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小吃有什么危害

如题所述

1、麻辣烫:“麻辣烫”验出“罂粟底”

2、毛鸡蛋:毛蛋含大量病菌危害大

3、臭豆腐:化工用硫酸亚铁染黑豆腐

4、油系油饼:油条八成铝超标,黑窝点竟用敌敌畏熏美味油条。

5、煎饼果子:路边小摊贩用地沟油,过期火腿肠

6、烤红薯:化工油桶改当烤炉烤红薯

7、海鲜排档:海鲜掺甲醛

8、炸鸡翅:快餐店辣鸡翅竟是发臭鸡翅制成

9、包子:无良商贩用猪肉瘤配做包子馅。



扩展资料

有网友向齐鲁晚报反映:为了漂白,烤面筋添加了致癌的吊白块。记者在济南街头随机购买了4份样品,送至北京赛必达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发现1份面筋吊白块超标。

实验结果4份面筋,1份吊白块超标,工作人员用电子天平称取2g样品放于样品杯,加18mL蒸馏水或纯净水,静置10分钟,得到样品处理液;取2mL样品处理液到比色皿,加入4滴检测液A,振荡混匀,再加入1滴检测液B,混匀后马上放入吊白块检测通道中调零;

调零后取出,静置5分钟;然后再加入1滴检测液C,混匀;最后再静置3分钟后,振荡混匀,放入吊白块检测通道中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记者所买的4份面筋中,有一份面筋吊白块检测浓度>100mg/kg,检测结果为不合格。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济南街边小吃真面目:4份麻辣烫均检出致癌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路边的小吃你不要碰10大有害路边摊小吃排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9
(1)、“潲水油”、“地沟油”的危害问题。经有关部门调查发现,“地沟油”、“潲水油”的交易量之大、食用面之广,对人体的危害之严重简直令人不敢相信。这些劣质“害人油”,几乎都流入到了路边摊点和个体小餐馆。不仅如此,有资料显示,除上述“害人油”外,目前黑市交易的诸如死(病)动物肉类、处理品、假冒伪劣产品、过期原料等几乎都流入了个体摊点。
(2)、从业人员问题。小摊小贩从未做过健康体检,既无上岗证,又无卫生许可证,很可能其中有些人就是食源性疾病(肝炎、结核等)病源的携带者和传播者。其经营场所根本就不具备餐饮加工的基本条件,无洗消设施、又无保障措施,可以说饮食卫生没有丝毫保障。
(3)、加工过程中的问题。肉类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一般会添加少量亚硝酸盐作为护色剂。火腿肠等熟肉制品经过热油的煎炸后,残留的亚硝酸盐还会转变为一种叫亚硝基吡咯烷的化学物质,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另外,无照小贩为了降低成本,通常反复使用严重变质的食用油,这些小摊大多又设在路边,灰尘、反复使用的木签、质量难以保证的原材料等因素使得食用这种食品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缺乏完善的清洗、消毒设施,这些街头小贩的卫生状况很难保证:小吃中可能存在泥沙、农药残留、细菌,而且水煮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公用餐具在清洗后往往没有消毒程序。其中添加的食品调料缺少监控,虽然味道好,但很可能存在添加剂超标的问题,麻辣烫、羊肉串、毛鸡蛋、冰糖葫芦、海鲜大排挡…说到这些街边小吃,相信很多人已经垂涎欲滴。但是当厕所、福尔马林、耗子肉、地沟油…这些字眼同时和小吃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不知道在你的脑子里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街边小吃往往是最能体现地方特色的食品,再加上价格便宜,所以广受欢迎。然而,从健康的角度考虑,这些街边小吃还是慎吃为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9-29
-油炸后,薯类食品可能致癌物含量高出谷类4倍
  -建议公众改变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

  昨天,卫生部发布今年第4号公告,建议公众改变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减少因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

 卫生部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监测结果显示,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如油炸薯片和油炸薯条等)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其中薯类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平均含量高出谷类油炸食品4倍,我国居民食用油炸食品较多,暴露量较大,长期低剂量接触,有潜在危害。

