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由小到大的称谓是怎么样的?

如题所述

1、襁褓——指不满一周岁的婴儿。
2、黄口——原指雏鸟,后用以比喻十岁以下的儿童。
3、总角、孩提——泛指幼年时期。
4、垂髫、始龀——指童年时期,儿童开始换牙。
5、幼学——十岁左右,儿童开始学习。
6、束发——15岁左右,古代男孩束发为髻,表示成童。
7、弱冠——20岁,男子举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8、而立之年——30岁,男子至此已建立家庭,并有相当的功业。
9、不惑之年——40岁,至此人生经历已较为丰富,能明辨是非。
10、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知命而乐,安于天命。
11、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自此以后,老年的各种称呼开始出现。
12、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古稀表示人已到古稀之年,可以享受国家的照顾。
13、杖朝之年——80岁,指老年人可以拄着拐杖上朝。
14、耄耋之年——八九十岁,指年纪很大的人。
15、期颐之年——100岁,指长寿的老人,是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