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为何得诸葛亮又得庞统而未得天下

如题所述

三国时期两个具有扭乾坤转风云才华的人物,一个是人称卧龙的诸葛亮,一个是人誉凤雏的庞统。当时有一种说法,卧龙与凤雏,此二人得一人便得天下。孙、刘、曹三方都竭力想得到这二人。刘备把两人都得了。

刘备既得诸葛亮,又得庞统,因何却没能得天下?

刘备貌似胸怀平天下大志,为人宽厚仗义仁慈,做事百折不回锲而不舍;其实他完全不具备君临天下的宏才大略,又无防身御敌的高强武艺,他只会搞个人恩怨,安抚下属,四面讨好,甚至玩弄权术,既不懂何为大义,又不会使用人才,他不过是一重小德的平庸之辈。

赵子龙单枪匹马,力战数万曹军,冒死保护阿斗杀出重围。刘备不以此重赏赵子龙之大义和英勇,本早已心急如焚,当面却故意把阿斗掷于地上,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似乎他把赵子龙看得比阿斗更重,让赵子龙感恩涕零,玩个人恩怨的把戏。

直至临终,他对为立国大业忠心耿耿、沤心沥血、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还玩感情游戏,说他“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帮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他明知诸葛亮不可能违背天理做这种大逆不道的篡位勾当,却故意要以此相许,吓得诸葛亮“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叩头流血。”刘备这才放心地再向众官发话,“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且不可怠慢以负朕望。”又独嘱赵云,“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前后变化,可见其心胸。

何为小德?何为大德?曹刿对齐庄公的那番话,已十分透彻。曹刿问庄公凭什么条件作战。庄公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说,“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庄公以为,衣食之类的养生物品,不独自享用,一定分给别人,这样就一定得民心。曹刿告诉他,这种小恩小惠,不可能让天下人都得到,这不会得到民心的。

大凡掌权者,或企业之主,或公司老总,或一乡、一县、一市、一省,乃至一国的官员,无不怀出人头地,创业绩、霸天下之心愿。然切不可效仿刘备,靠小恩小惠,个人感情投资来支撑自己的事业,能笼络一点人心,但不可能把民众的心凝聚到一起。惟以百姓平等之心,置身于民,为民谋事,为民造福,才为大德,方可得民心而成就大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6-12
楼上几位说得都很精彩,但也都有失偏颇。

无论是从文学作品和史实来看,这个问题都是有解的。
其一:战略上根本错误。刘备得以早期成功的战略思想从开始起事就是建立在“隆中对”的思想框架上的。诸葛亮的战略从来就没有说所谓夺取天下这个概念,恰恰相反,他正确地估计了形势,给刘备拟制了天下三分,据守蜀中的战略决断。也就是说只要是刘备的战略生存空间就是分裂局势下的蜀中,只要谈及统一,这个战略空间就失去了。这从头到尾都是非常正确的。可惜,刘备本身也是个扶不起的人,赤壁一战以后,诸葛亮所预期的局势形成之时,也是刘备放弃其战略主张之时。蜀汉政权尚不稳固便觊觎江北,妄图统一,自然会败。人定要有自知之明,如像朱元璋采纳刘伯温建议一样广积粮、高垒墙、缓称王,那大事可图也未可知。
其二:理论上,三国时期最师出无名的一方就是刘备。整个三国系统中认为刘备是仁者而曹操是奸雄的理论基础其实就是那个汉献帝的所谓“衣带诏”称他为曹操所挟持。但这并不是信史,也就是没有证据。所以若是抛弃了这一点看来,曹操则是大大的忠臣,因为他从头到尾都尊崇汉帝的正统,没有称王之实。而在汉皇帝未正式崩之时,刘备自称皇室旁支,以“皇叔”之名自己称王,乃至最后称帝,那才是真正的奸贼和枭雄。而至于孙权则是窃国之贼,在盗了传国玉玺之后自己宣布改朝换代,丝毫不给汉帝面子,这都也算是个豪杰的样子。
其三:刘备个人的性格有缺陷。诸葛亮立场也不坚定。底下大将矛盾重重。但这都是表面上的东西,但再加上前面两点根本上的失败,刘备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针对楼主的问题,我更加清晰地说,就是刘备虽然得了诸葛,但他却放弃了诸葛亮最基本的战略思想,虽然得了庞统,但他却没有用到他的战略而去让他指挥战术。这就是为什么他得了卧龙凤雏却不能得到天下。
第2个回答  2008-06-12
原因一,刘备和诸葛亮提倡的“兴复汉室”在后期已经不得人心了,老百姓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太平盛世,皇帝姓不姓刘已经不重要了。这是政治中心思想的失败。

