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一辈子都有影响吗?

如题所述

 你好!原生家庭影响着一个人太多方面,今天我们谈论恋爱关系中的影响。

  第一种影响:你选择的另一半,要么和异性父母相似,要么完全相反。

  现在大多数的年轻男女都不会只谈过一次恋爱,或者说很少只谈过一次恋爱,如果你静下心来去觉察一下自己的几段恋爱,你会发现你的几任对象身上一定存在着共性的特点。有的人找的对象都是很老实的那种人,有的人找的对象都是“渣男”“拜金女”等,为什么你总是找相同类型的对象,一定是在你的潜意识里你需要他/她身上的那份特质,而这份特质就像无形的磁铁一样吸引着你,你也不知道为何,你就是吸引这种人靠近你。

  发展心理学中把3—6岁的儿童期成为俄狄浦斯期,这个时候我们会对异性父母产生特殊的情结,男孩有恋母情结,女孩有恋父情结,在心理上也会对异性父母产生认同,前提是父母关系良好,亲子关系也良好。于是在长大后找对象的潜意识模版就是异性父母的形象,你的另一半在某种特质上一定像极了你的爸爸或者妈妈。但如果是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一方在小时候教养方式不良,存在打骂、侮辱等家暴行为,会在你的心理产生阴影,长大后这种创伤时刻提醒着你不找和那个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一样的人,于是就会寻找和异性父母相反的人。例如你的爸爸爱喝酒,喝完酒回到家会打妈妈和你,那么在以后找对象的时候,你很大可能的找不喝酒的男生,因为喝酒这种行为已经在幼年的心里留下了恐惧、伤害的阴影。

  第二种影响:依恋模式影响着你跟伴侣的亲密关系。

  幼儿在小时候会跟主要抚养人(一般是妈妈)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情感连接,叫做依恋,依恋的类型有:

  1、安全型。

  当与母亲分离时他可能哭也可能不哭,哭是因为妈妈不在了,他喜欢妈妈胜过陌生人。当母亲回来时,他积极寻求接触,啼哭立即减少。

  2、回避型。

  和母亲在一块儿的时候,他似乎没有对母亲作出什么反应,而当母亲离开时,一般没有苦恼的表现。他对陌生人的反应好像对母亲的反应一样。当与母亲团聚时,他却回避母亲或很久才跟她打招呼。当母亲抱起他时,他也经常不去拥抱母亲。

  3、抗拒型。

  与母亲分离以前紧靠其母亲,不愿离开母亲一步,虽然母亲在跟前,也不主动探究环境中的事物。当与母亲团聚时,表现出非常生气的抗拒行为,甚至推开和搡打母亲。当母亲抱起他时,他仍然继续啼哭,很难安抚他。

  4、无组织的紊乱型

  当与母亲分离后再团聚时,儿童表现出各种混乱的矛盾行为。如当母亲抱起他的时候,他的目光却看到别的地方,或用一种茫然抑郁的眼神接近母亲;当母亲安慰他以后,他却出乎意料地哭起来,或表现出一种冷冰冰的姿态。

  依恋类型的差异主要是由母亲是否能够及时的觉察到孩子的需求并满足来决定的,例如年幼的孩子需要吃奶时母亲是否能及时喂奶,冷了热了是否能及时增添衣物,需要安抚时是否能给予拥抱、抚摸等。

  除了安全型依恋类型,其他三种类型都会在恋爱中产生问题,主要是从小没有获得被爱、值得爱的信念,以至于在恋爱中时刻怀疑自己是否是被爱的,缺乏爱的能力和信念,要通过其他方式不断验证自己的假设,证明被爱,寻求安全感。典型的行为就是:当你发现对方一天都没有给你打电话发短信时,你打电话对方没接时,你会发疯似的寻找对方,你担心对方不爱你、不在乎你、抛弃你,所以不顾一切的去找他问清楚原因。时间长了,这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恋爱压力,导致分手。在夜深人静时,你也许也检讨过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下次克制住,用合理的信念说服自己:他在忙没看见手机,他在开会手机没带等等诸如此类的理由,但是下次情况出现时,你依然按捺不住,发疯似的去追问、查个水落石出。

  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原生家庭的生活下,父母没有给到你安全型的依恋感觉,没有让你对自己产生价值感,你会把小时候需求的不被满足归结为自己不值得被爱、都是因为自己不好,进而否定自己,丧失爱别人也被人爱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05
 你好!原生家庭影响着一个人太多方面,今天我们谈论恋爱关系中的影响。

