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怎样的“统一”

如题所述

1、二者的统一,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语文教学不仅仅同各科一样完成思想教育的共同任务,而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决定的个性任务。通过语文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

但是语言的性质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涵,语言形式和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历来讲求文道统一,即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凡是语言规范、内容科学的文字表述材料,都可以作为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材必须要加以精选教学时,其着眼点是在语文形式;而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社会、思品等,教学的着眼点是在语言内容。

语文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但是并不是抛弃内容,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是寓于语言之中的,也就是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体现语文教学特色。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1、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一个婴儿从生下来就要呀呀学语,学会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但要表达,还要会听懂别人说的话;

长到人小学就要识字、阅读,学习人家的思想和人类文化,学会理解书面语言,学会阅读;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会作文。

2、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交际作用,任何人都离不开口语交流,在普及教育的社会,更离不开书面语言的交流。学习语文就是要学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的能力。

3、学会积累语言。语言具有记忆功能,以语言为媒介助人记忆信息;学生学习靠语言记忆,没有语言的记忆,就没有语言的积累,也就没有学习语言的成果,更谈不到人类文化的传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16
  “工具性”和“人文性”实现“统一”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三是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准确地把握阅读教学“教什么”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它要求教师必须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
  第一步,教师先要作为一般读者赏读教材,“钻进去”、“潜心会本文”、“披文以入情”,喜怒哀乐,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第二步,要从个人阅读中“跳”出来,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再来阅读文章,把文本中能够发展学生语言的训练点圈画出来。比如,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习得的学法,需要揣摩的写法。
  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依据课标年段要求、教材单元要求确定课文教学目标,也就是从我们刚才发现的众多点中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来一番筛选,找准本课教学语言训练的重点,同时准确把握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人文教育内容。
  文本的解读要注意“四忌”,一忌浅──浅尝辄止;二忌搬──急于看教参中的“教材分析”,用别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研读;三忌偏──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由于自己把握不住,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偏出时,教师不知所措,不加引导,甚至推波助澜(如,《麻雀》,屠格涅夫的本意是赞美勇敢的力量,爱的力量。而当有的学生发表老麻雀的行动太冒险了的看法时,老师不作引领,还顺着学生的话说: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四忌泛──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而是漫天里找相关资料,找到之后爱不释手,这就导致了上课远离文本,大量补充图文资料,造成了“泛语文”的偏向。因此,准确地解读文本,准确地把握阅读教学“教什么”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进行教学设计,在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制定明确、恰当、简明的教学目标和简约的教学内容,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个是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情感和学习能力。在“理解内容”方面,教师容易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文本的思想内容,学生往往已经理解了,甚至发表了精当的见解,老师还不断地问,学生只好强打起精神答,磨来磨去,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厌烦的情绪。我们应当牢记奥斯贝尔的这句话:如果把全部教育学、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课前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找准语言训练和人文教育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思考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确定教学方法和策略。
  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是生成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共振的关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