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骨盆骨折的奥秘:损伤、治疗与预后
在成人世界里,骨盆骨折分为两大类:稳定性骨折,常见于老年人跌倒,与高能创伤如车祸、坠落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往往需要手术干预,因为其高风险的并发症,如血管神经损伤、内脏受损和软组织创伤,可能导致严重的残疾甚至死亡。早期处理至关重要,多学科团队介入,包括胸部/腹部CT检查,以及使用外固定架(如同型外固定器)来稳定骨折并止血。
不稳定骨折,外固定架的应用效果显著。对于动脉出血的紧急情况,动脉造影和栓塞是常规手段,但必须警惕并发症的风险。开放性骨盆骨折的病死率不容忽视,处理感染和粪便污染是关键。骨盆环由耻骨、坐骨和骶骨组成,结构复杂,前后皆有软骨盘和脆弱的血管神经结构。
骨盆的稳定主要依赖于骶髂关节的韧带复合体,如骨间骶髂韧带、前后韧带等。骨折的分型包括Bucholz的三类(I-前环损伤,II-旋转分离,III-全骨盆断裂)、Pennal和Tile的力学分型(A-稳定,B-旋转不稳定垂直稳定,C-双向不稳定)以及Young-Burgess的改良分类。不同类型的骨折对应着不同的治疗策略,侧向压缩损伤(LC型)可能导致低血容量休克,而骶骨骨折也有其独特的分型,如横行骨折(III型)需特别关注。
CT作为骨盆损伤的诊断黄金标准,能揭示X线可能忽视的损伤。判断骨折稳定性,不仅看X线上的耻骨分离、撕脱骨折等征象,可能还需通过保护性负重观察和应力试验来进一步确认。治疗上,初期可采用外固定架,垂直不稳定骨折可能需要股骨牵引。手术技术的精确性,如髂骨钢针和髋臼螺钉的定位,至关重要。
在急救措施中,框56-2列举了关键步骤:骨盆闭合复位、外固定、绑缚和外固定架应用,涵盖止血、填充、血管造影和组织损伤修复等。骨盆钳如Ganz C形钳和Browner稳定器,在复苏期用于稳定后方,但需注意骨折位置和使用期限的限制。
重建期治疗策略
早期诊断和固定是基石,骨牵引对于后环不稳定损伤的治疗至关重要,但并发症可能带来长期影响。稳定骨折无需手术,早期活动有助于康复。移位骨折非手术治疗效果差,而手术对于旋转不稳定骨折和特定情况通常被视为首选。
对于某些损伤,外固定可能是最终治疗手段,特别对于伴有感染或软组织问题的患者。C型骨折需要后方固定恢复垂直稳定,外固定在此时可能不是最佳方案。研究表明,充分复位的C型骨折康复有限,且预后与解剖复位密切相关。
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是治疗的一部分,但需注意其对垂直剪切骨折的适应性和可能的神经损伤风险。精确的解剖评估和ICD评估是放置螺钉的关键,以避免损伤神经和确保安全操作空间。
总的来说,骨盆骨折的治疗是一个细致而复杂的进程,涉及多学科的协作与精细的手术技巧。理解骨折类型、评估损伤程度以及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是保障患者康复和功能恢复的关键。每一个骨折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决定预后和康复质量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