  第一种影响:你选择的另一半,要么和异性父母相似,要么完全相反。

  现在大多数的年轻男女都不会只谈过一次恋爱,或者说很少只谈过一次恋爱,如果你静下心来去觉察一下自己的几段恋爱,你会发现你的几任对象身上一定存在着共性的特点。有的人找的对象都是很老实的那种人,有的人找的对象都是“渣男”“拜金女”等,为什么你总是找相同类型的对象,一定是在你的潜意识里你需要他/她身上的那份特质,而这份特质就像无形的磁铁一样吸引着你,你也不知道为何,你就是吸引这种人靠近你。

  发展心理学中把3—6岁的儿童期成为俄狄浦斯期,这个时候我们会对异性父母产生特殊的情结,男孩有恋母情结,女孩有恋父情结,在心理上也会对异性父母产生认同,前提是父母关系良好,亲子关系也良好。于是在长大后找对象的潜意识模版就是异性父母的形象,你的另一半在某种特质上一定像极了你的爸爸或者妈妈。但如果是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一方在小时候教养方式不良,存在打骂、侮辱等家暴行为,会在你的心理产生阴影,长大后这种创伤时刻提醒着你不找和那个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一样的人,于是就会寻找和异性父母相反的人。例如你的爸爸爱喝酒,喝完酒回到家会打妈妈和你,那么在以后找对象的时候,你很大可能的找不喝酒的男生,因为喝酒这种行为已经在幼年的心里留下了恐惧、伤害的阴影。

  第二种影响:依恋模式影响着你跟伴侣的亲密关系。

  幼儿在小时候会跟主要抚养人(一般是妈妈)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情感连接,叫做依恋,依恋的类型有:

  1、安全型。

  当与母亲分离时他可能哭也可能不哭,哭是因为妈妈不在了,他喜欢妈妈胜过陌生人。当母亲回来时,他积极寻求接触,啼哭立即减少。

  2、回避型。

  和母亲在一块儿的时候,他似乎没有对母亲作出什么反应,而当母亲离开时,一般没有苦恼的表现。他对陌生人的反应好像对母亲的反应一样。当与母亲团聚时,他却回避母亲或很久才跟她打招呼。当母亲抱起他时,他也经常不去拥抱母亲。

  3、抗拒型。

  与母亲分离以前紧靠其母亲,不愿离开母亲一步,虽然母亲在跟前,也不主动探究环境中的事物。当与母亲团聚时,表现出非常生气的抗拒行为,甚至推开和搡打母亲。当母亲抱起他时,他仍然继续啼哭,很难安抚他。

  4、无组织的紊乱型

  当与母亲分离后再团聚时,儿童表现出各种混乱的矛盾行为。如当母亲抱起他的时候,他的目光却看到别的地方,或用一种茫然抑郁的眼神接近母亲;当母亲安慰他以后,他却出乎意料地哭起来,或表现出一种冷冰冰的姿态。

  依恋类型的差异主要是由母亲是否能够及时的觉察到孩子的需求并满足来决定的,例如年幼的孩子需要吃奶时母亲是否能及时喂奶,冷了热了是否能及时增添衣物,需要安抚时是否能给予拥抱、抚摸等。

  除了安全型依恋类型,其他三种类型都会在恋爱中产生问题,主要是从小没有获得被爱、值得爱的信念,以至于在恋爱中时刻怀疑自己是否是被爱的,缺乏爱的能力和信念,要通过其他方式不断验证自己的假设,证明被爱,寻求安全感。典型的行为就是:当你发现对方一天都没有给你打电话发短信时,你打电话对方没接时,你会发疯似的寻找对方,你担心对方不爱你、不在乎你、抛弃你,所以不顾一切的去找他问清楚原因。时间长了,这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恋爱压力,导致分手。在夜深人静时,你也许也检讨过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下次克制住,用合理的信念说服自己:他在忙没看见手机,他在开会手机没带等等诸如此类的理由,但是下次情况出现时,你依然按捺不住,发疯似的去追问、查个水落石出。