  卫生部因此建议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可能避免连续长时间或高温烹饪淀粉类食品;提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改变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减少因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

  今年3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及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警告公众关注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呼吁采取措施减少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卫生部昨天发出的警告是据此发布的。

  丙烯酰胺是一种化学物质,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可用于污水净化等工业用途。淀粉类食品在高温(>120℃)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丙烯酰胺是一种可能致癌物。职业接触人群的流行病学观察表明,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出现嗜睡、情绪和记忆改变、幻觉和震颤等症状,伴随末梢神经病(手套样感觉、出汗和肌肉无力)。尽管丙烯酰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此问题应引起关注。

  人体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等多种途径接触到丙烯酰胺。因此,食物被认为是人类丙烯酰胺的主要来源。此外,人体还可能通过吸烟等途径接触丙烯酰胺。

  专家观点

  肿瘤专家:“致癌说”早有定论

  “对于油炸食品会致癌,学术界早有定论。”昨天,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孟祥柱对记者表示,油炸、烧烤等种类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远远大于近来为人们所熟知的苏丹红:“就像吸烟一样,长期摄入油炸类食品,会引发多种肿瘤病症。”

  著名肿瘤专家孙燕院士曾在采访中表示,西式快餐是人类致癌的杀手之一。其实不光是薯条、薯片等西方食品,中国人食用了多年的油饼、油条等油炸类食品也脱不开“致癌”的黑标签。

  营养专家:偶尔食用危害不大

  协和医院营养科专家告诉记者,不管丙烯酰胺对人体有多大危害,偶尔食用油炸类食品对身体的危害并不会很大,但这个过程与吸烟可能诱发肺癌一样,是一个“毒性”长期积蓄的过程,长期食用必将对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此外,油炸类食品所含热量与脂肪极高,长期摄取这么高的脂肪也会导致人体肥胖或一些相关类的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脂血症等。晨报记者刘墨非

  商家观点

  -麦当劳:一天吃165斤薯条可能致癌

  就卫生部发布公告,建议少吃油炸薯类等食品一事,麦当劳在昨晚7时给记者提供的书面说明声称:是基于对动物的实验而得出的结论,但并没有迹象表明,人们食用了这些剂量的丙烯酰胺,会出现何种类型的癌症。

  这次,麦当劳再次重申:当时在实验中致使老鼠形成肿瘤的浓度相当于一个人每天要食用35000份炸薯片,或者食用182磅(相当于165斤)的薯条。“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快餐食品出现的这30多年,也没有发现因丙烯酰胺而导致癌症情况的增多。”晨报记者杜娟

  -肯德基:油条等中餐也含有致癌成分

  肯德基对此事的委屈不亚于麦当劳。肯德基方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首先喊冤:只要是高温烹调的淀粉类食物,都有可能产生丙烯酰胺,并不限于“洋快餐”,许多中餐食品包括油条等等都可能产生。

  百胜中国区总裁苏敬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经表示,提倡消费者充分了解均衡膳食的原则,合理而有节制地选择适当、适量的食品。

  而且肯德基近一年来推出的奥尔良烤翅等烤制食品,包括四季鲜蔬等小菜,实际是对颇受诟病的油炸食品的一种补充。(晨报记者 杜娟)

  随机调查

  半数受访者“无所谓”

  昨天傍晚7时左右,记者在东直门银座百货附近做了街头随机调查。

  在受访的20人中,喜欢吃薯条和不喜欢吃的各有5人,分别占25%,对薯条的喜好采取“无所谓”态度的有10人,占到了受访人数的一半。知道吃薯条对身体健康有害的有16人,占到了受访人数的八成;另外4人是头一次听说吃薯条会影响身体健康。

  在知道吃薯条会影响身体健康的16人里,有10人表示对此事并不在乎,还会继续吃,原因可归为两类:一类是认为不经常吃,不会对身体有太大影响;二类是因为这些快餐店里的套餐基本都含有薯条,不得不吃。

  而不知道吃薯条对身体健康有危害的4个人则表示:以后再来到快餐店吃饭,会考虑要不要吃薯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4-09
不健康,有可能携带致病细菌、病毒,所以不吃才是正确的。