下去,也可以说,才是成功的文明,而游牧文明正是这样一种成功的文明。相对来说,农耕文明尽管更为发达,却最终将毁掉生存的根基,因而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也是一种不算很成功的文明。于是在北方草原上,游牧文明始终占据了主导地位。

中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的国家,众多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共同谱写了一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历史上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一度在中原建立了政权,经过历史风雨的洗礼和涤荡,他们一部分西迁、一部份在历史中消亡,一部份融合入汉族,一部份仍保持了本民族的特征和习俗,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当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06
游牧是指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牧民长期无固定住所,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生产设备相当简陋,经营非常粗放,基本处于靠天养草和靠天养畜的落后状态。游牧民族指的是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广义上的游牧民族指的是居无定所的流浪民族,包括草原民族和海洋民族。
第3个回答  2013-07-06
游牧文明就是游牧民族的文化,把游牧名族的文化介绍下就是游牧文明的定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