原因二,诸葛亮是内政专家,军事才能平平。刘备集团前期军事靠庞统和法正。后期尽管是诸葛亮,但亮五次(注意,正史上只有五次,绝对不是“六出祁山”)出兵,国家已经没有经济实力了。

原因三,没看过正史的人会相当迷信所谓的“五虎上将”。正史上没有这个说法。也就是只有前后左右将军,没有赵云。
仔细研读正史,会发现蜀国最厉害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刘备自己。如果刘备不厉害,为什么那么多人都称赞他是“世之枭雄”。刘备去世后,国内人才匮乏。

原因四,蜀国只是一个形式上统一的政权。四川土著一部分人、刘焉带去一部分人,刘备带去一部分人——三股势力之间矛盾很难调和。
就连蜀国上层也是不合的。首先是关羽和黄忠不合;其次是关张和马超不合;关张之间的价值观不统一;赵云不受重视;诸葛亮和李严不合;魏延和杨仪不合等等。这么多的内部矛盾,蜀国不可能心齐。

最重要的是,历史的发展是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代替旧生产力的一个必然过程,很显然,蜀国后期代表的是落后的生产力。
得民心者的天下。那个时代的老百姓饱受战乱的痛苦,最希望的就是能过上好日子,而不是打仗。
第3个回答  2008-06-11
1:实力太弱,相比曹魏,兵力不足,相比江东,没有天险
2:匮乏将才,除了五虎将和魏延,没有几个拿的出手的,所以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以上两点很大的限制了两个智囊才智的发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刘备并不是什么都听,比如为关羽报仇那场战斗,诸葛亮必然是反对的,但是刘备不会听
4:奸臣当道,诸葛亮六次北伐不成功有很大的一个因素是因为内部矛盾。
5 马谡得街亭失守,导致蜀国大势一去!
6 蜀国自刘备后,国君不行,阿斗就是个败类!
7 刘备知道以自己死后阿斗不行,众将会让诸葛亮当国君,就暗示诸葛亮为君,诸葛亮是忠臣自然不会夺位,诸葛亮死后,阿斗没有能人扶持,一国没有才人自然败阵!
8 日后得蜀国大将都死伤差不多,没有再能领兵打仗得人,司马懿自然是水到渠成!
9 就是诸葛亮死后国家一下子没有了领头人,一片慌乱!
10.诸葛亮事必躬亲,没有注意培养下代人才,以至他大去后除姜维外人才凋零.
11.关羽过于骄傲以至与麦城兵败,张飞过与暴躁,以至死与士卒,刘备过于义气,以至被陆逊火烧联营.次三事件,蜀国实力以去大半.
12.蜀国地处偏僻,没有中原富庶,诸葛亮六出祁山实以耗尽蜀国经济实力.
13.上方谷火烧司马却天降大雨,以至没能灭司马,假如除去司马,乘胜追击,或许胜败未可知.
14.从一开始就不信任魏延,后来又没有采纳他兵出子午谷的建议.
15.宦官当道,姜维威信不足,君主不明.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5
几点原因

1:实力太弱,相比曹魏,兵力不足,相比江东,没有天险
2:匮乏将才,除了五虎将和魏延,没有几个拿的出手的,所以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以上两点很大的限制了两个智囊才智的发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刘备并不是什么都听,比如为关羽报仇那场战斗,诸葛亮必然是反对的,但是刘备不会听

4:奸臣当道,诸葛亮六次北伐不成功有很大的一个因素是因为内部矛盾。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