  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原生家庭的生活下,父母没有给到你安全型的依恋感觉,没有让你对自己产生价值感,你会把小时候需求的不被满足归结为自己不值得被爱、都是因为自己不好,进而否定自己,丧失爱别人也被人爱的能力。
第2个回答  2023-02-07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的宿命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另一个是我们长大后结婚成家,重新组建的家庭。
其中第一个家就是我们的原生家庭,而当我们有了孩子,我们又变成了孩子的原生家庭。
著名的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曾经说过:“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一生。”
而印度合一大学创始人阿玛巴关也说:“生命中大部分的人际关系都是孩提时代与父母关系的复制。所有人际关系都反映了你与父母的关系,所有关系都会真实反映你与父母之间所发生的事。”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早、最大、最久的就是原生家庭。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受到系统成员的影响。
或许我们看不见,但那些父母的思想观念、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夫妻关系等又确确实实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从某种角度上说,原生家庭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命运。
原生家庭的第一大影响:亲密关系
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理论:我们的亲密关系、婚姻、情感模式往往来自于童年时期与父母之间互动的心理经验。
原生家庭是个人情感经验与两性相处方式学习的最初场所。一个人的婚姻是否幸福,通常在他成长的家庭和他童年的经历中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有所缺失的部分,往往会在成年后拼命加倍找回,甚至带入到未来的恋爱、婚姻中去寻找,给亲密关系带来困扰;而一个人在原生家庭被满足的部分,反而容易做出取舍。
就像民国才女张爱玲,自小缺失父爱,被父亲嫌恶、否定、殴打,甚至叫她去死,于是她长大后就会把自己对理想父亲的渴望投射在伴侣身上。先后两段婚姻,胡兰成比她年长14岁,赖雅比她大29岁。
而张爱玲自己也曾坦露自己的婚姻观:“我一直想着,男人的年龄应当大十岁或是十岁以上,我觉得女人应当天真一点,男人应当有经验一点。”
这种择偶观的形成,其实就是她对父爱的追寻。
张德芬老师也曾说过:“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都会无意识地把爱人当成小时候的父母,继续和他完成我们未完成的课题。”
第3个回答  2023-02-07
我们的一生,都要经历这两个“家庭”。

一个是自己出生、成长的家庭,即父母的家庭,叫作原生家庭;另一个是进入婚姻生活后所建立的家庭,叫作新生家庭。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因为在这个家庭里,我们的行为习惯、价值观都受其影响形成。

当我们成年后,会不自觉地模仿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一些行为,或者做一些恰恰相反的行为。

比如一个非常漂亮、专业有礼的女孩,挑对象的时候却总是找条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相处一段时间,又很难勉强自己而分手。一直如此循环着,其实这跟原生家庭有极大关系。

在她五岁的时候爸爸抛弃家庭,而母亲为了养家不得不做几份工作。有一天晚上,母亲还在工作,她一个人回家,看到屋子里冰箱里什么吃的也没有。

这种孤独凄伤的感受如此刻骨铭心,从此她做了一个决定绝不要被人抛弃。所以她找对象的时候不敢找和自己一样优秀的男孩子,这就是所谓的“隐形的内在誓言”。

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往往使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影响一生的重大决定。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很多影响进入孩子的潜意识层面。原生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父母之间的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对于孩子的发展,甚至对于孩子的新生家庭,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父母给孩子的一切都影响着孩子以后的生活

对于孩子来说,不是你能满足他们多少物质欲望,而是你能给孩子营造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氛围。

一个家庭富裕与否,其实不能决定一个孩子的未来。原生家庭的收益和负债,更多的是看这个孩子童年时是在怎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

有钱,没有亲情,孩子的心理发展依然不健康。即使不富裕,父母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这样的孩子会有更多的安全感和自尊心。在物质条件不如他人时,父母可以作为导师,弱化孩子在物质上的攀比,而转为精神的鼓励。

原生家庭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但是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人生,想办法改变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阴影,破茧重生。

以前的我也是一个“低自尊”的人,这和我从小的原生家庭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长这么大即使我做得再好,父母从来都没有表扬过我,这让我没有自信。

久而久之,我很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刚入职场时,我很明显地发现自己一直是以讨好他人的形式在工作和社交的。只要对方一个不满意,我立马会反思是自己不对,然后示弱顺从。

这是原生家庭带给我的思维定势,也造就了我的低自尊表现。

无论你生活在怎样的原生家庭中,获得了收益还是负债,都不要气馁和绝望。原生家庭只是原生家庭,你要做的是重新建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小家庭,想尽办法改变原生家庭带给你的“负债”。

回到家庭中,现在我们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因素,那这时的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关注陪伴孩子成长

孩子不是只要给钱就可以自由长大的,他需要父母的陪伴与呵护。

家庭和睦,温馨健康的家庭理念才有利于孩子以后的择偶和人生的幸福。

积极乐观面对孩子

即便工作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不能把负能量带到家里来,借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

孩子不是你的出气筒,要把生活中美好向上积极的一面分享给孩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