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者”是什么

如题所述

哲学中的“是者”是英文being的翻译,有时也被译为“存在”或“有”。在古希腊文中,它被称为onto。
“是者”是传统西方形而上学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它表示“语词与物的同一”,即一个词项与它所表达的事物具有相同的本质或属性。在中文中,“是者”更多地被译作“存在”或“有”,表明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常存的、真实的存在。
哲学上的“是者”也被视为一切事物之所以如此的根本依据,没有“是者”,任何东西都不能存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11
“being”在哲学上一般被译作“存在”或“是”。‘’是”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普遍的哲学概念。狭义上是相对于思维而与物质同义的哲学范畴;广义上是相对于无而与有同义的范畴(见有无),是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22
存在(是者)是不生,不灭,不变,不动的这么一个抽象的,唯一的存在。这个存在才是真实的,而客观事物不是存在;非存在是什么也不存在。用巴门尼德的话说“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不是的东西必定不是”。他用这个存在与不存在的说法来反对赫拉克利特的“我们既存在又不存在”的思想。在存在与思想的关系中,他把存在与思想等同,认为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即思想内容需要用存在来表述,思想对象即存在者,思想的内容和思想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通过思辩,巴门尼德规定了存在的性质:不生不灭、连续性和完满性。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是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但它不是抽象的选择,而是时间空间的真实存在,并且具有固定的形体,是个滚圆的球形。他认为本原的意义和性质只能是理性思辩和逻辑论辩所把握的“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